正文 第4章 感受“神”之國度的魅惑(2)(3 / 3)

王儲迪彭德拉開槍打死了包括父母在內的多位王室成員,然後自殺。這一消息最先是接近尼泊爾首相的人士透露的,當天上午尼泊爾副首相兼內政大臣拉姆·波迪亞爾對此予以證實。王室成員有11人在槍擊案中喪命。

遇害的包括55歲的國王比蘭德拉、51歲的王後艾什瓦爾雅、22歲的王子尼拉詹、24歲的公主施陸地,以及比蘭德拉國王的姐妹夏拉達公主和香蒂公主以及他的妹夫庫馬·卡紮。另外一名王室成員迪蘭德拉王子受傷嚴重。王儲本人在自殺後被緊急送往醫院進行手術搶救,昏迷狀態下的王儲迪彭德拉被尼泊爾國務會議任命為新王,他的叔叔賈南德拉被任命為攝政王。據尼泊爾軍方的高級官員稱,迪彭德拉王儲之所以做出這種事,主要是因為擇偶問題與他的母親發生爭執才開槍行凶的。當時有報道稱,皇室成員6月1日晚上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家庭會議,討論迪彭德拉的婚事。後來,身著戎裝的迪彭德拉王儲在當地時間22點40分左右(北京時間21:10)闖進了王宮的起居室,手持自動步槍朝人射擊,隨後舉槍自殺。6月3日,攝政王開始聲稱王室血案是由自動步槍走火造成的;副首相保德拉也不再講是迪彭德拉王儲製造血案。這一血案在民眾中引起了軒然大波。6月4日,新王迪彭德拉被宣布死亡,攝政王賈南德拉加冕為新王。當日,憤怒的尼泊爾人民走上街頭,舉行示威遊行,導致多人傷亡。7月19日,柯伊拉臘首相在黨內外壓力下被迫辭職。7月22日,前首相德烏帕在黨內競選中戰勝大會黨總書記蘇西爾·柯伊拉臘,成為大會黨議會黨團領袖。7月23日,賈南德拉國王任命德烏帕為新任首相。7月26日,德烏帕政府正式成立。

賈南德拉,全名賈南德拉·比爾·比克拉姆·沙阿·德瓦,1947年7月7日生於加德滿都,是尼泊爾已故國王馬亨德拉和王妃英德拉的次子,已故國王比蘭德拉的胞弟。1966年,他在印度達吉嶺聖·約瑟夫學院高級劍橋分院學習,1969年在加德滿都特裏布文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後在英國劍橋大學接受高等教育。

2001年6月4日賈南德拉繼位,成為沙阿王朝第十二代君主。

2008年5月28日,尼泊爾製憲會議舉行第一次會議,宣布廢除君主製,將國體改為聯邦民主共和國,賈南德拉將不再是國王,成為平民。

製憲會議通過的決議要求尼泊爾政府限令賈南德拉在15天內搬離王宮。

賈南德拉隻好接受這樣的安排在規定期限內搬出納拉揚希蒂王宮。製憲會議還要求政府立即控製、管理納拉揚希蒂王宮,作為國家財產它將成為國家博物館或用作國家需要的其他用途。至此,已有239年曆史的尼泊爾沙阿王朝被宣告結束。尼泊爾告別君主製,走向共和。

第二節 宗教神隻——神比人多的聖地

全世界唯一一個把信仰印度教寫進憲法的國家就是尼泊爾,境內居民大多是印度教的教徒,少部分人是佛教徒。每天清晨,早起的人們會在家門口的路上放一片大樹葉,樹葉上點著一根短蠟燭,蠟燭旁邊灑著一些蔬菜葉子和米粒,這些米粒和蔬菜都被染成紅色。而整個一上午,人們在加德滿都河穀大街小巷數量眾多的寺廟裏川流不息,有事趕路的年輕人也要在那些寺廟門口的鈴上敲一下,或者撥動一下轉經輪。

在尼泊爾,宗教是不可或缺的。

1.印度教的落地生根

印度教起源較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發源於印度的恒河流域。雖然稱之為印度教,但信徒絕不僅僅隻有印度人,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不丹、孟加拉國和尼泊爾,都有眾多的印度教教徒。

除了印度教,尼泊爾也流行佛教。90%的尼泊爾人信奉印度教,8%信奉佛教。不過,大部分的尼泊爾人,不僅信印度教,也信佛教。因為從很早以前,印度教和佛教即與密宗交織混合,演變成另創一格的宗教,造就了尼泊爾今日獨特的宗教儀式、神明和節慶,其數目之多、差異之大是外人無法想象的。

印度教不排斥別的宗教,容許教徒選擇自己愛好的信仰儀式,故此尼泊爾的印度教融合了佛教,而佛教也包含了西藏的苯教和密宗,形成了尼泊爾國有多達2200萬位的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