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十一節(1 / 1)

如果沿著小城河邊走,它就像一條巨蟒,如果想繼續深入,登山無疑是最佳的選擇。比如“天街”就位於小城西麵的鬆崗山上。這裏最吸引我的就是發生於清朝後期漢藏融合的故事,據說此地的人們大多都是內地漢人的後裔,至今在山上還保留有一座“川主廟”,以及他們的漢族姓氏和文化風俗舞龍燈,九大碗等等。然而更重要的貢獻便是因為“新天街人”的到來,許多新的觀念也被帶進小城來。小城從此變得名副其實。

因為這裏的一切都有別於周邊,所以“天街”才表現突出。

沿著鬆崗山再往下走大約70公裏左右,便能看到一片錯落有致的居民區。在這裏住著一戶姓安的人家,安家有個啞巴孩子。雖說這孩子不會說話,但他的眼睛卻特別明亮,仿佛裝下了整個小城的故事。

安家啞巴祖籍是漢族人,然而在這座多民族融合的小城裏,他家周圍鄰居有著不同的民族身份。啞巴孩子最喜歡看鄰居藏族大叔跳鍋莊舞,那種奔放熱情的舞步總是讓他跟著手舞足蹈。而每到過年的時候,安家也會擺出傳統的九大碗,邀請各族鄰居一同品嚐。大家圍坐在一起,不分彼此,共享美食。啞巴孩子雖然不能用言語表達內心的喜悅,但臉上洋溢的笑容足以說明他對這種多元文化交融生活的熱愛。在這個小城中,像安家這樣的家庭還有很多,每個家庭都像是一顆獨特的珠子,串起了小城豐富而多彩的民族融合畫卷。

鬆崗山上熱鬧非凡,舞龍燈即將開始。一條色彩斑斕的長龍盤踞在場中央,龍頭高高昂起,威風凜凜。隨著一陣鑼鼓喧天,舞龍者們舉著龍身,快速穿梭遊動起來。隻見那條龍時而盤旋升空,似要衝破雲霄;時而俯衝而下,宛如蛟龍入海。人群中爆發出陣陣喝彩聲。

舞龍之後便是祭拜川主的儀式。眾人莊重地來到川主廟前,桌上擺滿了供品。長輩們率先上前,恭敬地燃起香燭,朝著神像深深鞠躬,口中念念有詞,祈求川主保佑風調雨順、闔家安康。年輕人們也依次效仿,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虔誠。一旁的啞巴孩子眼睛緊緊盯著這一幕,眼神中充滿好奇與敬畏。他雖無法言語,但心裏一定也在默默祈福。周圍不同民族的鄰居們此時都懷著同樣崇敬的心,共同參與到這傳承多年的活動之中,在這一刻,小城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祭拜完川主後,大家又重新聚集到一起,因為最讓人期待的九大碗盛宴就要開始了。

一張張大圓桌擺開,桌上鋪著喜慶的紅布。九大碗菜品一一上桌,熱氣騰騰散發著誘人香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色澤紅亮的夾沙肉,軟糯的肉片中間夾著香甜的豆沙,令人垂涎欲滴。緊挨著的是甜飯,粒粒飽滿的糯米被紅糖染成誘人的顏色,上麵還撒著紅棗、核桃等果脯。

大家紛紛拿起筷子,歡聲笑語回蕩在空中。藏族大叔爽朗地笑著,用不太熟練的漢語誇讚著食物的美味。旁邊彝族的阿姐則細心地給啞巴孩子夾菜,孩子笑得更開心了。這時有人提議唱歌助興,於是各種民族歌謠此起彼伏。漢族的民謠悠揚婉轉,藏族的歌曲豪邁高亢,彝族的曲調別具特色。歌聲伴著美食的香味,混合著大家的笑聲。在這鬆崗的土地上,各民族就像一家人一樣,享受著這獨特的酒席文化帶來的歡樂時刻,將多元文化交融的美好畫卷繼續書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