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你也不該來受罪啊!"他痛苦著內疚著。
她莞爾一笑說:"沒什麼,天大的罪不也受過了?"她想起他苦難的一生,想起他對周靜白言那份誠懇的感情,她心甘情願地來到這裏照顧他伺候他。末了,她笑著說,"我是個老醫生,我可以給你看病,好好地嗬護你,明白嗎?"
她默默地給他收拾好屋裏的垃圾,換洗了發出怪味的被褥,打掃幹淨地上的爐灶,頓見少了點野人味道。自得其所。
這回是何元展給她說了他已回南海市的消息,她焦急得很,幾經周折,來南海市見了專案組下來農場。看來專案組還是通情達理的,同情洛古的處境,派車送她下來,還留給她專案組的電話。
吃了幾頓熱粥熱飯熱湯,他人也見得精神多了,說話也大聲了點。他望著屋前遍地黃色的小野菊花說:"你來了,看來我還是死不了的。"
"多活幾天,看看這已經好起來的世界。"她無限感慨地說。
他們等待的是一個無產者得到的世界,一個變得越來越好的世界。此外還有什麼呢?
每天清晨,她一個人到圩集上買點青菜雞蛋或小魚。洛古當然沒這個自由,但已算是額外開恩了。
也許鄰近農民看見了她,也知道破倉庫裏住著的那個老人是洛古書記,都把竹籮裏最新鮮的瓜菜給了她。後來,人們悄悄地把一籃籃青菜雞蛋或鮮魚掛在屋外的木瓜樹上,慰問他們愛戴的洛古書記。物輕情義重。
他倆過的日子是苦的,但心裏是甜的。
公道自在人心。
農民惦記著洛古,都管他叫高速公路市長。他當上市長就立刻著手建一道環島高速公路,日夜動工,風雨不停。一下子把整個島上的貧困偏僻縣村都串通了起來,路通人通財通,貧窮的南海市開始活起來了。洛古書記呀!你一下子就給農民流淌來清甜的泉水,眼見著這塊寶島會興旺發達起來了。突然之間,一切好像都停下來了。
洛古市長,你知道我們多麼不願意把青菜鮮魚掛在你屋前的木瓜樹上啊!
洛古真的心煩了,他還是弄不明白,突然把他從北京押回南海市,升級抑或是降格,也許什麼也不是,最可怕的是被吊起來。
何元展傳來一張字條:苦盡甘來。
說的是他洛古,也說他自己。他明白何元展已解除監管了,也許事情開始有點鬆動了。
他清楚,何元展的態度向背是至關重要的。
至此,他才恍悟杜可略是個人物。
活著多累,世事防不勝防,由他去吧!
事件的真相
專案組下來南海市有好些日子了。
杜可略書記積極活躍,把所有的檢舉揭發材料連同他的大會揭發發言,都交給了專案組。
專案組很重視,詳細審閱了每份材料,尤其是杜可略的大會揭發,逐一核實。他們的原則是,實事求是,重在證據。因此尋找證據就成了杜可略的當務之急了。
何元展看在心裏。當他清楚了專案組的態度之後,心情也就安定下來。專案組韋組長很有經驗,他知道何元展是當事人之一,上下左右都接觸,大小事情都經手,是個關鍵人物。他不急於找何元展談話,待看過了所有檢舉材料之後,解除了對何元展的監管,讓他認真地考慮問題。這一下子打亂了杜可略的方寸,也突出了專案組的絕對權威。可見專案組極其重視這件政治大案。
這一來,人們的目光全都聚焦在何元展身上了。
何元展如實地把情況交代了。《三浦開發區方案》是經過市委常委討論通過的,有會議記錄為證。會議記錄寫得很清楚,《三浦開發區方案》的十項內容,杜可略都表示讚同,並不是他揭發說的從一開始便極力反對。這樣事件就有了個清晰眉目了。重要的還在於,這些問題何元展都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杜可略胸有成竹,他是上麵派到南海市的,有點來頭,也就是說有備而來。市委常委會議記錄上有關他對《三浦開發區方案》讚同的發言,他早就悄悄地撕去了。手法雖笨些,但查無實據,還是對他有利的。經此教訓,他大小事情都請示頂頭上司,緊跟著走。步步為營。他顯得泰然淡定。
韋組長同他談話,他照例是把洛古所有事情都揭發了,振振有詞。韋組長依然耐心地對他說:"我們黨一向講實事求是。"他是洛古罷免後上來的市委書記,非同一般,韋組長當然清楚。
末了,韋組長隻好把證據攤開來。他一看驚呆了,這是市委常委會記錄他撕去了那一頁的影印頁。他無話可辯,隻好修改自己的揭發了,但依然是揭發人啊!
他這才覺得何元展這個人不簡單。他的失算在於把何元展看做李業深的親信,沒有防著。沒想到何元展把《三浦開發區方案》的討論記錄複印一份存底。他有過南門經濟特區的經曆,知道該怎麼設防。有備無患。
專案組從何元展提供的事實裏,總算了解了事件的真相。
韋組長小個子,寡言矯健,遇事冷靜,剛正不阿。他接過洛古的案子就感覺到一種複雜的內在的壓力,這是一件政治大案啊!他隱隱地感到,這是衝著經濟特區試驗成果來的。因此他得求實客觀,不放走壞人,也不冤枉好人,切忌重蹈覆轍。韋組長便如實向上麵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