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儺還願”的傳說儼然是神話而不是傳說,不過故事倒編得有板有眼。話說儺公、儺母生前因戀愛受阻,雙雙投河殉情。放牛娃在河邊尋得二人頭顱,掛在竹樁上,供在岩洞裏,圍著唱歌跳舞道:“若保佑牛不吃莊稼,就把你們供奉起來。”話說在了“神在日”,以後,牛果然不吃莊稼了。這可樂壞了放牛娃,他們於是每天供過了儺公儺母這之後,就在山上無牽無掛的嬉樂起來。一年春天,瘟疫流行,每個寨子差不多是十死九臥床,各種藥都用盡了,也還是不見有個回緩。走投無路之際,大人便隻好效仿放牛娃們,到供著儺公儺母的山洞裏祭拜,並許下了各種願望。巧就巧在這點,過不了幾天,瘟疫就散了個無影無蹤。於是人們就在山洞前搭起祭台,隆隆重重地感念儺公儺母的恩德。這天,恰逢李老君外出雲遊,經過上空,見如此熱鬧,便變成村民就近觀看。他見大家亂唱亂跳,沒個規矩,騰雲上天後,就扔下一本書,作為祭拜儺公儺母演唱的範本。再一年秋天,皇後和三公主染上了瘟疫,百般醫治無效,後來祭了儺公儺母,兩人的病又奇跡般地好了。於是皇帝下詔,封儺公儺母一席之地,並從此演出儺堂戲。
又說混沌初開六月間,天上飄了七天七夜大雪,凍死了很多人。觀音菩薩於心不忍,請出太陽星。太陽出來,雪水融化,衝垮了五嶽廟,把昆侖山上的沉香木也衝走了。沉香木漂到海裏,龍王截獲,便用它來做了一張獨腳床。龍女在上麵睡了一夜,便染了瘟疫,一病三年不起。龍王上天人地,求神問卦,皆不靈驗,後來周易文王用銅錢斷明,原來龍家犯了五瘟神。
於是龍王許下大儺4-二祭、小儺十二堂、長標十二支、短標十二雙,又許下神戲24個,以及白鵝、白雞、白豬、白羊等供品。儺願一還,龍女的病就好了。這種做法後來傳到人間,人們遇到生病、無子、災難等不利之事,都要請土老師迎神送鬼,祈禳齋醮;有的人家為求老人高壽,小孩平安,也要“衝壽儺”、“打太保”、“跳加官”。
流傳於思南一帶的說法更蹊蹺,說孫猴子一天順著馬桑樹爬上天庭,被玉皇大帝發現。孫猴子害怕受懲罰,就編了個謊說人間遭了大旱,玉皇大帝一聽,端起金盆就往下界潑去。這一潑,洪水齊天了,水都差點淹進了南天門。一天,滾滾波濤中漂著一個葫蘆,玉皇派神打撈上來一看,裏邊蹲著兩個人,那就是儺公儺母。他們向玉皇講了下界洪水泛濫把人都全淹死了。玉皇知道被孫猴子戲耍了,趕忙派李古佬治水。七天七夜後,水退了,玉皇叫儺公儺母回地麵繁衍人類,他們不願,說“親兄妹怎麼能成親呢”?土地公公勸了好久,兄妹倆於是便提出滾磨子、栽葫蘆藤、扔石片等苛刻條件。奇怪的是從山頭滾下去的石磨是合在一起的,從山腳長出來的葫蘆藤緊纏著,從山頭扔出去的石片也貼在一塊。兄妹倆隻好成親,從此,地上5L有了人煙。人從儺公儺母來,於是後人治病、消災、求-T“、保平安等都要“衝儺還願”,這種酬神娛神的活動曆經演變,便成了今天的儺戲。但儺公儺母羞愧於兄妹成親這件事,所以至今思南儺戲中儺公儺母的麵具都是緋紅色的。
——但這張“文書”卻是真的。它是民國年間銅仁地區沿河縣一個許主的“牒奏”抄本:
上奏
中華天下貴州省沿河縣地名居往,奉神設供,焚香點燭,呈詞拜表,繳願信人因為×事 叩許
先天儺願一堂,上衝下還,道場一供,自許之後,果保清吉民國×年×月×日迎師於家
有些文書還將“衝儺”的具體原因和時間安排詳細寫明,如道真縣的“過關願”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