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方言稱謂(2)(2 / 2)

把天氣特別熱叫“熱死了”,特別冷叫“凍死了”,特別舒服叫“美死了”、“受活死了”;把心中特別高興叫“把人高興死了”,把特別生氣叫“氣死了”。

把不要說話了叫“毫吵”;不要做了叫“毫做了”;受驚怕叫喚是“格的達達喲”、“格的媽媽喲”、“格的天爺喲!”

“格的那(拿)卦喲!”。把我稱為“曹”;把你稱為“牛”;把他稱為“陶”;說自家的東西為“這是曹兜”;把何處叫“阿答?”那裏是“務裏”或“務答”。把那裏、那個、那人,都可說成“務裏”、“務個”、“務答”、“務人”;把何處可說成“那答”或“阿答”。把“啥”、“什麼”都可說成“所叨”。

把辦事不聲張,悄悄商量,怕人知道叫“悄悄迷迷”;把無論如何叫“匝長徑短”掉下來跌得很重叫“辦得響得很”。

把孩子生下了叫“養哈弩”;為了孩子受了許多勞累說是“這娃娃把(嗎)人盤下(哈)弩”。

做事或吃東西隻顧自己,不管別人,很討厭叫“刁風厭爪的”;形容渾身淌汗為“四披大汗”;把經常愛嘮叨叫“碎米子大”;把耍無賴胡鬧的人叫“撒死半磚”;把竹子編的圓形盛糧器叫“麥篅(船)兒”;把自家的東西叫“閣家的”。

把經常愛打扮、好活動的男人叫“豪得很”,女人叫“豪婆娘”;對親人的思念叫“希惶得很”。

把幹什麼?幹啥?叫“阿們裏?”、“佐時裏?”、“做所裏?”;給人講故事叫“說古今”;把幹活叫“動彈”。把不好交往的人叫“麻纏人”;把大手大腳胡亂花錢,不務正業的人叫“彎人”;把大量的花錢叫“刪錢”,花光了叫“刪光了”。

第一次將事沒有做好,讓別人又去做叫“補皮鞋”或“補皮褲”。一生中遭遇不好,兒孫不孝叫“遇合不好”;把在困境中想辦法幹活叫“能跳探”。把人們互相談閑爭論叫“諞閑椽”或“諞幹椽”。把搞迷信給人們治病的叫“擦衝氣的”;把給人們帶來苦難的人叫“瘟神”或“瘟神爺”。把品格高尚,百姓信任,並能和解一方糾紛的人叫“紳士”;在親戚家不做虛假,自己尋吃找喝叫“氣實”;在親戚家隻吃少許東西,自己又餓著叫“作假”。

把恭維巴結人叫“溜溝子兜”;把街道上專掏別人腰包的人叫“綹娃子”。

把扁豆和白麵一起擀的麵叫“雜(查)麵飯”,切成麵條叫“雜麵疙瘩兒”,簡稱“雜疙瘩”,又是罵人的話,“雜疙瘩”意為不純正。

把休息叫“緩一下(哈)”;把應酬叫“支應一下(哈)”。

離開親朋家讓親友不要送時說:“你在著”,“你緩著”,“你蹴著”;把行動遲慢叫“愚(玉)得很”。做事不快叫“你磨蹭著”。把街道兩旁的水渠叫“陽溝”;把裝水的池叫“澇霸”。衣服新穎能迎合時代叫“新時地很”;把女孩叫“女害兒”;把身上癢叫“咬人得很”。對不認識的東西向別人問是“霧是哈”?或“智是什麼”?

這個人可以說成“智給人”。把打攪人叫“擦攘”;把自殺說是“尋無常”;把問誰說成“阿時”;把家畜叫“頭夠”;把調皮搗蛋的孩子形容為“五擊六首的”。

罵人的俏皮話“死皮”“日陶媽”,“冷淞”,“混腦筋”,“腦筋不合適”,“短三十的”;把不自量力的人叫“半年旱”或“半臉漢”,不講道理的人叫“混水著裏”。

把清貧樂道,濟世救人的人叫“善人”,把愛講原則、耿直、轉不過彎的、比較死梗的人叫“方人”。

把能說會道的人叫“張諞”,眼勤手巧、樣樣會做的人叫“馬能幹”。把自私自利,一毛不拔的人叫“鐵公雞”;消息靈通,愛做小廣播的人叫“張喇叭”。把對做事欠斟酌、愛放冷炮和愛與人抬杠爭辯的人叫“炮手”或“杠子客”;把不務正業、到處遊蕩的人叫“狗食”;巴結人說是“溜溝子”或“添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