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方言稱謂(2)(1 / 2)

把一次一遍叫“一燦”,再請上一次叫“再請上一燦”;把東西小心輕放叫“款款個的”。表示同意的說“對”、“哈地”、“哈迪裏”、“言來”、“言裏”。估計事情可能成功時說“中裏”或“中著裏”;把說謊欺騙人稱為“諼謊”或“編謊”;把事情不讓別人知道為“謾著”或“瞞人”。

把仔細觀察人叫“瞅”,加以研究叫“相端”;把聲音嘶啞叫“嗓子噻著裏”;把病人呻吟叫“呻喚”。把自己不富裕,將自己的部分錢借給別人叫“挪騰著”;把買東西時求對方增加些數量叫“繞上點”或“搭上點”;把無事去遊玩叫“浪走”;把大人、小孩因生氣從家裏出走叫“顛山”;把孩子們玩耍叫“耍子”。

把很快地行走叫“刮展”或“瓜展了”;把去追趕別人叫“攆”。把別人趕走叫“攆走”或“斷走”。

把人死了說是“咽氣了”;把沒有約會的相逢叫“碰上了”;把心中不暢快有煩惱叫“頗煩”或“頗煩得很”。

托別人照看自家的人叫“照看(堪)著”。把婊子叫“闊子”;男人和別的女人亂搞男女關係叫“嫖風”或“嫖頭”;女人和別的男人亂搞叫“嫁漢”或“嫁漢婊子”。把睡覺叫“睡著了”;把生氣叫“著氣了”;把對別人發怒叫“發火了”;把打瞌睡叫“丟懂”;把東西烘幹叫“炕幹”;把關閉門戶叫“鍵門”或“欠門”、“閉門”。

把裝十二碗一桌飯的木箱叫“食摞”;把車軸用油塗潤叫“膏(告)車”或“傲車”;鍘草時用手將草送入鍘口叫“蓐草”。

有意刁難人叫“估人裏”;把滑稽的樣子叫“日出龜”;把休息叫“緩著”;把吵架叫“嚷仗”;把打架叫“打捶”;把有困難叫有“難腸”;把精明能幹叫“積古”;把顯示本事叫“顯能”。物件受潮變形叫“翹了”;東西撅起了叫“乍起了”;長東西變短了說是“出進去了”或“爽進去了”。叫小孩子不要哭了為“悄悄個”或“屈屈個”;把小兒胖的很叫“憨得很”;自己的東西不讓別人用稱為“生分得很”;把威武厲害叫“威(歪)得很”。把女孩子梳的辮子吊在背後的叫“單辮帽格子”,梳在兩鬢從耳邊吊在前身的叫“雙辮帽格子”;說別人漂亮、好看為“心疼”;把不漂亮不愛的人叫“衝心得很”,“羶得很”;說女人不幹淨、不衛生叫“邋遢婆娘”或“髒希”、“壘堆”。

把做事痛快幹脆叫“幹散”或“利落”、“喀欺嘹察”、“科齊麻杈”;讓人做事慢些時叫“消停”、“消停著”或“消消停停地收拾”;說行動緊張為“日急惶慌”或“日急慌忙”;對事情不明白叫“含糊著裏”;把做事粗枝大葉,不按規矩叫“糊裏麻搭”;把很小的事物叫“碎”;舉止行動符合道德標準叫“規矩”;說事物相同為“依侔依樣”或“一模一樣”;說一件器物很圓時為“圓鼓碌碡”;把一件事做到恰到好處叫“合適”或“合適得很”或“美得很”。

說人浮腫為“漲著裏”或“龐著裏”;形容人瘦無力為“消削(學)”。不厚實為“消得很”。

把不愛勞動的懶散人叫“懶淞”;把花草不旺或人不精神叫“蔫處處的”;把不明事理的人叫“窮淞”;把懦弱之人叫“羴(膻)淞”或“蔫淞”。

把時運不佳叫“臊氣得很”;說天特別黑時為“黑咕弄冬”;把幾個人欺負一個人叫“吃成亂飯了”;形容人特別多時為“喝嚷嚷的”;形容很多人一起跑時為“喝楞楞的”;形容天氣涼,有些冷或者應該熱鬧的場麵不熱鬧時為“冷清清的”;形容人的臉麵很白淨為“粉嘟嘟的”;形容人的臉色不純正為“白寡寡的”;形容人行動遲緩又不幹淨為“邋裏邋遢”。

形容購買的東西又多又不值價為“死牛爛串”;形容人的吵叫聲怪異為“吱哇哇的”或“咯哇哇的”;形容事物晃動不穩定為“忽閃閃的”;形容肚子不舒服並有些痛時為“噶擰擰的”;形容道路很遠為“遠裏滑裏”,更遠為“遠裏胡挖裏”。把年幼不懂事叫“憨著哩”或“瓜著哩”;把不好的人說是“瞎(哈)得很”;把說話連續不斷叫“隻故(管)哩”;把做過一遍的事從新做叫“仍舊”;說孩子們年齡不相上下為“掙(增)七大(達)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