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盈利術二:開好店(4)(1 / 3)

●麵積、麵寬及曝光度、透視性、明顯度、接近性。

●人、車潮流量與主要出入路線。

●租金、投資金額、人事費用與生產機器設備。

●毛利率、費用率、成本率、報廢率。

●來客數、客單價、營業額及損益推估。

●賣場配置、台賬規劃、陳列販賣的標準及型態。

●商品結構、商品數、品質賣相。

●價格區、價格帶、價格線。

●主力產品、集客產品、明星產品、促銷產品、新產品。

●門市之營運基礎管理、形象、口碑、推銷、業務技巧。

●人力素質、排班技巧與教育訓練製度。

●顧客滿意度與客情關係。

22.如何選定營業場所

在業種與業態之間的抉擇,也可稱之為市場定位策略,包括了商圈調查研究與消費輪廓調查研究兩大方向,擬定出餐廳在目標市場上的定位、特性、差異化,設定顧客年齡層、經濟與消費能力,並須強調欲傳達給消費者的訊息。

在投入市場之初,必須先界定將要銷售產品在眾多同級商品中的影響程度,消費者對此商品的反應及接受度如何,初步訂定出營業的方式,例如在店內用餐或是外帶、外送的使用比率如何等。

在國家法令方麵,也應考慮開設餐廳營業的合法性,如以第二商業區為優先考慮,可否申請或變更營業執照等等。

現將營業場所選定的基本程序,概略分述如下:

1.營業領域的預測

●搜尋營業區內的各項市場資料。

●研究經營方針與業績來源。

●調查商圈內競爭同業的投資現況與成效。

●篩選出適合開店的地理位置與地點。

●編撰評估分析報告作為依據。

2.研究商圈

●收集商圈內的人口資料、各型店麵資料、消費支出資料、學生資料與該區域內的房屋中介業的資料等等。

●以徒步、開車等方式,繞行約5至8分鍾的商圈範圍,找出對店麵有建設性、競爭性、互利性的單位、經營者等資料。

●利用地圖製作商圈分析圖,標示各街廓的使用分區,檢測其人口密度、交通方式與交通流量等等。

3.市場占有率的分析

●商用不動產的評估

●就使用分區,進行調查有利位置的租金及漲幅情形。

●了解建築物的使用年數(屋齡)、外觀結構、麵積、樓層。

●不動產產權調查,細查債權與抵押之狀況。

●店址景氣預測,與國家建設的正反麵影響評估。

●初訂合理租金及售價定位。

4.產能分析

●現場勘驗及初訂營業額。

●法規檢討並按相關屬性資料規劃。

●單位麵積效益分析及租金、營業額支持能力的研究。

●損益平衡分析與成本架構的反推。

5.簡式定位

●研討地點的合適規劃方式與廣告手法。

●決定營業場所的工期與協調問題。

●與各相關執行部門協商店麵定位的可行性。

●預測開店前後的市場促銷策略。

定位計劃的擬訂中,仍應按商圈分析圖進行麵對麵訪談及調查,試圖找尋目前的消費傾向,作為開店策略的參考。

第四節商圈的設定

23.商圈有哪些特性

商圈的特性與範圍,必須依據餐廳所在區域未來的發展,及消費者到達店麵所需的時間來判定,因此,若是顧客惠顧次數愈多,則可大約推估所需時間為15分鍾左右,而特殊的專門店則需時間為30分鍾左右,不過商圈的形成會受到某些人為或天然條件的限製而有所改變,這些限製如下:

1.地點

如學校、公園、河流、橋梁、公共設施等已固定的地點。

2.交通

新交通路線的建設、舊道路的修複或拓寬、捷運車站、鐵公路車站或站牌所在地。

3.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