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作文一本通 第十三單元 知識積累(2 / 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聽其言,觀其聲。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吃一塹,長一智。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求大同,存小異。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小學語文知識點梳理

一、兩種語言類型:

口語、書麵語。

二、三種人稱:

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

三、三種感情色彩:

褒義、貶義、中性。

四、四種文學體裁:

小說、詩歌、戲劇、散文。

五、句子的四種用途:

陳述句、問句、祈使句、感歎句

六、六種病句類型:

1.成分殘缺;2.搭配不當;3.關聯詞語使用不恰當;4.前後矛盾;5.語序不當;6.誤用濫用虛詞(多為介詞)七、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八、表現手法:

象征、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誌、借物抒情、聯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九、修辭手法:

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複、互文、對比、借代、反語、雙關十、記敘文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十一、記敘順序:

順敘、倒敘、插敘、補敘

十二、敘述方式:

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三、記敘線索:

實物、人物、思想感情變化、時間、地點變換、中心事件(找線索的方法:標題、反複出現的某個詞語或某個事物、抒情議論句)十四、描寫角度:

正麵描寫、反麵描寫

十五、描寫人物的方法:

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十六、描寫景物的角度: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

十七、環境描寫分為:

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八、描寫景物的方法:

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移步換景十九、景物描寫的作用:

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的品質、襯托中心思想二十、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

二十一、說明順序: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邏輯順序六種形式:1.一般——個別2.現象——本質3.原因——結果4.概括——具體5.部分——整體6.主要——次要二十二、說明語言:

平實、生動

二十三、說明文類型:

事理說明文、事物說明文

二十四、說明方法:

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列圖表二十五、議論文三要素:

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六、論據:

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二十七、論證方法:

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稱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引用論證。

二十八、論證方式:

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九、議論文結構:

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三十、結構形式:

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有並列式、遞進式)三十一、小說情節四部分:

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三十二、小說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三十三、引號的作用:

1.表引用2.表諷刺或否定3.表特定稱謂4.表強調或著重指出5.特殊含義三十四、破折號用法:

1.表注釋2.表插說3.表聲音中斷、延續4.表話題轉換5.表意思遞進三十五、省略號的六種用法:

1.表內容省略2.表語言斷續3.表話未說完4.表心情矛盾5.表思維跳躍6.表思索正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語文日積月累大全

二年級

楊柳綠千裏,春風暖萬家。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

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

春風一拂千山綠,南燕雙歸萬戶春。

花要葉扶,人要人幫。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幫助別人的人,能得到別人的幫助。

誠心能叫石頭落淚,實意能叫枯木發芽。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

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

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知識是我們飛向天空的翅膀。

思考可以構成一座橋,讓我們通向新知識。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科學的未來,隻能屬於勤奮而又謙虛的年輕一代。

三年級

小兒垂釣(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聰明在於學習,天才在於積累。(列寧)

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毛澤東)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宋慶齡)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後山前處處梅。(王安石)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繩在細處短,冰在薄處裂。

親身下河知深淺,親口嚐梨知酸甜。

莫看江麵平如鏡,要看水底萬丈深。

花盆裏長不出蒼鬆,鳥籠裏飛不出雄鷹。

日日行,不怕千萬裏;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日落胭脂紅,無雨必有風。夜裏星光明,明朝依舊晴。

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陽紅。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

久晴大霧必陰,久雨大霧必晴。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