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說許多株榕樹的時候,朋友們馬上糾正我的錯誤。一個朋友說那隻有一株榕樹,另一個朋友說是兩株。我見過不少榕樹,這樣大的還是第一次看見。
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麵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麵。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麵上。
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麵,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船在樹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濕,我們沒有上去。朋友說這裏是“鳥的天堂”,有許多鳥在這樹上做巢,農民不許人去捉它們。我仿佛聽見幾隻鳥撲翅的聲音,等我注意去看,卻不見一隻鳥的影兒。隻有無數的樹根立在地上,像許多根木樁。土地是濕的,大概漲潮的時候河水會衝上岸去。“鳥的天堂”裏沒有一隻鳥,我不禁這樣想。於是船開了。一個朋友撥著槳,船緩緩地移向河中心。
第二天,我們劃著船到一個朋友的家鄉去。那是個有山有塔的地方。從學校出發,我們又經過那“鳥的天堂”。
這一次是在早晨。陽光照耀在水麵,在樹梢一切都顯得更加光明了。我們又把船在樹下泊了片刻。起初周圍是靜寂的。後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我們把手一拍,便看見一隻大鳥飛了起來。接著又看見第二隻,第三隻。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隻,又錯過了那隻,看見了那隻,另一隻又飛起來了。一隻畫眉鳥飛了出來,被我們的掌聲一嚇,又飛進了葉叢,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
當小船向著高塔下麵的鄉村劃去的時候,我回頭看那被拋在後麵的茂盛的榕樹。我感到一點兒留戀。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點評:
一棵“大榕樹”竟然成為“鳥的天堂”,多麼富有詩意,作者的觀察力和想象力都特別強,最讓我們折服的是一棵普通的大榕樹上棲息著一群鳥的現象被作家描寫得這樣優美而又詩意,不愧為經典美文。
春雨
“沙沙、沙沙”,雨,悄悄地來了。
你聽!雨掉在屋頂上,“嗒、嗒、嗒”;雨鑽進水塘裏,“叮、叮、叮”,水花姑娘踏著輕快的舞步,在水塘裏舞蹈著。
春雨淅瀝瀝,淅瀝瀝……是萬物生長的進行曲。
春雨下在柳樹上,柳樹抽出嫩黃的芽兒,搖曳著身軀,在春雨的洗滌下,顯得更加嫵媚動人。枝條上掛著一顆顆晶瑩的雨珠,風一吹,就“啪、啪、啪”地投入了大地媽媽的懷抱。
春雨滴在花朵上,花兒的臉立刻紅了,它害羞了嗎?花兒在霧氣彌漫的世界裏,盡情地開放。雨寶寶坐著“花瓣滑梯”“簌”地一下滑了下去,顆顆露珠襯托著花兒迷人的笑顏。
大地變得濕軟了。空氣裏夾雜著泥土的清香,那是屬於大地的味道,更是屬於大自然的味道。
春雨害羞地輕吻花蕾,花蕾慢慢地開放了,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花蕾像一個個掛在枝頭的銀鈴,在雨中發出清脆的音響——“丁——零——丁——零——”
天空都沉醉在這美好的音韻裏了。
春雨淅瀝瀝、瀝瀝……
行人把傘都撐起來了,不同的顏色,不同的風格。一把把傘像一朵朵鮮豔的花,連在一起,聚成了一條花河,流向遠方,流進了天的懷抱……孩子們像出籠的小鳥,在茫茫的白霧中、在沁涼的雨點下,歡呼著,奔跑著。彌漫的霧夾雜著孩子們的身影,彙成了一幅流動的畫,流進我的記憶,也流進了我的心田。
春雨還在下著,淅瀝瀝、淅瀝瀝……
點評:
在孩子筆下,原來春雨也是這樣美麗,這篇出自五年級學生之手的作文,讀來何嚐不是一種美的享受。美麗的春雨,美妙的意境,優美的文筆。
火燒雲
晚飯過後,火燒雲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大白狗變成紅的了,紅公雞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喂豬的老頭兒在牆根靠著,笑盈盈地看著他的兩頭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他剛想說:“你們也變了……”旁邊走來個乘涼的人對他說:“您老人家必要高壽,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雲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一會兒,天空出現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馬是跪著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過了兩三秒鍾,那匹馬大起來了,腿伸開了,脖子也長了,尾巴可不見了。看的人正在尋找馬尾巴,那匹馬變模糊了。
忽然又來了一條大狗。那條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後邊似乎還跟著好幾條小狗。跑著跑著,小狗不知哪裏去了,大狗也不見了。
接著又來了一頭大獅子,跟廟門前的石頭獅子一模一樣,也那麼大,也那樣蹲著,很威武很鎮靜地蹲著。可是一轉眼就變了,再也找不著了。
一時恍恍惚惚的,天空裏又像這個,又像那個,其實什麼也不像,什麼也看不清了。必須低下頭,揉一揉眼睛,沉靜一會兒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愛好它的孩子。一會兒工夫,火燒雲下去了。
點評:
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生動的描寫,形象的比喻,把火燒雲這一自然現象,再現在我們麵前,讀來引人入勝,身臨其境。
美麗的家鄉
我的家鄉美麗富饒,家鄉的天是那樣的藍,山是那樣的綠,水是那樣的清,家鄉的一切都是那樣美麗。
春雨是春的使者,她用她那甘甜的雨露滋潤著幹渴的土地。小草聽到了春的呼喚,從地裏探出小腦袋。遠遠望去,像是給大地鋪上了一層碧綠的地毯。各種各樣的花兒競相開放,白的像雪,粉的似霞,萬紫千紅,芳香撲鼻。成群結隊的蝴蝶繽紛而至,盤旋於花朵上空。柳樹抽出了嫩綠的新芽,在微風的吹拂下,盡顯自己婀娜多姿的身材。家鄉的春天是如此嫵媚。春走了,夏風風火火地來了。她用火一樣的熱情,喚醒了池塘裏的朵朵荷花,讓它們綻放笑顏。當笑聲還在風裏時,那落葉已經開始紛飛了,有如千萬隻蝴蝶翩翩起舞。落葉剛落地,雪花緊接著開始起舞了,此時大地披上了一件潔白的外衣,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家鄉的四季是如此美麗迷人。
早晨是一天的開始,充滿了蓬勃的朝氣。太陽公公和煦地照著大地。小河嘩嘩地響著,流水聲喚醒了熟睡中的人們。吃完早飯,大人們迎著晨風,在路旁嘰嘰喳喳的鳥叫聲中騎上摩托車上班去了;小孩子們背起書包,一蹦一跳地上學去,開始了一天的學習;婦女們忙著洗衣、掃地……人們總是忙忙碌碌的,沒有閑下來的時間。此時若是哪家有了困難,大夥兒一聞聲訊便不約而同地趕至。要是誰家有了好吃的,也不忘拿出來與大家品嚐。霞光漫天的時候,早出晚歸的人們迎著夕陽回到了家中。脫去了一身的疲勞,人們其樂融融地坐在一起吃晚飯,述說著今天所經曆的一切。晚飯過後,大人們則三三兩兩,結伴而行,在徐徐晚風的護送下,來到鄉間的小路漫步。天漸漸地暗下來了,星星爬上了雲梢,向人們眨巴著眼睛。這時,從窗戶裏隱約傳來了朗朗的讀書聲,那麼認真、那麼甜美、那麼和諧。夜深了,亮著的燈也陸續地暗了,最後隻剩下了那一束孤獨的月光。
我的家鄉不但景美、人美,而且經濟也很發達。一幢幢嶄新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鱗次櫛比。寬闊的柏油馬路上,車來來往往,川流不息。各種規模龐大的飯店、商店、遊樂場陸續地開業,小轎車、摩托車、電腦……已走進了千家萬戶。美味佳肴已是家常便飯,人們也越來越時髦了。各個臉上泛著紅光,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家鄉,是承載我們夢的小船;家鄉,是記錄我們成長的地方;家鄉,是編製我們未來的畫板;家鄉,是甜蜜蜜的一塊糖。
我愛我美麗的家鄉!
點評:
誰不說家鄉美,小作者在短短的幾百字裏,把家鄉的四季和一天的美景變化全部細致勾勒出來,一幅和諧優美的鄉村圖畫。敘述自然流暢,文筆優美。
四、實戰演練
原來景物可以寫得這樣優美,這樣蕩氣回腸。想必你早就蠢蠢欲動了,學習以上寫景方法,把自己覺得最美的一處風景介紹給大家分享,注意要寫出景物特點!
第二課 繪景作文的特殊形式——遊記
一、什麼是遊記
遊記是以描繪山水風光、文物建築、名勝古跡為主的記敘文。它以輕快的筆調,生動的描寫,把旅途所見所聞,諸如某地的文化生活,社會風情和山川名勝等真實而生動地記敘下來,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以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遊記取材範圍極為廣闊,無所不包,它可以描繪名山大川的秀麗奇瑰,敘述名勝古跡的沿革掌故,也可以記錄一國的重大事件和風土人情的異詭阜盛,甚至可以記一街一橋的變遷,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麵貌。
二、遊記的寫法指導
遊記是一種特殊的記敘文,寫遊記必須交代清楚遊記的六要素,即遊覽時間,遊覽地點,遊覽人物,遊覽的過程(開始,記過,結束)。特別在遊覽過程中,對遊覽的景點要突出重點,抓住要點,寫出特點,不能麵麵俱到,不分主次,遊覽完後,還要寫出自己的心得感受。
遊記的表現手法也多種多樣,自由靈活。它一般不要求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突出的人物形象,往往通過旅遊見聞中的某些有深刻意義的片段描寫,揭示事物的意義,寄托作者的情思。遊記的筆調輕快活潑,讀後能給人優美雋永的感覺。
遊記有帶議論色彩的,例如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中議論幾乎占了全文的一半。作者明顯地借山水的奇偉抒寫自身的感受,以“非常之觀,常在險遠”說明創立事業必須百折不撓。這一類遊記有如曆史的折光鏡,若隱若現地反映著時代的影子和作者的情思。
遊記可以帶科學色彩,如《三峽》,《徐霞客遊記》等,既是山水遊記的巨著,又是地質勘探工作者的重要參考資料。
遊記有帶抒情色彩的。如劉白羽的《長江三日》抒發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以及對生活的憧憬。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則在淒清幽邃的自然景色中晦隱地寄寓著自己的抑鬱失意的心情。
遊記的形式靈活多樣,可以是優美的敘事,抒情文,也可以是旅途書簡;可以側重記敘或議論,也可以夾敘夾議;可以純然寫景狀物,也可以有人物,事件以及傳奇性的民間故事。
遊記的文字優美,風格多樣。劉白羽《長江三日》色彩瑰麗,晶瑩奪目;歐陽修《醉翁亭記》給人一種搖曳舒展的美感;蘇軾的《赤壁賦》則是一首音調鏗鏘,文采斐然的散文詩。
寫作遊記,應當注意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