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1 / 2)

將差事吩咐下去,賈史氏便叫人退了去,又喚了鴛鴦將她私庫單子拿來,斟酌著將古玩珠翠分了四份。

鴛鴦在旁瞅著,百思不得其解:老太太剛吩咐了給珠大爺修成婚的院子,現下這舉動卻似要分家,若是分家,二老爺一家可是再住不得這榮國府,更何況,老太太怎舍得大姑娘和珠大爺、寶二爺?

賈赦陪著妻兒在京外莊子住了幾日,見那張家村村人待他們一家極是恭敬,放下心來,將人留在莊子上,自個兒回城,往工部銷了假,起早貪黑的呆在衙門,總要挨過晚膳的時辰才肯回府。

以下防盜

皇後薨逝,皇上大慟,民間禁宴樂一年,好些人家老者壽辰被迫改為家族親眷小聚。

十月中,江南不過初現蕭瑟之象。老巷深宅,杭州林氏一族正為林老太爺祝壽。

林家祖上也是書香世家,前朝亦有人官至宰輔,隻是百年來便隻行商貿,曾經海貿第一家便是這林家,隻雍正年間實行海禁之後,林家便專營織染,偶爾也販了布匹去羅刹國。林家子弟也不是不再讀書,隻是凡參與科考者卻是得了秀才之名便不會再考。旁人雖奇怪,隻是這到底是他人家事,並無人失禮探詢根由。

林家各支子弟攜了兒孫向林老太爺拜壽獻禮之後就被引入席中,眾人飲著茶水卻是都等著林老太爺兩位嫡孫送上壽禮。

林老太爺看著兩個孫子攜手而來著實忍俊不禁,長孫林宬八歲做穩重之態倒還尚可,可是不過四歲的小孫兒林宇邁著小方步走上前來實在是可愛的緊,尤其是這小子還作勢繃著一張可愛的臉。

林宬對一眾叔伯兄弟忍笑的麵色隻做不見,牽著堂弟的手輕輕握了握,兩人將手上卷軸雙手捧起,一同道:“致平/瑾玦祝祖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林老太爺忙笑道:“好好!”抬手讓侍從接過。

有坐在近前的林家老爺就笑道:“素聞兩位堂侄聰慧過人,致平的書畫更是了得。不知這次為伯父賀壽卻是做了什麼?”

眾人皆道好奇。

林老太爺揉揉林宇的頭,撚須笑道:“好,就讓你們瞧瞧咱們林家小子的能耐!”

一旁侍從連忙上前接過兩位小少爺手上的卷軸,先是展開了林宇的卷軸,林老太爺雖是但笑不語,麵上得色卻是毫不掩飾,微抬手,侍從便執了卷軸轉向眾人。

眾人隻覺眼前一亮,好一幅千壽圖,九百九十九個壽字組成一個大大的壽字,剛好千壽,這林家二老爺家的宇哥兒好巧的心思。

隻是,林家大老爺家的宬哥兒最擅書,畫還略前些火候,今日怕是要被堂弟蓋過風頭了。有人覷著林家當家大老爺林廣海的麵色,卻見林廣海麵色不變,很是欣慰模樣,端得好一派家主風範。

待眾人讚過林宇的壽字。侍從又展開了林宬的卷軸,林老太爺麵上笑容愈發燦爛。

眾人看著畫上無一姿態重複的銜桃仙鶴,嘖嘖讚歎:“老太爺可是好福氣,兩位侄兒,一畫仙鶴送桃,一書千壽字,都是求著您長命百歲呢。”

此時林宇的字在後,林宬銜桃仙鶴在前,兩幅卷軸麵向眾人,那畫上頂端伏在另一仙鶴身上的幼鶴正似銜了那壽字送給上座的老太爺。

有人略一點出,眾人都讚林老太爺兩個孫兒著實心思巧妙。

林老太爺更是歡喜,卻又惋惜,長孫性子敦厚,頗有名士風采,若是百年前得了名師點撥,少不得又是一代名流大儒;小孫子天資聰穎,初識字便豪言要點狀元,瞧著兩個孩子今日所為,怕就是這小子的提議,若是讓小孫子入了仕途,百年前少不得輔宰位相,可惜了了!

將兩卷書畫收在身側,林老太爺將林宬林宇攬在身邊,稱讚勉勵林宬幾句就讓他去同族中老者說話,又問林宇:“《周易》讀到哪一張了?算數如何了?可能看得懂賬本了?”

林宇眼中微露失望之色,仍是乖巧回道:“孫兒已粗讀過《周易》,正聽先生講《孟子》。堂兄正教我如何演算賬目。”

林老太爺心中很是不忍,卻也不願違背先祖遺訓,偏開眼,卻見座上一眾伯侄子孫無不殷切的看著這邊情形。林老太爺心中冷笑:難怪瑾玦今日壽禮這般出彩竟無人說些酸話,原是都籌謀了看自己是不是會因為憐才違了祖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