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城下落梅化影(1 / 1)

破曉的光打在璀璨的皇宮上,使本已金燦的宮殿染上了通透的蜜色。一絲絲的暖色拂去了本應該不能改變的威嚴。

午門外的大臣早已等候於此,盼著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雙手磋磨著衣袖,似乎有緊急的事情一般。

“這可萬萬不行啊!倘若聖上下定決心,這可是會危及到國家的大事啊!”一位大臣拉著衣袖遮住了自己的口和身邊的大臣竊竊私語。

“可不是,讓予平公主和薩王和親雖是好事,但是若出什麼偏差那可就是大事了!雖曆史上有戰後和親的先例,但是以薩王那疑神疑鬼的作風公主可是要九死一生了。”站於邊上的大臣恰好聽見了,隨聲喝到。

“想當年,先皇對公主可是寵愛有加啊!若是先皇知道聖上要公主撞向槍口,定會悲慟欲絕的。哎……”於門前的大臣整理著自己的衣帶,一臉悲歎。

“上朝!”寂靜的空被一道喊聲劃破,頓時鼓聲震動上下。各大臣手持笏板,擺於頭前,秩序井然地進入了大殿內。他們都低著頭,微微的餘光看著坐立於龍椅之上的青蔥少年。

是啊!若不是那場宮鬥讓世人們看清這場廝殺,誰又能想到這英姿颯爽,眉目清秀的少年居然弑兄挾父,攀上了這原本不屬於他的皇位。千百年後,人們隻記得他的遺臭萬年,何人記得那是的年少輕狂,紅塵寂寥,情不自禁時的殘笑和眉目流轉出的溫情。

“嗬嗬,今這時辰,想必愛卿們都清醒了吧。朕於前次提出的和親之事,愛卿們還有什麼建議嗎?”單手托著尖削的下巴,微眯著眼睛,嘴角微微上翹,似戲看這群醜臣。

“這……”大臣們都左右徘徊,想有人站出來,如此自己便能明哲保身。

“眾愛卿沒有聽到朕的問話嗎?嗬嗬,李尚書!朕聽說你私底下對這事最反對,現在麵對朕來說說看啊!”他笑道,似幻似真。

隻聽“噗通——”一聲,李尚書跪在了地上,手上還持著笏板。“臣不敢!求皇上恕罪!”滿臉冒著冷汗,像一隻螞蟻,任何時候都會被捏死。

“朕有說治你罪了嗎?隻是想聽聽你的想法罷了。難道……不想?”手持的翡翠玉骨扇拍打著另一隻手手心,發出了“啪啪——”的聲音,宣誓著什麼。

“臣…..臣……臣認為此事不妥!薩淵兩國剛交戰過,兩兵實力相當,令人扼腕。固有太宗受吐蕃挑釁後教訓並采納了和親的請求,然為唐國力高於吐蕃之體現。回首今下,我朝不但在戰場上損耗了兵力,加上今年江南的伏旱和北方的洪澇,幾乎顆粒未收。國庫為救濟發放錢財,如今已十分蕭條了啊!倘若又派公主和親,恐怕沒有這個財力和兵力了。皇上應該對薩王的脾氣略有耳聞吧……”年過七旬的李尚書在這如此壓抑的氛圍中說出了這麼多話顯然有些吃力了。

“嗬!老奴才果然是老奴才啊!不知開化!真正的敵人?嗬嗬……”一聲冷笑過後,他緩緩站了起來,掃視了一遍底下的臣子。“就這樣定了吧!退朝!”說完,走下了龍步梯離開了大殿。隻留下一群大臣麵麵相覷。

朝中誰都知道皇上的脾氣,從他為六皇子之時開始,名曰軒轅茗之時。那年的腥風血雨還印刻在見證它人的腦海裏,夢魘裏,遲遲不能褪去……

抱著看著沉重實則輕柔的人走進了名滿江南的客棧——笙閣。繞過底層的酒樓,來到了二層的住處,沒幾步就走到了門前。

懷裏的人兒睫毛微微顫抖,全身僵硬,象是在害怕著什麼。

“唔——唔——”房內突然傳出了悶悶的聲音,象是誰被人捂住了嘴巴,有力卻似無力地發聲。

是誰?

用腳用力踹開了房門,走進了房門。映入眼簾的是雙手被捆綁,嘴中塞著大饅頭的大漢,捆於木椅之上。雙眼直直地看著,急切期望有人上來幫他。

“到此為止了吧!”白衣公子輕輕一鬆手,讓懷中的人躺在了軟榻上。走向了漢子的位置,利劍出鞘,三四刀便切斷了漢子身上的捆綁,拔出了那個大饅頭。

“嘻嘻…..”身後傳來了清靈的笑聲,象是偷笑,攜夾著幾絲嘲弄,“這位大哥,扮演的可是什麼角色?小生好生奇怪。”

“你!….”漢子不明是非,用手摸了一把臉,手心全是墨汁。

這…….“藍樺!你個死小子!給老子滾出來!看我不殺了你!”漢子向房外亂吼,引得四周震動。

“咦?……你是誰?”……

隻見臥在塌上的小生,單手撐著腦袋,笑靨如花。像是看一場笑話,無關風月。

“我?……嗬嗬,在下……蘇契。”嘴角勾起的弧度,蕩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