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進,一個令人唏噓的人物。
相比之前那些青史留名的帝王將相。
好似這個範進的一生才讓更多人感同身受。
科舉,寒門學子改命的機會,同時,也是窮苦百姓致仕的最好途徑。
多少讀書人,寒窗苦讀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可最後考中的又有幾人呢?
但蘇俊宇沒有給他們太多反應的時間。
很快點開了第二個視頻。
#滕王閣序#你讀懂了嗎
唐初。
方到交趾縣的王勃看見那個名字,不由一愣。
不久前,路過南昌,一時氣盛,揮筆而書,還險些得罪了閻都督。
後世之人,會拿著他的駢文研究?
《滕王閣序》,蘇俊宇第一眼看見,便頭皮發麻。
好似又感受到了上學時被文言文支配的恐懼。
但,還好。
已經畢業的他,就愛看這些。
語文,脫離了應試教育,自然是極雅的。
沒學到滕王閣序的時候,便被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驚豔。
但上學時對這“千古第一駢文”少了幾分細磨。
不知道這個視頻會有什麼樣的解讀?
<千古第一駢文《滕王閣序》。
全文773個字,遍地金句、字字珠璣,全篇對偶、情景交融。
文中王勃用了40個成語,涉及37個典故,表露其抱負和懷才不遇的憤懣心情,令人歎為觀止。
堪稱我國古代創造成語數量最多的一篇文章,然而這都不是這一篇奇文最厲害的地方,最厲害的是這文章竟然是即興之作。
王勃可謂天才中的天才,6歲出口成章,下筆成文,9歲撰寫《指瑕》10卷,指出唐朝儒學大家顏師古所著漢書諸多錯誤。
16歲輕鬆通過幽素科試被任命為從七品的文官,相當於現在的副縣級幹部,成為朝廷最小的命官。
後經主考官的介紹,17歲的王勃擔任沛王府修撰。
因年齡相仿很快贏得了沛王的歡心。
兩年後的一天,沛王與英王鬥雞,為了討伐英王的鬥雞給沛王助興,王勃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
不料此文傳到唐高宗手中,龍顏大怒,認為王勃作為一個侍讀,不進行勸解,反倒作檄文助興,應立即逐出王府。
除此之外,唐高宗還認為這檄文意在挑撥離間皇子間的關係,天之驕子王勃就這樣被逐出了長安城。
公元675年,二十五歲的王勃經曆人生多重打擊後,一路南下準備到交趾縣,探望受到自己殺害官奴而被貶到交趾縣當縣令的老父親。>
看到這裏,王勃深吸一口氣。
後世之人居然對他的生平研究的這般清楚。
他任虢州參軍期間,官奴曹達犯罪,他因某些原因將罪犯藏匿起來,後來又怕走漏風聲,便殺死曹達以了其事。
一開始他並不知道此人犯了事,但是等他知曉後,事情就變得複雜了,因為此舉已經屬於窩藏罪犯,按照唐律,窩藏罪犯也要被處以刑罰。
害怕受到牽連,便私自將曹達給殺死了,結果直接從窩藏犯變成了殺人犯,被人告發後,因此犯了死罪。
幸虧遇大赦,才沒有被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