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3 / 3)

(2)結核病便秘:以丸改湯加減:黨參30克、炙甘草5克、白術10克、當歸10克、黃芪30克、陳皮3克、升麻5克、柴胡5克、大黃(後下)。克,水煎,1劑病愈。

30.周期性麻痹:用補中益氣湯加味(黨參12克、黃芪10克、炒白術15克、升麻6克、當歸10克、茯苓12克、桂枝3克、煆龍牡各30克、澤瀉10克、大棗10枚)3劑治愈1例周期性麻痹。

31.膽道感染:以丸改湯加味(黨參12克、白術10克、當歸10卑、黃芪30克、陳皮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炙草10克、鬱金10克、香附10克、木香5克),治療1例,服藥50劑而痊愈。

32.原發性高血壓:以丸改湯合導痰湯加味(黨參15克、黃芪30克、炒白術10克、陳皮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當歸10克、炙草6克、澤瀉30克、枳實10克、瓜蔞15克、薤白10克、法夏10克、茯苓12克、製南星10克、竹茹6克),治療1例,服藥30劑,血壓穩定、頭暈脹痛、胸悶肢冷等症消失。

33.排尿性暈厥:朱氏報導用補中益氣湯(黃芪30克、白術10克、當歸10克、陳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炙甘草5克)連服15劑,病愈。隨訪2年未發。

34.心律不齊:以丸改湯合生脈散加味(黨參30克、黃芪30克、白術10克、當歸10克、陳皮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炙草6克、麥冬12克、五味子10克、茯神15克、炒棗仁12克、龍眼肉12克)治療1例,服藥12劑症狀消失。

35.冠心病:用補中益氣丸,每日2次,每次1丸,芡實15克為引,連服30克痊愈。

36.慢性腎功能衰竭:以丸改湯合桂枝茯苓丸加味(黨參15克、黃芪15克、白術10克、當歸10克、陳皮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炙草6克、桂枝10克、茯苓15克、丹皮10克、赤芍12克、桃仁10克、砂仁6克),治療後效果滿意3。

37.神經衰弱:用補中益氣丸,每日2次,每次1丸,芡實15克為引。連服30天痊愈。

38.呃逆:以丸改湯合小建中湯加減(黨參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陳皮10克、升麻6克、柴胡10克、炙黃芪30克、當歸15克、桂枝15克、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生薑3片、大棗5枚)每日1劑,水煎服,治療30例,服藥6~8劑呃逆消失者26例,好轉2例,無效2例。邢氏報導用本方加檳榔少許,服3劑治愈8年之久的呃逆。

39.食管賁門失弛緩症:用補中益氣湯加味(黃芪15克、黨參10克、當歸10克、白術10克、陳皮5克、柴胡10克、茯苓10克、砂仁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劑。共服9劑病愈,隨訪半年未見複發。

40.胃粘膜脫垂:以丸改湯酌加烏藥、香附、厚樸、雞內金,治療16例,痊愈5例,顯效9例,無效2例。,又以補中益氣湯加減,連脤1個月獲愈。

41.胃扭轉:以丸改湯合黃芪建中湯(炙黃芪30克、黨參15克、白術15克、白芍15克、枳殼15克、穀麥芽各15克、當歸身10克、炙甘草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生薑2片、大棗(去核)10枚、飴糖(分2次衝服)30克)治療該病1例,服藥20劑,一切如常人。

42.十二腸壅積症:用補中益氣湯加減(炙黃芪20克、炒黨參15克、茯苓15克、炒白術3克、陳皮5克、甘鬆5克、炙升麻5克、炒枳殼5克、製香附10克、麥冬10克、炙甘草10克)據證加減,共服月餘,病告痊愈。

43.腸神經官能症:用補中益氣湯(黃芪30克、黨參20克、白術9克、炙甘草9克、當歸9克、陳皮9克、升麻6克、柴胡%克)連服9劑獲愈。隨訪3年,未見複發。

44.盜汗:以丸改湯合桂枝湯加減(炙黃芪30克、浮小麥30克、黨參20克、白術15克、陳皮10克、當歸身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桂枝6克、白芍6克、淡附片6克、炙甘草5克、五味子5克、生薑2片、大棗(去核乂枚)治療該病1例,服藥10劑而痊愈。

45.重症肌無力:以丸改湯加減(台參、白術、生芪、當歸、陳皮、炙草、葛根、麻黃、熟附子、升麻、柴胡、每日1劑,水煎2次取汁約250毫升,分2次服。治療41例,平均治療3~4個月,臨床治愈12例,占213、,明顯好轉17例,占41.5%,進步9例,占21.9外,無效3例,占,總有效率為92%。

46.放射性直腸炎:本方加味治療放射性直腸炎80例。重症病例配合割治療法。結果輕症者67例,單服中藥達到基本治愈者66例,治療時間5~39天;重症11例中配合割治者7例,4例單服中藥,症狀基本控製,治療天數為13~90天,平均50天。

47.慢性低熱:用補中益氣湯為主治療氣虛型慢性低熱19例,有效17例,無效2例~)。以本方加減治療不明原因的慢性低熱,辨證為脾虛患者47例,枱愈22例,好轉13例,不穩定7例,無效2例。

48.功能性低熱:以丸改湯加麥冬12克、五味子10克、山藥30克,水煎服,治療1例,服藥7例而愈。

49.消化性潰瘍:本方配合活血化瘀藥治療脾虛型消化性潰瘍56例。療程2~7周。結果痊愈36例,占72%,顯效7例,占14”,好轉5例,占10%,無效2例,占,總有效率為96%。

50.早搏:補中益氣丸每日早晚各服1丸,早用白芷10克為引,晚用胡連10克為引。此法治療虛人感冒以及脾胃導致心火偏亢的早搏。服藥月餘而效,無複發。

51.女性節育後肝鬱症:

(1)反應性精神病:以丸改湯加減(黃芪24克、白術10克、陳皮12克、太子參38克、升麻知5克、柴胡18克、當歸15克、炙甘草6克、煆牡蠣30克、佛手12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治療1例,先服湯劑12劑,待症狀好轉,續服補中益氣丸半月,獲愈。

(2)癔症性肢體功能障礙:以丸改湯加味:黃芪30克、白術12克、陳皮10克、升麻5克、人參5克(另煎)、柴胡15克、當歸15克、炙甘草6克、木瓜12黨。服藥8劑痊愈。

52.腦血管痙攣:用補中益氣湯加味(黃芪30克、炒白術10克、陳皮10克、升麻5克、柴胡5克、黨參20克、當歸身10克、炙甘草15克、川芎10克、紅花10克、淩霄花10克、每日1劑,連續服用1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