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1 / 3)

龜齡集

【處方來源】明·邵元節《集驗良方》。

【藥物組成】鹿茸(製)、人參、生地黃(乳製)、熟地黃、海馬(酒製)、杜仲、炭肉、蓯蓉(酒製)、鎖陽(酒製)、補骨脂、菟絲子、枸杞子(蜜製)、天門冬(酒製)、黑附子(醋蜜製)、麻雀腦(製)、蠶娥(去足翅)、蜻蜓(去足翅)、丁香(川椒炒,去椒)、甘草、淫羊藿(乳製)、大青鹽(炒)、細辛(醋製)、石燕(鮮薑製)、砂仁、急性子、穿山甲(蘇合油製)、地骨皮(蜜製)、朱砂、牛膝(酒製;)等。

【功能】補腎壯陽。

【常規用途】用於腎陽不足之陽事不舉,陰寒腹痛,腰膝酸軟無力;陽虛氣弱,盜汗遺精,筋骨無力,行步艱難,頭昏眼花,神經衰弱;婦女氣虛血寒,赤白帶下等。

【常規用法】口服,每次1.0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藥理研究】本方散劑有明顯抗疲勞作用,酒劑有促性激素樣作用。另外還有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保護肝髒等作用。

【臨床新用】

一、內科

1.腎病綜合征:龜齡集每次0.6克,口服,每日1次;同時口服地塞米鬆15毫克,分3次服。經治療2例,均迅速獲得痊愈。1.特發性水腫(原因不明性水腫):口颶龜齡集膠囊1粒,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30天為1療程。治療本病,療效頗佳。

二、婦科

1.痛經:龜齡集0.3克,黃酒3盅衝服。痛止,次日再以黃酒衝服0.3克,分2次服。效果極佳。

2.滑胎:龜齡集0.6克,分2次以淡鹽水送服。經治療1例,服本品4個月已孕,未再墜胎。

3.崩漏(葡萄胎):孕4個月,忽崩如注,行刮宮術3次,仍惡漏不絕,尿妊娠試驗陽性。經他法治療仍漏下不止,急取龜齡集1瓶0克),以淡鹽水衝服,症狀減輕,繼服1瓶,翌晨而止。以每次0.3克,每日2次,服1個月,病人痊愈。

4.白崩(白帶如崩):龜齡集1.5克,每日2次,以淡鹽水送服,連服2日,白帶大減,諸症減輕,繼服0.6克,每日2次,8日內帶止而病愈。

5.女子不孕:龜齡集0.3克,每日2次,以淡鹽水送服。1例子宮發育不全、慢性盆腔炎’已婚4年未孕者,在經後開始服用本品,服用5個月,經已應期,但量仍少,繼服至8個月已受孕。

三、兒科

遺尿:口服龜齡集,用溫開水送下,一般3~4歲每次0.4克,5~8歲每次6克,8歲以上者每次1.0克,皆每日2次。對各種遺尿及尿後餘瀝症均獲滿意療效。

【注意】陰虛有火者忌用。

補中益氣丸

【處方來源】金元,李杲《脾胃論》。

【藥物組成】黃芪(蜜炙)10克、黨參50克、甘草(蜜炙)50克、升麻15克、柴胡15克、當歸50克、白術(麩炒)30克、陳皮50克。

【功能】補中益氣,升陽興陷,健脾養胃。

【常規用途】用於中氣不足,脾胃虛弱。氣短倦怠,少氣懶言,頭痛、惡寒、汗易出,喜熱飲,少食久瀉,脫肛,子宮下垂,胃下垂等。

【常規用法】每服1丸,日服2次,薑棗湯、淡鹽水或溫開水送下(水丸同用)。

【藥理研究】複方研究表明,本方對改善機體的蛋白質代謝,防止貧血的發展,增強體力,均有良好影響,對平滑肌興奮和抑製有雙向調節作用。

臨床藥理學觀察表明,本方具有增強機體網狀內皮係統吞噬功能和促進機體非特異免疫功能作用,還可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功能;並具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製作用和抗突變、抗腫瘤的作用。

【臨床新用】

一、內科

1.單純性體位性低血壓:以補中益氣丸口服。每次1丸,1日3次。治療多例,均獲滿意療效。

2.慢性低血壓:以丸改湯(黃芪15克、黨參15克、枳殼15克、五味子15克、白術12克、當歸12克、陳皮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炙甘草3克),據證加減,水煎服。少數病例輔以維生素艮2、胎盤組織液肌肉注射。治療16例,有效10例,顯效6例。

3.紅外線幅射引起的慢性低血壓:以丸改湯加減(黃芪20克、黨參20克、白術15克、陳皮12克、當歸15克、升麻12克、柴胡10克、炙甘草7克)每日1劑,連服5劑為1療程。治療30例,顯效14例,有效12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7%。又以丸改湯治療脾胃虛弱,清氣不升所致的低血壓,頗有療效。

4.原發性低血壓:以本方加桂枝等為基本方,治療原發性低血壓22例,痊愈16例,好轉6例,總有效率為100%。肥胖病:補中益氣丸加倍,薑湯送服有較好療效。

5.泌尿係結石:用補中益氣湯加雞內金、炒穀芽、法半夏、六曲,連服9劑,治愈泌尿係結石數例。

6.神經性尿頻:王氏報導用補中益氣湯加肉桂、通草,治療神經性尿頻60例,除1例因膀胱結石、1例因腎結核誤治外,其餘全部治愈。

慢性腎炎:李氏報導用補中益氣丸,每次1丸,每日2次,芡實15克煎湯送服。連續服藥30天,效果滿意。或以丸改湯(黃芪30克、黨參30克、甘草5克、當歸10克、白術10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烏藥6克、萆蘚12克),隨證加減,治療慢性腎盂腎炎12例,全部治愈。

7.淋證:以丸改湯加味(黃芪12克、黨參10克、白術9克、陳皮9克、柴胡9克、升麻6克、炙甘草6克、當歸9克、%[紙5克)服藥10劑,諸症悉除。又以丸改湯化裁(黃芪50克、白術10克、人參10克、當歸身10克、陳皮10克、升麻15克、柴胡15克、通草20克、淮山藥20克、炙甘草5克)8劑而愈。

8.乳糜尿:以丸改湯(黃芪15克、黨參15克、茯苓15克、萆蘚15克、白術12克、升麻10克、甘草10克、車前子18克),隨證加味,治療44例,痊愈38例,好轉4例,無效2例。療程最長21天,最短5天,平均8天。

9.腎盂積水:以丸改湯合五苓散加減(黃芪50克、黨參30克、白術15克、當歸10克、桔梗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豬苓10克、甘草5克、肉桂(衝)3克),水煎服,日1劑。連續服用1個月,諸症悉除。

10.失眠:以補中益氣丸治療2例獲愈。以丸改湯(黃芪30克、白術9克、陳皮9克、黨參9克、當歸9克、甘草9克、升麻15克、柴胡12克)加減治療43例,療效滿意。

11.慢性肝炎:本方加減治療氣虛型慢性病毒性肝炎20例,療程1~3個月,其中治療前18例轉氨酶升高,治療後16例恢複正常,2例85,均在5%以上;服藥恢複正常,5例隻跑八8陽性者有3例轉陰。患者大部分症狀消失或改善。以本方加減治療9例慢肝,連續服趣3周,患者症狀減輕,食欲增加。服藥6個月,肝功能明顯好轉,其中7例硫酸鋅濁度升高者,5例恢複正常;6例服藥前高田氏試驗異常者,有4例恢複正常;4例服藥前轉氨酶不正常,治療後全部正常;肝腫大者均有好轉和質地變軟。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慢肝32例。經治療後症狀基本消除,肝功能全部恢複正常者14例;症狀有明顯好轉,肝功能已接近正常者9例;無效者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