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章(2 / 3)

33.癇證:以丸改湯加夏枯草、酸棗仁、合歡皮,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45劑即可取得滿意療效。

34.知鬱證:以丸改湯加味(桃仁10克、紅花10克、當歸10克、川芎6克、枳殼6克、柴胡6克、桔梗6克、牛膝12克、赤芍10克、生地10克、柿蒂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月餘即可取得滿意療效。

35.寒厥:以丸改湯加減(熟地15克、川芎15克、桃仁10克、當歸10克、紅花10克、枳殼10克、赤芍10克、柴胡10克、牛膝10克、桂枝10克、絲瓜絡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0劑痊愈。

36.哮喘:以丸改湯加減(當歸12克、生地12克、川芎6克、赤芍6克、桃仁9克、紅花9克、牛膝30克、香附9克、鬱金9克、桔梗9克)水煎服,每日1劑,多數患者連服3個月即可取得滿意療效。

37.脅痛:以丸改湯加乳香10克、沒藥10克、丹參15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0餘劑即可取得較好療效。

38.瘂瘕:以丸改湯(當歸15克、紅花15克、桃仁15克、赤芍12克、白芍12克、枳殼12克、柴胡3克、牛膝8克、生地10克、川芎6克、桔梗6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口脤,每次送服大黃廑蟲丸10克,連服15劑諸症悉除,病告痊愈。

39.胃脘痛:以丸改湯加丹參15克、丹皮15克,水煎服,每日376

1劑,多數患者連服月餘即可取得較好療效。

40.機怔忡:以丸改湯加減(當歸10克、赤芍10克、桔梗10克、牛膝10克、杏仁10克、丹參20克、川芎8克、枳實12克、桃仁12脂、瓜蔞12克、柴胡6克、紅花8克、甘草%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劑告愈。

41.紫癜腎:以丸改湯加減(柴胡10克、枳殼10克、赤芍10克、當歸10克、生地12克、忍冬藤30克、金蓮花30克、牛膝12克)據證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共服百餘劑取得較好療效。

42.淋證:用本方連服15劑即可取得滿意療效。

43.頑固性口渴:用血府逐瘀湯加味(當歸10克、生地20克、祧仁10克、枳殼6克、柴胡4克、桔梗6克、川芎6克、炙甘草6克、龜版2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8劑病愈,隨訪一年未見複發。

44.腦梗塞:用血府遂瘀湯加減,藥用:全當歸15克、生地30克、桃仁10克、紅花12克、赤芍10克、柴胡10克、枳殼10克、丹參30克、鉤藤15克,蜈蚣2條,水蛭6克、麝香(衝服川.3克,連124劑,諸症悉除。

45.腦震蕩:用血府逐瘀湯加減(熟地12克、當歸15克、白芍10克、川芎6克、地龍10克、枸杞15克、丹參10克、茯苓10克、牡蠣30克)據證加減連服20劑痊愈。

46.中風並發呃逆:以丸改湯加減(當歸10克、川芎10克、生地10克、牛膝10克、桔梗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柴胡3克、枳實10克、柿蒂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劑,共治療本病8例,全部治愈,服藥最多者3劑。

47.不安腿綜合征:用血府逐瘀湯合桂枝茯苓丸加減(生地12克、桃仁10克、甘草4克、枳殼8克、紅花6克、赤芍10克、柴胡6克、川芎8克、牛膝10克、桂枝8克、丹皮8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24劑,諸症消失。

二、外科

1.乳腺增生病:以丸改湯加減(當歸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枳殼10克、柴胡10克、甘草10克、川芎10克、三棱15克、莪術15克、丹參30克、赤芍15克),胸悶疼痛者加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多疑善慮者加磁石15克、代赭石15克;失眼多夢者加夜交藤10克、合歡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劑,病情好轉後改為隔日1衲。共治療104例,痊愈68例,好轉27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91%。另有報導用血府逐瘀湯加王不留行12克、浙貝母12克,連服50劑治愈1例女性乳腺增生。

2.肋軟骨炎:顏氏報導用本方治療14例肋軟骨炎,服藥10~15劑痊愈。脤藥時間短者6天,長者26天,平均16天。

3.腦損傷後遺症:以丸改湯加減(當歸30克、生地30克、牛膝20克、桃仁20克、紅花15克、枳殼15克、川芎15克、桔梗15克、乳香15克、沒藥15克、地鱉蟲10克、柴胡10克),氣虛加黃芪30~60克;有顱骨骨折或做開顱手術加自然銅30克。水煎服,每日1劑,10劑為1療程,共治療本病38例。結果:痊愈33例,顯效2例,好轉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4%。

4.結節性多動脈炎:以丸改湯加減(當歸15克、生地20克、桃仁15克、紅花10克、赤芍15克、甘草5克、薑黃15克、銀柴胡15克、蒲公英50克、銀花50克、連翹25克、川連10克、乳沒各15克、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50劑可取得滿意療效果。

5.胸壁挫傷:顏氏報導用本方治療30例胸壁挫傷患者,一般服藥10~15天可愈,服藥最短時間6天,最長26天,平均16天。另有報導用本方加延胡索10克,連服6劑,諸症悉除,病告痊愈。

6.外傷致左室假腱索:於氏報導用血府逐瘀湯加味(當歸15克、桃仁15克、枳殼、赤芍15克、柴胡15克、牛膝15克、鬱金15克、生地20克、紅花10克、甘草10克、川芎10克、桔梗10克、丹378參30克)每日1劑,早晚煎服。連服1個月治愈1例外傷致左室假腱索者。

7.右側腹股溝血腫:用血府逐瘀湯加絲瓜絡、三棱、莪術,外敷七厘散(酒調)治療1例該病患者。經15天治療,疼痛減輕,血腫縮為6X5厘米。守原方加麝香、路路通、土元,外敷活血止痛膏,共進30劑,血腫消失閱。

8.創傷後急性腎衰:劉氏報導用血府逐瘀湯加減(當歸20克、白茅根25克、桃仁25克、川芎8克、赤芍15克、桔梗10克、紅花10克、枳實10克、柴胡10克、大黃10克、甘草5克、丹參30克、瞿表15克、大腹皮50克、眩暈加天麻、鉤藤、石決明;氣虛乏力加黃芪、白參;惡心、嘔吐加半夏、陳皮、竹茹;口渴乏津加玉竹、麥門冬;腎陰虛加龜版、熟地;腎陽虛加熟附子、肉桂、吳茱萸。每日1劑,水煎服。治療36例創傷後急性腎衰患者,全部治愈。

9.雙下肢硬腫病:用血府逐瘀湯加味(當歸20克、赤芍2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柴胡10克、枳殼10克、牛膝30克、枸杞30克、肉桂10克、附片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9劑痊愈。

10.手術切口血腫:用血府逐瘀湯合平胃散加減,藥用:製蒼術15克、製川樸6克、炒當歸15克、紅花10克、薏苡仁30克、青陳皮各10克、炒川芎10克、赤芍20克、川膝(炒)12克、廣木香6克(後下)、茅皮苓12克、丹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4劑,諸症消失,病告痊愈。

11.頑固性脫發:用血府逐瘀湯加減(當歸12克、赤芍12克、生地15克、紅花6克、川芎6克、牛膝12克、桃仁10克、女貞子12克、陳皮6克、甘草6克、皂刺7克、首烏12克、旱蓮草12克)據證加減,連眼21劑,脫發全部生長,隨訪6年未複發。

12.乳腺纖維囊性病:用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有較好療效。

13.急性乳腺炎:用血府逐瘀湯加減,連服4劑,病告痊愈。

14.乳腺纖維瘤:用血府逐瘀湯加減,連服20劑,諸症悉除,病告痊愈。孫氏報導用本方加減治療乳腺織維腺瘤,亦有良好效果。

15.硬腦膜下血腫:秦氏報導用血府逐瘀湯,每日1劑,連服10~28劑,治愈6例硬腦膜下血腫)。

16.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用本方去甘草加丹參、銀花治療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1例,服藥10劑,症狀減輕,連服7個月,諸症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