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特別寒冷,寒冷到似乎回到了童年。那時的一場雪過後,家門都打不開,完全給高高的大雪封住了,我們一家人一起用力把門推開一條小縫,陽光瞬時撲撒進來,照耀得滿地都是。然後,大家再用各式各樣的工具一個接著一個地上陣,希望一點跟著一點地打開——通道就在歡笑聲中伸向四通八達的中央大街。
如果那雪大到家門都打不開了也不要緊,我們就從窗戶出去,一樣可以把雪清理掉。
這個冬天特別溫暖,溫暖到我感覺不出冬天的味道。滴水成冰的日子裏,我再一次用心去讀我們這個團隊孕育的結晶——殘疾朋友們抒寫的《有愛的世界沒有殘缺》。
這時的我已經不僅僅會沉浸在感動裏,更多的是從這些樂觀向上的殘疾朋友們身上看到了一束束近似於童年大雪過後撲撒而來的陽光一樣,明麗、光鮮、柔和,和溫暖。
這個冬天特別美麗,美麗到我能感同身受地體會到他們心裏的那些充滿了真性真情的光輝。無論是為了事業,還是為了生存,也無論是為了親情還是為了社會,他們都充滿著感恩的質樸,無不向世人印證著殘疾人——我們,其實都不可或缺地閃耀著自己的光芒。《堅強的我真幸福》、《我有一個偉大的父母》、《為了愛,精彩地生活》、《不要輕易對自己說放棄》……隻看這些標題,我們都不難看出他們已經具備了的靈魂之美和誠摯的品格。
殘疾人之所以會成為弱勢群體,除了我們本身的健康缺失造成的不便,也有來自外界的一些歧視,比如就業上的,交流上的等等,但在內心深處,你所看不到的東西——附帶著正能量的東西總能讓你在點點滴滴中感覺得到,並受益匪淺。也許他們在生活的細節裏給不了你太多,但是愛、感恩、向往,和樂觀,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他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在《我有一個偉大的父母》這篇文章裏,作者紫葉雙飛沒有用那些華麗的辭藻說父母如何偉大,為了自己生病的女兒付出了全部的心血……這類空泛的字眼兒,也沒有因為享受家人的親情無法回報變得自卑或苦惱;在平淡的敘述中,我們感同身受地被愛感動著、享用著。
的確,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親人的照料和關懷,無論你是默默無聞過著平靜的日子,還是自強自立出人頭地,你都離不開身邊親人的付出,那種隻有我們能夠深刻理解的付出:一輩子。
古希臘以來,人們一直試圖達到四分鍾跑完一英裏的目標。人們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曾讓獅子追趕奔跑者,也曾喝過真正的虎奶,但是都沒實現這個目標。於是,人們聽到了醫生、教練員和運動員的斷言:要一個人在四分鍾內跑完一英裏的路程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的骨骼結構不對頭,肺活量不夠,風的阻力又太大。
然而,有一個叫羅傑班尼斯特卻開創了四分鍾跑完一英裏的紀錄,他的一馬當先,引來了萬馬奔騰。在此之後的一年,又有三百名運動員在四分鍾內跑完了一英裏的路程。
訓練技術並沒有重大突破,人類的骨骼結構也沒有突然改善,數十年前被認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為什麼變成了可能的事情了呢?這是因為有人沒有放棄努力,是因為有了榜樣的力量。(摘自《心裏的鎖——小故事中的大智慧》作者蔣光宇)
我們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故事,但在我們的心目中都有一份堅忍和努力,也都有自己的榜樣,我們其實隻是身體上有了病痛,心靈的火焰卻從來沒有熄滅過。在親人相扶相持下,在社會關懷關注下,我們心中的陽光早已不是從門窗落進來的一點點,而是大把大把地隨著清新的空氣注入我們的心房。冬天無論多麼冷,終究是會過去的;充滿了春天的溫暖,冬天的冷也會是火紅火紅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