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重構“內容營銷”
“內容營銷”是指企業通過發布多種形式的媒體內容,如電子雜誌、報告、微博、視頻等,來傳遞產品或品牌信息,並激發消費者購買的行為。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雲計算、大數據、多屏互動等為互聯網時代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內容營銷逐漸成為數字時代連接品牌與消費者的重要橋梁。
無論市場環境怎樣變化,市場的根本——“買賣關係”一直沒有改變,而買賣關係得以存在的前提是“需求”,內容營銷就是發展市場需求、滿足需求的有效方法。根據2013年4月來自international newspaper website mailonline 的調研,2012年70%的品牌和77%的廣告代理都有從事內容營銷的廣告活動。在互聯網思維下,內容營銷所包含的內容發生了改變:內容營銷不再停留在品牌的LOGO、網站、廣告等方麵,還延伸到了搜索、視頻、社會化媒體等方麵。
史若星認為,借助優質內容,可以將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關係拉近,品牌可以將消費者帶進品牌傳播理念當中,而不再是單一的接受形式,這是互聯網的獨特優勢,也是內容營銷更加受到品牌廣告主青睞的主要原因。
據梅花網數據顯示,有68%的消費者按照他們喜愛的內容順序接收信息。因此,在廣告宣傳的有限時間和記憶限製下,內容營銷應該創造以客戶為導向的內容。翁詩雅說:“借助大數據洞察,可以幫助品牌營銷快速地尋找到精準受眾,並傳達適合的品牌信息,引起共鳴。”
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為內容營銷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企業可以利用即時通訊、微博、微信、視頻等移動終端豐富“內容營銷”的內容,找到產品與消費者更加緊密的結合點,進行更具創意性的營銷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者麵臨海量的信息,但是能夠打動消費者的信息並不多。隻有用互聯網思維重構“內容營銷”,才能開啟內容營銷的金礦,讓產品更好地得到消費者的關注。
品牌內容營銷根據品牌內容植入的媒介不同,一般分為電視劇植入和電影植入。企業要想用互聯網思維重構“內容營銷”,使產品或者服務取得“內容營銷”的成功,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慎重挑選電影電視劇的合作夥伴。決定品牌內容營銷是否成功的因素是電影或電視的收視率。隻有電影、電視本身有足夠的收視號召力,才能把植入的品牌信息宣傳給觀眾。電影、電視劇的號召力取決於其創作團體,尤其是導演、編劇與主演。這也是企業判斷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值不值得投資合作的關鍵點。然後就要看劇本以及就劇本與創作團隊的初步溝通,隻有互相理解尊重並願意共同促成合作的創作團隊才是品牌方可以放心簽署合作協議的合作夥伴。
(2)做好發行平台考察。如果選擇和電影合作,就要關注上映檔期;如果選擇與電視劇合作就需要關注播放平台以及互聯網視頻網站的發行。好電視劇、好電影隻有配合好的發行,才能夠有效覆蓋目標消費群,並引起他們的關注和興趣。
(3)掌握電影品牌內容植入的技巧。枯燥的廣告內容不會得到人們的欣賞。隻有從消費者或者觀眾的角度出發,將品牌信息與電影電視劇進行自然有趣、富有創意的結合,才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具體來說,品牌內容植入既不能生硬,影響劇情或者電影電視的通調,又要能清晰地傳遞品牌信息。雖然做起來比較難,但這是品牌植入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
因此,企業要多和電影電視劇的創作團隊溝通,共同策劃既符合品牌需求又符合劇情需求的植入方式。專家建議,一是要有趣味性。即植入內容要有趣,不能古板地展示產品本身功能,要有趣味點,讓消費者可以記憶與談論。二是要具有新奇性。有新意才能激發觀眾的好奇心。
(4)進行全麵營銷推廣。企業一定要圍繞品牌的植入內容,配合電影電視劇的上映,策劃線上、線下全麵整合的360 度營銷推廣,以取得植入提升消費者對品牌認知度、喜愛度和購買意向的最大效果。
隻有把線上、線下營銷融為一體,利用植入式廣告、全麵媒體配合宣傳、網絡活動同步、渠道主題促銷,才能使得品牌內容營銷形成了360度包圍目標消費群的態勢,也才能造就真正意義上成功的市場營銷案例。
以上是企業做好內容營銷宣傳的技巧。內容營銷的流程非常複雜,最重要的幾個步驟是:搭建購買流程和顧客生命周期示意圖;依據產品特性建立個性化的分組;將個性化分組和生命周期合並繪圖,從而產生不同的搭配組合;製作不同的內容;推送給消費者。總之,隻要是做到內容營銷品牌化,內容形式多樣化就是一種有效的內容營銷。
企業做內容營銷要在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長度之間比較以找到最有效的形式。企業在製定內容營銷策劃時,就要確定內容營銷的目標。雖然很少有公司能夠做到直接將內容營銷和最終的利潤掛鉤,但是常常可以精確到網站流量、消費者流失率等標準上,要依據目標不斷地優化企業流程。
社會化媒體時代下的“口碑營銷”
江漢大學商學院教授劉建堤認為,口碑營銷是把口碑概念應用於營銷領域並以口碑傳播為途徑的一種新型的市場營銷策略。它是企業在調查消費者需求的情況下,為其提供需要的產品和服務的同時,製定一整套口碑傳播計劃,並借助一定的途徑和渠道發布口碑題材,引起消費者、社會公眾尤其是媒體的自發注意,使其主動地談論、自動地傳播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並由此得到良好的評價和認可,從而最終提高企業和品牌形象、贏得顧客的滿意和忠誠、實現商品交易的營銷管理過程。我十分讚同劉建堤的觀點,並且認為在社會化媒體時代,隨著互聯網信息傳播的應用,企業應該更加關注口碑營銷。
在社會化媒體時代,為了讓口碑營銷發揮巨大的正能量,企業應該構建完善的口碑營銷運作係統。營銷專家建議,口碑營銷運作係統應該包括口碑生成、口碑傳播和口碑監控3個方麵:
(1)口碑生成。企業進行口碑營銷,首先要生成口碑。因此,口碑生成是口碑營銷運作流程的第一個環節。口碑生成的根源和動機有很多種,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將它們歸為3種類型——經驗性口碑、繼發性口碑和有意識口碑。其中最常用的類型是經驗性口碑,它來自於消費者對某種產品或服務的直接經驗,當這種經驗偏離消費者的預期時就生成了口碑。經驗性口碑“通常在任何給定的產品類別中都占到口碑活動的50%—80%”。
繼發性口碑是消費者直接感受傳統營銷活動傳遞給他們的信息時所生成的口碑,這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口碑類型。形成繼發性口碑的信息對消費者的影響常常比廣告的影響更強,因為在覆蓋範圍以及影響力等方麵,口碑傳播相對廣告而言會更大。
上述兩種口碑類型都是自發生成的,但這並不等於企業不能主動去製造並培育口碑。有意識口碑就是企業主動地利用其卓越的產品品質、完善的質量保障、良好的企業形象、獨特品位的企業文化、注重社會和自然的企業價值觀、優質的服務來製造並培育的口碑。企業主動地利用(突發的)特殊事件來製造並培育的口碑,也是一種有意識口碑。
企業需要對以上3種類型的口碑,從正反兩個方麵了解和衡量其影響力和可能的結果。應關注自發生成的口碑,並加強對這類口碑的引導,使其向有利於企業的方向發展。同時,企業更應注重主動去製造並培育口碑,創造富有吸引力的口碑題材並對其進行藝術化的加工和編輯,以此來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迎合人們的傳播興趣。
(2)口碑傳播。口碑營銷是通過交流、傳播企業及其產品和服務的信息來實現的,因此口碑生成後使其能夠快速、有效地傳播開來是關鍵。要使口碑迅速得到傳播,就要選擇正確的傳播方式。業內專家認為,在社會化媒體時代下口碑營銷的傳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話題策劃,發布資訊。企業可以根據企業的特點和定位來策劃用戶感興趣的話題,用目標用戶習慣的語言“講故事”,根據微博瀏覽數據統計,選擇高峰期發布企業或品牌的最新信息,從而增大品牌曝光率,拉近企業與用戶的關係,求得更多用戶的關注。同時,微博運營公司會製定規律的發布計劃,避免內容和發布頻次的雜亂無章而影響粉絲體驗導致用戶流失,並派專人“一對一”服務客戶,將項目落實到個人。
二是舉辦活動,增加人氣。部分微博運營公司為了吸引用戶對企業微博的注意,常常要求企業提供獎品來策劃“有獎轉發”或“免費試用”等活動,這類策劃雖然需要一定費用,效果卻往往極好,粉絲數字可在短期內得到有效提升。但久而久之,微博運營公司無法解決“隻看不轉”“隻轉不評”“活動結束即取消關注”等問題,因此這種模式僅適用於單純期望增加粉絲,對轉評數字無過高要求的客戶。
三是大號轉發,增加曝光度。所謂“大號”,是指微博上擁有較多粉絲的個人賬號或官方賬號,這些賬戶實際上多被投資實體有組織、有目的地進行“管理”。成熟的微博運營公司不僅會與多個“大號”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甚至有些公司會內部“培養”幾個“大號”,在關鍵時刻可以“江湖救急”,借以影響到更多用戶。當信息從一個粉絲較少的官方賬號發布後,由粉絲較多的“大號”進行轉發,是增加品牌曝光的最簡易手段,也是微博運營公司常用的手段。
四是製作APP,提升互動。當簡單的活動策劃與轉發不能滿足企業需求時,微博運營公司通常會提供更高級的APP定製服務,但在製作APP時不僅要與企業品牌相結合,更要尋找恰當的消費興趣點。即使是對產品的推廣,也應該充分考慮APP的傳播特點及目標用戶口味,而不是生硬地植入廣告。關於APP的參與人數,受不同話題影響差異較大,其製作費用較其他幾種推廣方式也略高,因此並不常用,但APP的互動效果是以上幾種方式中最好的。
(3)口碑監控。口碑傳播的監控是口碑營銷運作流程中極其重要的一環,主要包括在兩個方麵,即傳播效率的監控和傳播效果的監控。口碑進入傳播過程後,不能順其自然,非常有必要對口碑的傳播進行監控。
傳播效率的監控主要是對傳播速度、擴散範圍、覆蓋人群等“數量”方麵進行的監控。比如微博上的評論數、“意見領袖”的粉絲數、轉發數等;論壇上的回帖量、點擊量、轉載量等。
傳播效果的監控主要是對影響力的大小、傳播的內容、產生的效應等“質量”方麵進行的監控,特別是對傳播產生的效應進行監控。因為無論是從哪一條渠道、利用哪一種社交媒介進行口碑傳播,其都是建立在一個開放平台基礎之上的傳播,而在這樣一個開放的平台上,任何人都有發言權,企業很難完全控製傳播的內容,這就使得口碑傳播具有“正效應”和“負效應”兩麵性的特征。因此,企業應加強對口碑傳播的監控,尤其要加強對口碑負麵效應的監控。
6億人的市場,8種“微信營銷”的秘技
移動互聯網對人們生活方式的衝擊,我們有目共睹。微信的出現更是改變了人們日常信息交流的方式。微信是在移動互聯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虛擬的社交軟件實體,它更進一步地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據相關報道,2013年10月24日,騰訊微信的用戶數量已經超過了6億,每日活躍用戶1億。在微信的影響下,人們的消費心理也隨之發生了改變,消費需求呈現出更精細、更多樣的變化。
企業要想緊跟移動互聯的腳步,必須尋求與互聯網時代同步的營銷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微信營銷”應運而生,成為一種新的營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