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素聞懿貴妃心狠手辣,在後宮之中排除異己不擇手段,被先皇知曉後,被冷落多時,已然失了聖寵,但是先皇一去,於她而言,好處最大,是以八人一直懷疑此事與玉兒有關。
可惜苦於沒有證據,此事頗難查證,沒有證據,更是無法直接指責皇上生母,否則就是大逆不道之罪。
所以八人雖然沒有證據,不能直接對付玉兒,但是他們掌握實權,是以表麵對玉兒恭敬有加,但是實則不斷排斥,朝野之上,後宮之中,處處排擠,打壓她的權勢和地位,不讓她一朝得勢。
因為八人商議,懿貴妃雖為皇上生母,,是以不可稱為皇太後,隻可以太妃相稱,如此才合理法,循祖製,依舊例,否則就是違背祖宗,違背禮法,實在是萬萬不可,隻是這些借口,虧他們想得出來。
朝臣皆以八大臣為首,是以朝臣紛紛附和,祖宗禮法不可廢雲雲,小皇帝又年幼不懂事,雖然想立自己母後為皇太後,奈何眾大臣意見一致,抵死不從,是以日日討論,群臣日日進諫,數日後,總得依大臣們之意。
這可把玉兒給氣壞了,初聽之時,她隻是冷冷一笑,心想這八個人還真以為自己比皇帝還大了?自己可是皇上的生身之母,哪有不立自己為皇太後的道理,隻要皇帝一句話,這些大臣紛紛都得閉嘴。
可是數日的討論下來,居然生生的沒有讓她擁有一個皇太後的名分和權力,居然真的按照八大臣的意見,搞了個什麼皇太妃出來。聽到這個消息,玉兒當時就砸了茶碗,直接摔在了報事太監的頭上,直砸了個頭破血流,可就是不敢吭聲。玉兒氣得渾身發抖,心下大恨,好啊好啊,你們八個還真是反了天了,本宮連先皇都敢殺,連先皇都阻止不了本宮,你們算什麼東西,真以為自己是皇帝說了算了啊。
又隨手扔了個茶壺之後,玉兒才慢慢冷靜了下來,揮了揮手讓太監下去了,太監流了一地的血,搖搖晃晃好不容易起了身,就告退下去了,生怕多呆一分鍾。
玉兒坐在椅子裏,心裏盤算著該怎麼辦。一抬眼,看見了剛才太監流在地毯上的血,顏色鮮紅,直刺人的眼睛,正看著玉兒眼裏又閃過一絲寒光,心想連皇上本宮都敢毒死,這八個人就是皇上養的八條狗,還反了他們了,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想個辦法把他們都殺了,永絕後患。
想到這裏,她又找來了小安子,把想法說與小安子聽,讓小安子與她一起想想主意,怎麼才能設計殺掉這八個人,讓他們不再擋自己的道,讓自己可以順利登上皇太後之位。
小安子不愧為玉兒的心腹太監,不多時,二人合計之下,一條毒計又被商議出來,而且二人覺得事不宜遲,要抓緊實施。此時的烹雪掃梅二人,倒不如這小安子貼心受重用了。
讓小安子下去好生準備,玉兒坐在椅子裏,看著尚未掌燈,漆黑的屋子,心裏想著,這一切怨不得別人,隻怨你們不讓玉兒我好過,偏要擋了我的路。皇上是如此,你們這八條狗更是如此,我也是被逼無奈,事已至此,我已經回不了頭也不想回頭了,隻願你們下輩子投個好人家吧。
從第二天開始,一股流言開始在朝野之間流傳,一時之間搞得大臣人心惶惶,都有一股不祥的預感,覺得有大事要發生了。
一股是關於八大臣的,先是說戶部尚書肅順有不臣之心,說是打掃的下人在打掃肅順的房間時在肅順的屋子裏看到了黃袍,說與別的下人聽,後來慢慢傳了出來。
還有說鄭親王端華經常私下召集眾大臣,疑似結黨,經常在大臣們麵前宣稱皇帝小兒,不足為慮,朝政由自己八人掌控,皇帝就是傀儡雲雲。
再有說怡親王載垣的小妾聽到,有一次在床榻雲雨之後,載垣摟著小妾,說他們八人掌握朝政,說不定哪天就廢了皇帝,再推新帝,到時候自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讓小妾也能跟著風光一把。
關於其他幾位大臣,大臣之間也各有傳言流傳,反正都是些不臣之心,大逆不道的言論,大臣們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是人人自危,怕萬一追究起來,牽連到自己。
同時還有另一股傳言,說的是幾個小太監,聽到皇帝對自己的伴讀說,八大臣自恃地位甚高,把握朝政,把他當小孩子,根本不放在眼裏。更是對他毫不尊敬,人前是禮節做足,人後則是根本毫無敬意,完全把自己當成傀儡來掌控,早晚他要把他們幾人削職,拿回自己的權力,讓他們知道,自己才是大清國的皇上。
流言一旦流傳開來,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版本,各種不同的演繹,所以幾天過去,流言愈演愈烈,說的也越來越誇張,而且慢慢有向民間蔓延的趨勢,一些敏感的大臣都覺得,可能先皇駕崩之後,這朝野之上,又要變一次天了。
這件事情當然也瞞不過皇太後鈕鈷祿氏,她聽說這個事情,還是有一次在禦花園遊園,偶然聽到幾個小宮女在竊竊私語才知道的。
她當時就訓斥了幾個小宮女一頓,讓她們不要以訛傳訛,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了,同時她深感此事非同小可,要認真處理,萬一處理不當,就會引起朝野動蕩,威脅到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