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七月初八,太後已是眼見著不行了;皇上特下諭,宣恭親王入宮看望太後;六爺入了宮,一直陪在太後的身邊,見她枯瘦的身體痛苦的卷曲著,兩隻眼睛裏全是不甘,他知道,額娘的心願還沒有達成,怎麼也咽不下那口氣。
“皇上,求你開恩,封額娘為皇後吧!這是她最後的心願了,現在雖然她有太後之封,可是,卻無皇後之封,額娘會死不瞑目的呀!皇上,看在額娘與皇上往年的情份上,開恩吧!”六爺顧不得自己與鹹豐是親兄弟,也顧不得自己是親王的身份,在鹹豐帶著皇後,玉兒,麗嬪等人來看太後的時候,跪在地上,淚流滿麵的求到。
鹹豐皺著眉,沉著臉,一言不發的坐著,他根本就不想封太後為皇後,看著這個弟弟在自己麵前求情,他隻感覺到煩。
皇後看著六爺的樣子,有些兒心軟,可是,她卻不敢勸;她知道鹹豐的性子;玉兒在一旁看著,她雖對六爺並不愛意,但她還是想讓六爺承她的情,心念一動,這不就是籠絡六爺的大好時機麼?
顧不得皇後與其他的人在場,款款走到鹹豐身邊,對鹹豐耳語了幾句。
鹹豐聽完玉兒的話,這才抬頭,“罷了,六弟,你起來吧,額娘的心事,我一直知道。今日,我就下旨,封額娘為‘孝靜皇後’,為了以示嫡庶區別,就不在額娘的諡號前加上先帝的諡號了,額娘這下可以安心的去了。”
玉兒的動作,六爺是完全看在眼裏,他明白,鹹豐肯改變心意,多半是玉兒的功勞,隻不過,鹹豐太固執,隻肯這樣草草的封了額娘,卻不加上先帝的諡號,這,應該是玉兒不能再辦到的了吧!但不管怎麼說,額娘總算是有了皇後的稱號,也算是了了一個心願,對玉兒,六爺此時是愛與感激交加,玉兒,謝謝你!
終於,在皇太後要咽氣的時候,鹹豐鬆了口,勉強封了這個養母一個“孝靜皇後”的稱號,可是,仍是不諡先帝號,也不入太廟。
此時的皇太後,已是出的氣多,進的氣少;在得知皇豐終於封了她皇後的稱號時,帶著不滿,而複雜的心情,在鹹豐五年七月初九,咽下了最後一口氣;據說,在這個“孝靜皇後”咽氣之時,還瞪著她那無神而幹枯的雙眼,似有無盡的哀怨。
皇太後西去,宮裏都漫著一種悲傷的氣氛。雖然鹹豐在後來的時間裏,與這個養母感情越來越差,但以“仁孝”治天下的大清,還是把皇太後的身後事辦得比較隆重,鹹豐還下了旨,讓六爺,恭親王來操辦他親額娘的後事。
恭親王此時的心情極差,他沒想到,額娘在這個時候就仙去了,他明白,很大的原因,在於額娘的心事太重,一心就想要“皇太後”的名,以致於一病不起,撒手歸西,而這段時間裏,他與玉兒見麵較多,抽個冷空兒,還能與她說上些話;
六爺對玉兒的幫忙,心下很是感激,不知道為什麼,他為額娘的去世,有一種輕鬆的感覺;而這種輕鬆的感覺,竟是來自於玉兒,額娘不在了,再也不會針對玉兒了;他對這種感覺是恨死了自己,那是自己的額娘,自己怎麼能這樣想?懊悔與輕鬆,交纏在六爺的心底,讓他萬分的難受。
而麗嬪,現在是得意無比,因為,在皇太後駕崩之前,她已經順利的產下了鹹豐的第一女,長公主,這個長公主真是幸運,居然能在玉兒的心計,還有其他後妃的眼紅下生了出來;玉兒一直擔心,麗嬪生下一個皇子,使了無數的手段,卻是不能除去還在麗嬪肚子裏的長公主;待長公主出生後,才鬆了口氣:幸好是公主。
但這個公主的出生,卻給麗嬪帶來了很多恩寵,甚至,鹹豐寵麗嬪,比寵玉兒還要多;玉兒看在眼裏,恨在心上,卻是一時無可奈何,拿麗嬪無招兒。
此時的皇宮,隻是在辦一件事,就是皇太後的身後事。六爺本想把額娘的陵選入後陵,可是鹹豐堅決不允,在他看來,這個養母,隻是有一個皇後的稱號,既不附帝諡,也不附廟,哪裏有資格入後陵?於是與六爺鬧得很僵,六爺一心想讓額娘入後陵,而鹹豐堅決不允。
一時間,兩兄弟鬧得很僵。
“娘娘,六爺他現在與皇上很僵,娘娘這麼有計謀,幫下六爺吧!”烹雪掃梅,始終是六爺的人,也知道玉兒的手段,於是替六爺求著,希望玉兒能幫六爺一把,至少不要與皇上鬧得很僵。
玉兒也想幫一下六爺,不為其他,隻為了他是親王,不管怎麼說,若是將來有個什麼樣的變故,他也是自己的人,會為了自己出力的,可是,這皇太後歸天,先帝在之前特特的給了這個“皇太後”選好了陵,自己又有什麼法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