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龐春燕都會陪爸爸媽媽到姥姥家過年,到時候大舅和小姨都會來,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特別熱鬧。但是人多也有一點麻煩,就是姥姥家沒有那麼多的椅子,當人多的時候,椅子往往不夠坐。龐春燕是個細致而溫柔的女生,每次遇到這種情況,總是站著吃飯,把椅子留給別人坐。因為這件事,家裏人都誇龐春燕懂事,知道體貼人。就這樣,龐春燕覺得站著吃飯也挺好的,因此養成了站著吃的習慣,即使椅子夠坐的情況下,也時常站著吃飯。
隨著這種習慣的養成,龐春燕不僅對家裏人溫柔體貼,對同事和朋友也十分體貼。工作中,她總是能夠替別人著想,常常無償地幫助別人,也會慷慨地請同事吃飯,因此很多同事都十分喜歡她,樂於和她做朋友。
一個周五的下午,因為快要下班了,所以大家都顯得有些心浮氣躁,互相討論著周末的安排,絲毫不掩飾對周末的期待。龐春燕本來也和大家一起談笑,但是一轉頭,便看見同事王倩趴在旁邊的桌子上,臉色十分蒼白。龐春燕見她這樣,於是溫柔地問她:“倩倩,你是不是不舒服啊?”
“嗯。”王倩虛弱地回答:“我胃好難受。”
“要不我送你去醫院吧?”龐春燕體貼地說道。
“不用了,就快下班了。你先走吧,不用管我了。”王倩有氣無力的說到。
“那怎麼行!你這麼難受,我怎麼能先走呢?”於是龐春燕幫王倩請了病假,並陪她一同去醫院。到了醫院,因為王倩沒有帶足夠的錢,龐春燕又毫不猶豫地墊付了醫藥費,這使得王倩十分感動。
病好了以後,王倩想要還錢給龐春燕,但因為平時沒有積蓄,發工資的時候又還沒到,所以猶豫著不知如何向龐春燕開口。龐春燕察覺到王倩的窘境後,體貼地說:“倩倩,我這個月沒有什麼花費,錢你不用著急還我哦。”
此時王倩更加感動於龐春燕的體貼和慷慨,從此把龐春燕看作是最好的朋友。
通過上述事例,我們可以發現,站著吃飯的人,不僅溫柔、體貼、隨和、慷慨,而且十分聰明。當然不是算計別人時耍得那種小手段,也不是希望自己的慷慨得到回報的那種小聰明,而是有一種無欲無求的大智慧。龐春燕就有這樣的智慧,所以她能夠獲得同事的好感和喜歡。
當然,如果為了獲得回報,而假意體貼別人,給予別人幫助,雖然也是幫助別人的表現,但因為缺少了一些真心,所以無法讓別人從心裏感覺溫暖。因此,即便別人想要報答你曾經的慷慨,也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不甘願的情愫在裏麵。而真心體貼別人的人則完全不同,我們能夠時刻感受到他的那種熱情和好意,即使此人幫助我們不圖回報,我們也會心甘情願的盡自己所能的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幫助他們。兩者相較,自然後者更勝一籌。
遇到此類人的時候,我們應該對其心存敬佩,因為他們體貼、無私、慷慨大方的性格,在當今社會中,無疑是一種難能可貴而稀有的品質了。而我們自己也應該向龐春燕學習,即使要因為體貼別人而暫時委屈一下自己,也不要覺得不甘願,因為這樣能夠為你換取真正的友情,而在工作中,友情往往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成為我們做好事情的強大助力。
☆人心絕學☆ 溫柔、體貼、慷慨雖然是我們做事情的有利因素,但也不要因為此就強迫自己站著吃飯,因為這二者之間不是因果關係,隻是內在性格在外在動作上的一種投射、一種反應,所以即使你強迫自己站著吃飯也無法因此就養成溫柔、體貼、慷慨的個性,想要擁有良好的個性,要從改變自己內心開始。
邊吃邊看書,心中充滿夢想
生活中,雖然每個人每天都要吃飯,但是不同性格的人,吃飯的目的是不同的。有的人吃飯,隻為了能夠享受美食;有的人吃飯,是想利用吃飯的時間使身心得到放鬆;有的人吃飯,則隻是單純地為了維持身體的需要。
而習慣邊吃邊看書的人,就是第三種人。此類人並不把吃飯看作是一種享受,隻是很單純的為了身體的需要,為了滿足生理需求才吃飯。相信如果不吃飯依然有精力去做事情,他們一定會放棄吃飯這件在他們看來即耽誤時間又浪費精力的事情。邊吃飯邊看書的人大多有很強的時間觀念,不喜歡浪費時間,恨不得一秒鍾要分成兩秒鍾來利用,他們通常懷揣很多夢想,為了能夠盡可能多的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們往往會同時做兩件甚至是三件事情。
大學畢業之前,藍福龍的心中充滿夢想,比如想要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想要擁有自己的房子、想要擁有自己的車子等等。但是他參加工作之後,殘酷的現實瞬間讓他清醒了,因為藍福龍的學曆不算太高,所以很多好的機會都與他擦肩而過了。為了彌補自己在學曆上的缺失,藍福龍腳踏實地找了一個自己能勝任的工作,然後決定在工作之餘為自己充電,考在職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