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誌傑是某公司的廣告創意人員,一個周末,他帶著自己的妻子和女兒去遊樂園玩。到了遊樂園停車場才發現,停車位老早就被停滿了,而且還有好些車等在那裏排位置。
狄誌傑的妻子等了一會兒就不耐煩了,她一邊哄女兒一邊催促狄誌傑開車再繞一圈找位置,狄誌傑安慰妻子:“前麵有很多車在排隊,我們繞來繞去很不方便,排在這裏吧,會有車位空出來的。”就這樣又等了快半個小時,還是沒有排到車位,這時狄誌傑的女兒小童從後排座位站起來,小手指向遊樂園的雲霄飛車方向,跟狄誌傑說:“爸爸,我要去遊樂園,我要去坐那個火車”,狄誌傑見狀,就讓妻子帶著孩子先去遊樂園玩了,自己則靜靜的在車裏等車位,一個小時之後終於找到了位置,他停好車後就放心的去找妻子和女兒了。
周一上班後,公司要求創意小組出一個遊樂園的宣傳圖片,一聽到是遊樂園的項目,同事們都興致勃勃的討論了起來,有的說可以特寫孩子左手拿著糖果,右手拽著家長的快樂表情,後麵用旋轉木馬做背景;有的說可以特寫一家三口,媽媽抱著孩子,爸爸舉著三張票向媽媽走來,背景是海盜船…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了好久,都認為自己的想法比較好,一時間無法得出結論。狄誌傑在旁邊聽了一會兒,就默默的走到公司頂樓,眺望藍天白雲想創意,突然間,他腦袋中顯現了昨天自己女兒舉著小手指向遊樂園的畫麵,這個畫麵不僅能夠涵蓋遊樂園的整體,而且還能特寫孩子開心、期盼的表情,非常合適拿來做遊樂園的宣傳圖片。果然,狄誌傑一跟同事描述之後,大家也都覺得這個創意很好,全票通過。
狄誌傑的耐心讓他順利找到了停車位,喜靜的性格讓他捕捉到了靈感。如果我們跟這種性格的人在一起共事,要給予他們一定的空間,因為他們天生骨子裏就有淡泊的成分在,隻有在沒有壓力,沒有喧鬧的“真空”環境下才能發揮出最好的狀態。
應該說,故事中的主人公狄誌傑很好的驗證了富蘭克林的名言:“有耐心的人無往而不利。”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養耐心呢?
建議一,榜樣的力量大無窮。想要培養自己的耐心,不妨先在身邊找一個極具耐心的人,跟他做朋友,平時待人處事的時候,看看他是怎樣做的,或者當自己快要控製不住脾氣要發火的時候,聽聽他的意見,這樣就能夠在潛移默化之間培養耐心的好習慣。
建議二,正確認識耐心的重要性。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的父親為了讓童第周從小就明白耐心的重要性,特意給他題了“滴水穿石”的條幅,告誡童第周世界上沒有穿不透的頑石,隻有沒有耐心的人,讓他夠執著地學習和做事,雖然我們不再是孩子,但是培養耐心,學會執著地學習和做事還是相當重要的。
建議三,學會等待,一般來說,沒有耐心的人大都犯一個毛病——隻要想到一件事情,他們總是希望立刻去做,否則便會渾身不舒服。如果實在無法通過單純的思維控製來培養自己的耐心,也可以通過“石頭療法”來試一試:隨身帶著一塊小石頭,當我們覺得自己要失去耐心,就要發脾氣的時候,就把小石頭從一個兜放到另一個兜裏,反複10次。
在心理學上,耐心屬於意誌品質的一個方麵,它與意誌品質的其他方麵,如主動性、自製力、心理承受力等有一定的關係,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有耐心是一件好事,能夠幫助我們更細致的完成工作,但是也要注意工作效率,畢竟現代社會時間就是金錢。
☆人心絕學☆ 等待不僅是一種美德,而且還是一種能力,一種控製自己的能力。要知道,唾手可得的東西往往不是最好的,甚至可能是不好的。而經過時間的考驗,經過等待得到的東西不僅更加值得珍惜而且往往更有意義。
領導開會手上愛玩東西,內心多焦慮需要適當發泄
想要工作做的好,事情做的順利,適當的了解自己的領導是不能不做的功課。但是,除非是領導特別器重的員工,否則想近距離和領導接觸、聊天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有的領導為了保持神秘感和威懾力,跟員工的話通常不會太多,有的領導雖然有心跟員工多聊幾句,但是時間又不允許。那麼,除了語言上的溝通,還有什麼能了解自己的領導呢?答案就是手部肢體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