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與此頗為不適應的是,整個社會對休閑的認識、研究還相對比較落後:從各級政府來看,沒能深刻認識到休閑對社會進步、人類發展、經濟繁榮的重要性;對休閑發展缺乏長遠的戰略規劃,尚未製定明確的發展政策。從業界來看,雖然看到了休閑需求的市場潛力,但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缺乏創新,還沒有探索出一條既能充分發揮中國傳統文化優勢,又能夠滿足現代人需求的休閑供給模式。從普通百姓來看,盡管休閑活動有了較大發展,但實際上隻是在工作和休閑時間上與世界接軌,而在休閑意識、形式、內容上依然相對比較落後。因此,建立休閑科學,加強休閑研究和教育,已經成為擺在政府相關部門和科研教育工作者麵前的一個迫切任務。
(2)國際比較的需要
從國際研究的比較來看,盡管我國文化自古便有修身養性、怡情益智的傳統,但是“休閑”一詞卻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一個“舶來品”,休閑消費也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經濟事物;盡管我國的休閑研究已引起了有關方麵的重視,但相對來說還極為幼稚和粗淺。而國外休閑研究已有上百年曆史,形成了分工細致、涵蓋廣泛的完善的學科體係。與之相比,從研究方法、研究內容到研究隊伍,我國都還存在較大差距。
在當前消費休閑化與休閑社會化、市場化的全球發展趨勢下,如何使我國的休閑發展真正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五大推動力之一”,如何建立符合中國文化傳統和發展現狀的休閑學科研究體係,如何處理好休閑研究中的借鑒與創新、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文化與經濟等關係,不僅關係到休閑學科的長遠發展,更是關乎我國社會文化和經濟進步的一個重要問題。
2建立我國休閑學科體係的幾個重要問題
李光、任定成曾指出:“學科的特征在於它不依賴於其他學科的獨立性。這種獨立性反映在它的研究對象、語言係統和研究規範上。”李光,任定成.交叉科學導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在休閑學科體係的建立過程中,首先需要確定本學科的研究對象、基本術語、研究方法、基本框架等問題。
(1)研究對象
任何學科都以它研究的特殊對象和特殊的矛盾性質規定其研究範圍和內容,對此加以科學的概括就是學科的定義或稱為義界。從科學哲學的角度來看,休閑學科的研究對象就是人類的休閑動機和行為及其所引發的哲學、社會、經濟、文化、心理和生理現象,也就是說,休閑研究要探究休閑活動的基礎、動因、運行機理、形態結構和特征以及對社會各方麵的影響。
(2)概念術語
目前對休閑學科的一些基本術語還缺乏統一、獨立、完善的界定等,還不能做到“無法進一步細化”。誠然,休閑是一種係統動態開放、活動內容涉及麵廣、形式複雜多樣且呈發展變化的社會文化和經濟現象,對此學術界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認識和定義不足為奇。問題的關鍵在於,休閑學科的概念術語如何擺脫其他相關學科對其內涵和外延的束縛,形成本學科特有的、統一的概念術語並逐漸指導休閑學科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形成。
(3)研究方法
休閑是一個綜合的社會文化和經濟現象,因此休閑研究需要借鑒各個基礎學科的方法,從而具有跨學科的基本特點;但休閑研究必須能夠使用“不可分解”的概念術語,通過係統化、專有化的研究方法,揭示本學科特有研究對象的本質和規律。休閑學的方法需要逐步從其他相關學科移植、滲透和融合而來,再與休閑研究特有的對象、概念和問題相結合,經過一個過濾、積澱、整合的過程,從而形成休閑學科獨特的理論體係。
(4)框架體係
作為一門新興的跨學科,休閑研究要能夠揭示、解釋、引導、重構人類的休閑活動及其所引發的社會文化和經濟現象,至少要從兩個方麵、三個層次來進行,即休閑的需求和行為、休閑的供給和組織兩個方麵,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次。在宏觀層麵,需要從整體的角度研究休閑哲學、社會、經濟問題;中觀層麵,則包括對產業、行業(如旅遊業、遊戲業、影視業、博物館業、娛樂業等)組織的運行、管理以及對休閑個體間交往、影響的研究;在微觀層麵,需要從機構組織、企業管理、個體消費角度研究休閑的消費行為、管理行為和組織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