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甄老師叫甄善良,原是一位高中教師,退休後閑不住又不願重操舊業,就開著一輛改裝後加大號的“老年代步車”幹起了流動修車補胎、修鞋打掌、開鎖配鑰匙的“小技術活”來。由於是文化人,聰明、善良,說話中聽,又和氣熱情,急人之困時不計較錢財,在外麵頗受人們的歡迎與愛戴,加上他的學生多,人們都叫他“甄老師”,一直不變了,連修鞋也是甄老師了,而不是甄師傅了。
說他在外麵受愛戴,那是有原因的,在他住的名苑內,他沒有“被愛戴”的殊榮,他整天開個破老年車,還是經過改裝的,說他在外麵受愛戴,那是有原因的,在他住的名苑內,他沒有“被愛戴”的殊榮,他整天開個破老年車,還是經過改裝的,嘰哩咣當地出入,幸虧距離大門最近,但仍然不招這裏的人待見,連那門衛小王都不願意搭理他,每次見他出入時一對“茄皮眼”恨不能把他的破車一下子瞪化嘍。
甄老師也知道自己好像住這兒煞了人家的風景。他也經常向人說:“我是個沒錢的人,不該住這‘華庭’裏。”其實人們也有知道的,他並不是真的完全是個沒錢人,不說他自己的退休工資每月三千多,也不說他修車補鞋能掙多少錢,單就是他的親生兒女和那些他撫養成人的子孫們每月願意孝敬給他的錢,有他這樣的十個八個打著滾兒花也花不完。但他偏偏不愛自己花錢,他把錢都散給了沒錢的親戚朋友和一些需要幫助的陌生的鰥寡孤獨者。就是這套房子也不是他願意住的,是老伴先走後,當了一家中型企業老總的大兒子要接他一起住接不走,又怕他一個人在老房子裏住著傷心,便把舊房子賣了,添些錢在這裏為他買下的,據說兒女們也有讓他再找個老伴兒的想法。
可是,甄老師可沒有再婚的念頭,他有他內心的追求與生活的幸福。他不抽煙、不飲酒、不打牌、不遛鳥,更加厭惡養狗。他早睡早起,打拳鍛煉,一年四季堅持每天八點出車去城內城外轉悠,生活非常有規律。
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有個愛好,就是喜歡小孩,特別是那些孤兒棄嬰,隻要是可憐的無人過問的孩子讓他見了,又是正常的、健康的孩子,那他就會寶貝似地一概不辭辛苦地管下來,精心撫養、耐心教育,從不計較其結果是對自己有利還是無利。
工作時期他還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隻是偶爾關照與資助一些貧困的學生而已,自從他退休後,就經常見他車裏載著個小娃娃,奶粉、奶嘴、奶瓶、水壺等,一應俱全。有時候有心的人會發現,這兩年他車裏是個男孩,過兩年又是個女娃。等你如果去了他家裏便會發現,每個小房間裏都有小床,白天上學的孩子們到了夜裏都聚集了來,有四五個呢!
也有接受了甄老師多年的撫養或資助,而忘恩的孩子,長大了出息了也把甄老爸或甄爺爺給忘了。但他一概不以為意,從不放在心上,仍然做他願意和喜歡做的。他說:“做人出於心,做事在於人。隻要心安就行!我養個小孩總比養條狗強吧?如今養條狗的代價也不小啊!雖說狗能護主,但它有時也攻擊別人;小孩就是不會疼我護我,但他能保證不去傷害別人、禍害這個社會就行了。所以說,我沒錢,我養小孩不養狗!”
甄老師的一句“我沒錢,我養小孩不養狗”被有錢的人聽了去,還是些養狗的有錢人。這一下沒錢的甄老師就吃了有錢人的狗的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