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謹慎(1 / 2)

介休位處晉中,從有史可查的公元前514年正式建製以來,這座小城靜靜地走過了長久的一段曆史,其中靜觀無數三晉豪傑潮起潮落,雲漲雲消。雖然跟東部沿海的一些“精品城市”比,這個蓋在煤層上的城市簡直土的掉渣,黑的發亮,但借著“大開發”的東風,這裏也打出了自己的名片:“三賢故裏”——春秋時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東漢時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時期出將入相五十載的文彥博三位老名人直到現在還在為家鄉建設奉獻著冥冥之力。

不管怎麼說,從曆史風貌、風土人情到生活節奏,這兒和黃土高原那邊上的那座小城寶雞,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這一點張全林下車剛一會兒就感覺到了。可是,按理說,這類小城裏外來人口不會很多啊,可為什麼聽招呼他一起坐車的人,口音不像本地人呢?

張全林略帶疑惑的順著聲音回頭尋找著主動和他搭話的人,雖然這時的小麵館有些嘈雜,但他還是沒怎麼費力就找到了正在看著他的人:正是剛才坐在剛才他騰開的位置上的那兩條漢子。

為首的那條漢子看到張全林正在望過來,站起來招招手,算是打過招呼:“這位兄弟,不嫌棄的話,咱們坐一個車走?”

張全林先不搭話,而是上下打量著這兩個看起來很熱心的人。萍水相逢的,哪敢輕易相信別人示好啊,畢竟現實不是武俠小說,哪有那麼多古道熱腸——這個世道不知道是別人變壞了還是自己變壞了,反正平常盡是唧唧歪歪些什麼“逢人且說三分話,不可表露一片心”,大家起碼都已經在現實中迷失了善良本心,或者說現露出得失的本性,反正搞得迂腐的老夫子天天哀歎人心不古,真讓這眼前的三賢笑話。

那人好像也知道張全林想些什麼,對自己的好意得不到回應也不著腦,隻是笑吟吟看著張全林。

張全林端詳著對方,雖然這兩個人看起來已經有四十歲左右,但薄薄的藍棉襖,卻完全遮擋不住下麵結實的和牛一樣的軀體。這兩人從眉眼上看並無惡意,不但不閃爍,甚至還有些憨直,但憑借工作中和大大小小地痞流氓打了三四年交道的經驗,張全林卻憑感覺在這兩個人身上嗅出了一絲強悍的味道。

夏天的時候,孔令龍確實交給了張全林一些小法子,使他的身體條件有了不小的提高。雖然死纏爛磨也沒學到那些讓他垂涎三尺的神奇乏術,但在耐力、反應、強度等方麵可都長了一大截。這也是孔令龍放心讓他來這和自己彙合的原因之一。

張全林現在的身體,在酒桌上撂到四五個房地產開發公司的項目經理簡直是小菜一碟,遇到商住雙方有衝突武鬥的時候,他赤手空拳也能“拉開”兩邊的十多個人。

他這種“能文能武”的表現自然是讓城建局的領導欣慰不已,幾次誇獎小夥子有前途,在全麵展開轟轟烈烈的保持突出性教育中,還把張全林列成進步典型,讓他寫了好幾份思想彙報呢。

當然,半年來他這種突飛猛進的變化,也讓眼紅他吃了大力丸、地瓜幹的同事給他起了一個酸溜溜,卻有頗為惡毒的外號:“百人斬”。現在出去,大家都稱呼他“百主任”了。無數被日本AV沾染了不良思想的家夥,一聽到這個稱呼,就會在張全林的麵紅耳赤中笑的前仰後合。

可張全林縱然勇武了很多,卻沒有發燒到認為自己可以橫行霸道的地步,畢竟和孔令龍時常聯係,還是讓他沾染了不少謙和的態度的。他自認為萬一出點什麼意外,比如這兩人是打蒙棍、套白狼的,還真沒有把握力敵這兩條生猛大漢。在“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下,張全林還是選擇了拒絕對方的要邀約。

他朝著那兩位一拱手說:“多謝二位的好意,可我還約了個朋友,現在還不走的呢。你們急的話就先請吧。好意我承情了,可確實不好意思。”

聽了張全林著半真半假的推托,那邊一直坐著的人一幅“早知道如此”的表情,而站著的那條大漢倒是灑脫的一笑,說:“好吧,這位兄弟,既然有事,那就算了。你也不用多想,我們蒙古人隻是想忙助兄弟而已。既然選擇在這個時候來張蘭,那麼我們說不定還會見到的,我叫巴音朝魯”,他又指了一下坐著的那個人,“他叫呼和納約爾,那就後會有期吧。”說吧,伸手作了個請的手勢,就徑自坐下,吆喝老板快點上麵條。

現在盡壞人,到處都是騙子。在無數直接或者間接的慘痛教訓下,這似乎已經成了當下的一個普遍共識。在能用塑料換飛機的牟大蝦和跑到朝鮮搞開發區的楊大蝦等人因其詭異的手段而聲名大造後,“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便成了芸芸白丁掛在嘴上的一貼護身符。

可著一刀切的糊塗行徑一方麵不能開出“戒貪”的這味根除藥方,本身的雞蛋就有縫,蒼蠅們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另一方麵,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將好人好事也一塊扼殺。由於缺乏信任,誰敢讓陌生人闖進自己身邊?想必即使是雷鋒回到這個時代,在下雨天幫人收衣服的話,也會被當作小賊亂棒打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