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祥應的培養曆程中我們可以看出,她並沒有什麼超人的智商,她所取得的成績都是環境影響和教育的結果,由最初的認人、認物、認字到能獨立閱讀,這都是順理成章的事。因此,對幼兒來說,上學前就會認字讀書的確不算什麼天方夜譚。漢字是瑰寶,嬰幼兒則是探寶的天才,隻要給予適宜的環境,運用恰當的方法,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學齡前輕輕鬆鬆識字,快快樂樂讀書。
如何訓練孩子的想象力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強烈的活躍的想象是偉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屬性。”這一點胡軼群老師深以為然,所以她為我們推薦了下麵幾個親子遊戲,好讓家長們隨時隨地地訓練孩子的想象力。
1.信手塗鴉。爸爸媽媽可給寶寶提供一些紙、筆,讓寶寶在紙上信手塗鴉,不要刻意追求寶寶的作品達到某種水平,而在於通過畫畫活動,喚起寶寶對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事物的記憶,並在此基礎上展開想象。
2.去公園。利用空閑時間,爸爸媽媽要經常帶寶寶去公園裏遊玩。在這個遊玩過程中,爸爸媽媽可以引導寶寶觀察和認識周圍的許多事物,如花草樹木、小鳥、小螞蟻等,不要求寶寶記住多少內容,主要目的是通過這些活動來豐富寶寶的生活經驗,這些經驗可為寶寶開展想象活動提供很好的資源。
3.編故事。爸爸媽媽畫出幾幅前後有邏輯聯係的簡單圖畫,先讓寶寶按照一定的順序把這幾幅畫排列起來,然後再讓寶寶根據自己的想法編出故事。在寶寶講故事時,爸爸媽媽要注意運用口頭語言或動作來鼓勵寶寶進行講述。
4.講故事。爸爸媽媽在給寶寶講故事時,中間可以有停頓,或者問寶寶一些問題,讓寶寶自己想象一下,故事的情節會如何發展,結果會怎樣。爸爸媽媽把故事講完後,可以讓寶寶接著往下講這個故事;也可以隻講故事的前半部分,讓寶寶接著講。這樣既可以訓練寶寶的想象力,還能發展寶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除了這些親子遊戲之外,為了訓練寶寶的想象力,胡老師還特別強調了兩點:第一,別對寶寶最初的想象力品頭論足,家長別動不動就告訴寶寶什麼是好主意什麼是壞主意。寶寶的好主意並不能僅以常人眼光來看待,家長要懂得好事多磨的道理,給寶寶們時間,他們的想象有一定的空間和時間。不然會傷害他們的自尊。第二,給孩子買新玩具不如創造新玩法。創造新事物固然重要,但有時創造一些已存在的東西,也可以刺激他們的想象力。很多時候,寶寶玩玩具盒比玩玩具更起勁。他們在玩盒子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如果大人用新玩具轉移他的注意力,結果就是寶寶接連不斷地要新玩具,而不是創造新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