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也是孩子的重要品德。有的母親看到孩子受了一點兒傷就過分地安慰他,反而加重了孩子的痛苦,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正確的做法是不過早地談這件事,把孩子的注意力迅速轉移到其他方麵去,以便使他忘記痛苦。社會上有的人專門靠別人的憐憫過活,再也沒有比這種毫無骨氣的人的生活更加悲慘的了。父母應當教育孩子,不要變成這樣的人。然而,勇敢的人並不是無情的人,不能使孩子成為既無同情心又無憐憫心的木頭人。
孩子的一切良好習慣的養成,完全靠父母的榜樣力量。特別是日常生活中的禮貌,更要靠父母的榜樣。父母應當精神愉快,不說壞話和粗野的話,遵守時間等等,應處處給孩子做出表率。
遵守時間不僅是指不要遲到,而且也必須注意,不可比約定的時間早到,以免使對方為難。在我的朋友中,有的人不按約定的時間來,有的早來,經常使我為難。因此,父母應教育孩子嚴格遵守時間。
在家庭成員間,說話容易變得隨便甚至粗魯。為了教育好孩子,父母應特別注意,要讓孩子說話有禮貌,對孩子也要使用“請”“謝謝”這些話。孩子總是學父母的樣子的。所以有小孩的父母,即使對家畜等,也不可使用粗野的語言。
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品德
斯特娜夫人認為,由於社會上沒有專門培養孩子品德的機構,這個任務就落在了母親的肩上,孩子的命運操縱在母親的手中。不注意培養孩子品德的母親,是沒有盡到責任的母親。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品德?編者歸納了以下幾點:
1.重視家長的榜樣作用,和孩子一起成長。托爾斯泰說:“在一個家庭裏,隻有父親能自己教育自己時,才能產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沒有父親的先鋒榜樣,一切有關孩子進行自我教育的談話都將變成空談。”家長孝敬老人,孩子才可能孝敬你;自己下崗擇業時充滿自信,孩子才可能麵對挫折不斷追求。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家長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
2.努力創建“學習型家庭”,讓孩子以學為樂。家長要在家庭中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使讀書看報成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動;在家庭中有較豐富的學習材料,能提供給大人和孩子學習,而且能做到學習材料不斷充實,不斷更新;同時家庭中要有固定的學習場所。
3.尊重信任孩子。我們應該明白:愛孩子,就是要尊重信任孩子。孩子的內心世界很豐富。要了解孩子,隻能用心換心,用信任贏得信任。要通過細心的觀察,傾心的交談,悉心的照顧,耐心的幫助,了解孩子成長的煩惱、心靈的需求。使孩子與父母麵對麵敞開心扉,互訴衷腸。
4.作為家長,在對待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要達成一致,必須多溝通、交流、互相支持,千萬不能在孩子麵前大吵大鬧,把分歧暴露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