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節 會想象才會有幸福(2 / 2)

我認為小孩的玩具不應該是完整無缺的,而應是簡單結實的。理由是:第一,完整的玩具價錢貴且易壞,很不經濟;第二,不能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因此,其作為玩具的價值就很不足了。我從女兒小時候起,隻給她布做的娃娃和膠皮娃娃。珍貴的娃娃容易壞,不能抱著它睡覺,膠皮娃娃卻可以和孩子一同洗澡。隻有這樣才能發展孩子的想象力,玩具才具有玩具的價值。

從同樣的道理出發,我很少給女兒購置好的玩具,大多給她剪刀和碎布等,讓她自己縫製娃娃的服裝,給她買家庭生活用品的玩具,讓她模仿日常生活。

有的母親因不了解孩子們的想象世界,當孩子用木片和紙盒等建造城市、宮殿玩時,為了收拾屋子,就破壞孩子的遊戲,無情地摧殘孩子的精神世界,這是非常不對的。她們的這一舉動,不僅剝奪了孩子的幸福和遊戲的歡樂,而且有礙於孩子將來成為詩人、學者、發明家……

有人認為神話和傳說沒有任何價值,因而予以排斥。但我卻持相反的意見。同樣是眺望天空的星星,懂得神話的孩子的感觸與不懂神話的孩子的感觸就完全不一樣。由於我對女兒常講神話等,致使她對天文學產生了興趣。

前些時候美國盛行蒙台梭利女士的教育法,至今她的有關著作也多得不可勝數,而且暢銷無阻。許多家庭花好多錢購買蒙台梭利教具,或是把孩子送到“兒童之家”去。無經濟條件者對此非常羨慕。然而我認為,沒有任何必要去羨慕他們,因為我認為蒙台梭利的教育法絕對培養不出有出息的人來。這不隻是我個人的看法,許多教育家也是這樣認為。她的教育法過於現實化,不利於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她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貢獻也不小。但是,她的教育法隻對低能兒有效,而對教育普通孩子則沒有任何效果。

蒙台梭利女士既是一位天才又是一位學者。然而她似乎缺乏想象力,她的教育法非常忽視想象力的訓練。因此,用她的方法是造就不出偉大人物來的。她把兒歌看成是“無聊的兒歌”。但是,孩子們絕不認為兒歌是無聊的。采用她那樣現實的教育法,是不能培養孩子們的創造精神的。

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想象力

斯特娜夫人很注重培養女兒的想象力,她認為想象是創造之母,不會想象的人無法體會什麼是真正的幸福,而且也會缺失創新能力。所以保護、訓練孩子的想象力在日常生活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家長也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想象力,訓練的方法一般有:

1.多給孩子提供一些富有幻想色彩的書籍,比如童話、科幻作品、神話、寓言等。

2.平時給孩子講故事,不妨在講到一半的時候戛然而止,讓孩子根據前麵的情節續接故事。

3.看文字畫畫。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文字或者口語,讓孩子把文字的內容用圖畫的形式畫出來。

4.讓孩子展開聯想。比如我們可以給孩子一支鉛筆,告訴孩子鉛筆的筆杆是樹木做成的,由此讓孩子聯想到樹木、河流、森林、仙女等。

5.鼓勵孩子編創故事,孩子都喜歡聽故事,聽到一定數量後,家長就可以從居住的小區、鄰居的小動物、自家的植物等身邊事物啟發孩子,讓孩子編故事給自己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