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天文愛好者的星空觀測(2 / 3)

月球的光學天平動又可分為3種;①緯度天平動。因為月球的赤道和白道有一個約汗41°的夾角,當月球圍繞著—運動時,月球走到白道的最北點,人們從地球表麵上看來,將可以多看到月球南極部分背後約料的區域。而當月球走到白道最南點時,人們從地球表麵上看來,又可以多看到月球北極部分背後約汗41°的區域。一般大約272個平太陽日為一個運動周期。②經度天平動。因為月球公轉軌道是一個橢圓軌道,與地球的距離有近和遠之分,所以月球的公轉速度是不均勻的。根據開普勒的麵積定律知道,在近地點時,運動速度比較快一些,在遠地點時,運動速度相對地要慢一些。對於均勻自轉運動(相對來說)的月球,其西部和東部的邊緣後側,沿經度方向常常有745,左右的地方可以被地麵上的觀測者看到,約每隔275日就會看到一次。③周日天平動。由於地球是一個直徑約12700多千米的大球體,因此,每當月出時,地球上的人,往往可以多看到月球西邊緣後側約1度左右的區域,當月落時,同樣也會多看到月球東邊緣後側約1度左右的區域。同理,位於地球南北兩極地區的人們,也將能多看到月球南北兩極後側一部分區域。

月球的物理天平動,主要是由於月球的外表形狀不是均勻球體,因此,在地球引力作用下,使月球本身發生對魯其平均位置的偏移,出現月球本身真正的擺動。

對於青少年天文愛好者來說,觀測月球的方法,最簡蓋單可行的就是目視描繪觀測和照相觀測了。

目視描繪觀測主要是通過天文望遠鏡細心地把鏡月麵細節描繪在一張白紙上,尤其著重描繪月球圓麵邊緣部分。用來描繪月麵圖的望遠鏡,最好有赤道跟蹤裝置。在望遠鏡適當的地方(視望遠鏡類型而定),安裝一塊與目鏡光軸方向垂直的描繪板,上麵夾上描繪月球表麵圖的白紙。為了便於描繪觀測,晚上可用紅燈照明,以避免燈光刺激眼睛,產生描繪誤差。描繪時,隻要紙的位置放得適當,將可看到白紙上投影有月球的一個虛像,然後按月,影像,用鉛筆慢慢描繪。隻要修正多次,一般是可以描繪相當準確的。

開始描繪月麵時,要看好時間,並準確把時間記錄好。

描繪完畢後,同樣記錄下準確時間,還必須注意描繪是否準確,並在描繪紙上注明觀測描繪的年、月、日(包括陰曆日期),觀測地點的經緯度和觀測者姓名。連續觀測3個月之後,即可進行分析研究,寫出觀測報告。

月麵的照相觀測由於月球視圓麵比較大,亮度也比較強,因此,對月球進行照相觀測,一般可分為望遠鏡物鏡焦平麵照相,目鏡後投影照相和目鏡後加照相機照相三種方法。

①物鏡焦平麵照相;先卸下望遠鏡的目鏡,將去掉鏡頭的照相機或特殊的照相盒,直接安裝在目鏡筒上麵。然後調節目鏡筒,使照相機或照相盒底片,置的毛玻璃(裝毛玻璃時毛麵應對向望遠鏡方向)上成金清晰,便可把底片裝上,進行拍照。不過,曝光時間必須適當,太長太短會直接影響照相質量。這種照相方法的曝光時間。

②目鏡後投影照相;不要把目鏡下,在目鏡筒上附加一個鏡筒,附加的鏡筒長度與天體,的大小、,目鏡焦距、物鏡成像的直徑等有關。而附加鏡筒的有效長度以(從天體像麵到目鏡距離)。

③目鏡後加照相機照相;望遠鏡的目鏡和照相機上的鏡頭都不要取下。隻要將望遠鏡對準天體,並調好焦點,使鏡目鏡中的天體成像清晰,把照相機的光圈和焦距都調到最大,再將照相機安裝在目鏡後麵,照相機鏡頭對準目鏡,慢慢調整照相機的位置,使照相機的光軸與望遠鏡光軸重合,而且,從照相機鏡頭到目鏡距離棚好能使照相

機的取景器上天體成像清晰,即可進行照相。如果必要,也可稍微調節目鏡筒,改進天體像的清晰度。

由於照相的曝光時間,還與大氣的透明度、寧靜度、暗房技術等因素有關,故以上的曝光時間計算,隻是參考,觀測時還必須多次試驗,才能獲得最理想的結果。

以上照相曝光時間,也適合其他天體照相,隻要按表查出相應星等的值即可。

行星的觀測

行星的動態

要觀測某顆行星,首先要了解這顆行星的動態。了解行星動態有兩種簡單辦法。

根據行星過去的動態,利用行星的會合周期推算行星未來的動態。比如根據1984年6月29日木星衝日,木星的會合周期是39888天,就可以算出下次木星衝日大概在1985年8月4日。知道了這個衝日日期,就可以推算出木星未來的動態;1985年7月、8月、9月,木星在日落前後從東方升起,升起的時間逐日提早,這3個月幾乎全夜可見。10月、11月、12月,木星上半夜可見,見到的時間越來越短。1986年2月木星合日,不可見。到5月、6月、7月,木星下半夜可見,―的時間越來越長。到1986年9月,木星再次衝日。在這種預測中,我們已經考慮到木星的公轉周期,大約12年繞太陽1周。它在天球上移動是很慢的,大約1年才移動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