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毛澤東又問傅作義想做什麼工作。傅作義回答說:“我想,我不能在軍隊工作了,最好讓我回到黃河河套一帶去做點水利建設方麵的工作。”毛澤東卻說:“你對水利感興趣?黃河河套水利工作麵太小,將來你可當水利部長嗎?”
這次談話使傅作義的精神為之一振,更堅定了走革命道路的決心。毛澤東對傅作義給予了極大的信任,1949年8月,綏遠的和平起義遇到嚴重困難時,請他親赴綏遠解決此事。他沒有辜負毛澤東的信任,經過一個月的激烈鬥爭,如期實現了綏遠和平起義。9月22日,傅作義回到北平,在第一屆政協會議上作了充滿愛國激情的講話。後來毛澤東又多次在共產黨員和群眾中替傅作義做工作,給予他信任和關懷,解放初期正式給他的職位便有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水利部部長、綏遠軍區司令員等七項。毛澤東對於起義的國民黨將領能夠不計前嫌,豁達大度,特別是對傅作義這樣有功於國家和人民的將領更是肝膽相照,充分信任並委以重任,使其更能發揮作用。
信任下屬——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就是說,必須是在可以信任的基礎上用人,否則可以堅決棄而不用。因為沒有信任感的用人,即使委以重任,也形同虛設,起不到應該起的作用。“疑人”是必要的,但不是“用人”的前提。假如一個下屬某些方麵存在嚴重不足,已經屬於“疑人”範圍,要麼棄而不用,要麼等到條件成熟後再用,不必非要冒險,這是常識。
企業領導對人才要充分信任,放手讓他們工作,大膽負責。信任是對人才的最有力的支持。首先要相信他們對事業的忠誠,不要束縛他們的手腳,讓他們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其次,要相信他們的工作能力,既要委以職位,又要授予權力,使他們敢於負責,讓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忠於職守。遇事不推諉,大膽工作。對人才的信任和使用,還包括當他們的工作中出了毛病,走了彎路時,用人者要勇於承擔責任,幫助他們總結經驗,鼓勵他們繼續前進。特別是在改革的過程中,當他們遇到阻力和困難,受到後進勢力壓製時,用人者要挺身而出,給予堅決的支持和有力的幫助,從而把改革進行到底。
用人不疑還表現在敢於用那些才幹超過自己的人。在這方麵,有的用人者卻缺乏勇氣和信心,對他們手下那些才幹超群,特別是超過自己的人,總感到不好駕馭,在使用上有種種限製。他們寧肯將職權交給那些平庸之輩,也不交給超過自己的人。這樣,久而久之在他所領導的單位就形成了“武大郎開店”的局麵。真正有作為的用人者,充分信任和善於使用那些超過自己的人,這樣在他所領導的單位就能造成人才薈萃生機勃勃的局麵。
一般講,信任下屬有這樣幾個要點:
①相信下屬的道德品質;
②認可下屬的工作態度;
③理解下屬的內在欲求;
④明白下屬的工作方法;
⑤肯定下屬的工作才智;
⑥信賴下屬的工作責任感。
信任下屬不是一句空話,而必須付之於行動,才能看見效果。有人說,最好的企業領導是在下屬中有充分信任感的人,同樣,最好的下屬是在企業中能引起領導和同事充分信任的人。這說明,隻有雙方信任,領導才願意用你,你才願意被用。
高明的領導者尤其要善於使用冒尖的人才。有人說,“人才源於膽量”,是有一定道理的。假如大膽任用下屬,可能會成為大才,反之,就會泯滅一個人才的出現。
身為領導,要想成功,非這樣不成!因此,所謂“不拘一格”的關鍵是要領導衝破陳舊觀念條條框框融人現代企業“信任高於一切”的用人原則,力戒排除異己、惟親是用,而應該以企業利益為重,因事設人,因才而用。
莫把“珍珠”埋在草堆裏
宋乾德五年,太祖趙匡胤派以前的安國節度使張美為橫海節度使。
張美上任後不久,就有人上告朝廷,說張美在滄州強娶民女為妾,又盤剝百姓4000貫。太祖知道這件事後,並沒有立即對張美罷官問罪,而是招告狀之人上殿問道:“張美在滄州任職之前,你們滄州是否安寧無事?”告狀人說:“那時滄州屢屢土匪橫行,敵兵犯境,民不聊生。”“那麼張美上任以後呢?”太祖又問,那人回答說:“自從張節度使到任後,勵精圖治,從此再沒有匪寇出沒了。”太祖轉而又說:“既然這樣,張美也是有功績的,至少是造福滄州百姓,給他們安居樂業的保證,我罷免張美的官職並不難,但若從滄州百姓的切身利益看,則是一個損失。念及百姓的安樂之故,還是不罷免張美的官職好一些。”然後,太祖命令左右以重金補償了那些被張美掠走財富的老百姓,並督促張美將強娶的民女歸還原家。又命賜在京城的張美的母親金錢1萬貫,再派使者速去滄州,對張美說:“你若缺錢的話,應當向我皇帝和朝廷來要,不應掠奪百姓的財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