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信任下屬授重權於手下
三國時期,關公在劉備、孔明人川後,獨當一麵,把守荊州重地,後來他主動出擊,把曹軍占領的襄陽也打下了,水淹七軍,擒獲了曹操的勇將於禁、龐德,一時聲勢震天。關公戰線過長,心有隱憂。因為陸口守將是名將呂蒙,關公不敢抽空荊州的兵去援打樊城。魏、蜀、吳其時在這幾個城池展開了混戰:關公乘機襲擊曹營,可東吳對他虎視眈眈,關公的襲擊驚動了許都,曹軍為此把關公恨死了,暫時又與東吳聯手,協助東吳兵進攻關公。孫權在此情勢下決心進攻荊州。他叫自家堂弟孫皎與呂蒙共作領軍之將,呂蒙說了下麵一番話:“主公若以蒙可用則獨用蒙,若以叔明可用則獨用叔明。”
孫權聽了呂蒙的意見,恍然大悟,便拜呂蒙為大都督,總製江東諸路軍馬;孫皎在後方接應糧草,與指揮權毫不搭界。
獨用呂蒙,東吳兵偷襲了荊州,結果一舉奪下了荊州。失去了荊州,關公軍心渙散,給養斷絕,終致麥城敗績,英雄授首!
呂蒙取得的勝利,與孫權的充分授權密不可分。這授權裏深含著信任。
領導者往往相信分權製衡的原則,以免下屬獨斷專行,豈不知這很可能束縛住下屬的手腳,使其才能不得施展。惟有敢授重權於下,才能使下屬的才能充分發揮。
讓部下放手去辦
某個工作單位發生了貪汙事件,主管以嚴格查賬作為手段,防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隻要稍有疑問,就召來經辦人員質問。盡管主管嘴上不說,但在態度上明顯表示:“你們無法令人相信!”使得該部門的氣氛異常低沉。
沒多久,換了主管,新任主管在交接後立刻徹底展開個別麵談,以確定事實真相,同時詳細了解每名下屬所經辦的業務內容。等到這些作業完成後,他就召集全體下屬宣布:
“我相信大家,希望從今以後要多努力,不要辜負我對大家的信賴。”
從此以後,每當下屬在工作上犯了錯時,他在指責和指導之後,總不忘加上一句:
“不要辜負我對你的信賴。”
這句話成為他的口頭禪。下屬們也常常一邊半開玩笑半帶著自我警惕的意味回答說:
“絕不會讓您對我們失去信心的……”
然後仍繼續處理業務,氣氛也變得十分輕鬆。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就是為了報答重視自己、信賴自己的人,即使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因此,作為主管者最重要的是要先信賴下屬。
現將其主要而具體的方法整理如下:
(1)崇尚性善論
由於下屬是從許多自願進入公司的人中挑選出來的人才,因此以性善論來對待他們,相信不會有太大差錯。
(2)相信下屬
所謂相信下屬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相信部下的為人。
即相信部下是誠實、認真、有責任感、不會說謊、對工作負責的人。不過並非對部下的事一無所知就加以信任,必須先詳細觀察掌握其特征後才能相信他。
二是雖然相信部下所經辦的業務不會有錯,但另一方麵,事實上部下往往會因為匆忙,或因前麵工作的延誤,或因權限問題而無能為力等因素造成差錯;更何況一個人不管多認真,都難免會有失誤的時候,所以也不能無條件地信賴下屬所經辦的事務內容。
因此,即使部下是應該信賴的,但主管所相信的乃是部下的人格,至於業務方麵,仍須仔細做好檢查和管理的工作,不能有所疏忽。
那麼,單位領導該如何做才能使部下在業務上值得信賴呢?其重點如下:
(1)指導下屬
要使下屬經辦的業務值得信賴,領導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指導下屬。
領導要經常注意下屬的工作態度,視需要而給予指導。
(2)工作的指示要明確
譬如明確指示工作的完成期限、主管所要求的報告方式和次數,以及部下在執行工作時應注意的事項等。
下屬若是確實按照主管的指示去做就沒有錯,但主管的指示本身如果不清楚或有遺漏,會使隻依主管指示去做所產生的結果與主管的理念無法完全一致。
因此,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對部下有所指示時必須清楚明確。
(3)確定聽取報告
聽取報告時,必須確定指示中要求的方式(日報)和次數(一天一次,下班之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