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合在成功地處理完淩統的事情之後,不敢有絲毫耽擱,率軍迅速朝著秣陵方向進發。
此時,周瑜已經在秣陵附近巧妙地布置好了伏兵,就如同一張張開的大網,靜靜地等待著獵物上鉤,隻等江乘趕來的援軍自投羅網。
關羽率軍行進到湖熟縣附近的時候,停下來安營紮寨並生火做飯進行休整。就在第二天剛剛準備重新啟程之際,突然間,一陣狂暴的大風呼嘯而至。竟然硬生生地將關羽的將旗給吹斷了!
關羽聽到這個消息後,心頭猛地一緊,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他沉思片刻,果斷地下達了命令:大軍即刻返回江乘!
當關羽帶領著軍隊匆匆趕回江乘附近時,前方負責偵察的探子如飛一般地疾馳而來,向關羽緊急稟報說江東軍的大將潘璋此刻正在指揮大軍猛烈地攻打江乘城。
關羽聽聞此訊,心中不禁暗暗讚歎道:“周瑜此人用兵果然詭譎狡詐啊!”當即下命令周倉和管亥各引一軍,分別從左右兩翼展開攻擊,對潘璋的軍隊形成夾擊之勢。
而他自己,則親自統率著中軍部隊,向著潘璋的營地發起正麵衝鋒。一時間,喊殺聲、戰鼓聲、馬蹄聲響徹雲霄,整個戰場陷入了一片激烈的廝殺之中。
關羽一馬當先,胯下寶馬嘶鳴咆哮著,他手中青龍偃月刀閃爍著寒光,每一揮動都帶起一片腥風血雨,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倒下,竟真如入無人之境一般。
潘璋眼見麾下士卒大亂,心中大驚失色。他深知此時局勢已然失控,若再不撤退隻怕會全軍覆沒,於是當機立斷,下令撤軍以保存實力。
然而,關羽又豈會輕易放過這等痛打落水狗的絕佳機會?隻見他雙目圓睜,怒喝一聲,率領身後的士卒緊緊咬住潘璋的敗軍。
潘璋一邊指揮部隊且戰且退,但此刻他的軍心早已大亂,士兵們隻顧四散奔逃,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防線來抵禦關羽那如潮水般洶湧的追擊。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忽然間隻聽得一陣喊殺聲由遠及近傳來。原來是周瑜預先派遣的一支生力軍火速趕到!
這支生力軍宛如神兵天降,迅速截斷了關羽的追兵,成功救下了狼狽不堪的潘璋。原來,周瑜一直在焦急等待江乘方向的援兵到來,可左等右等卻始終未見其蹤影。
心生疑慮之下,他果斷派出哨探前去偵查情況。待到哨探回來稟報說在湖熟縣近郊發現有大軍安營紮寨的痕跡時,周瑜立刻意識到大事不妙,當即毫不猶豫地親率大軍火速趕往江乘救援。
就在周瑜所率的救兵和關羽率領的追兵激烈交鋒之際,從江乘方向突然殺出了另一支軍隊!
周瑜遠遠望見這一幕,他那原本英挺的眉毛緊緊地皺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深深的“川”字。
麵對如此突如其來的變故,周瑜沉默不語,腦海中飛速思考著應對之策。經過一番短暫而緊張的思索後,他終於做出了決定——下令撤軍!
隨著清脆的鳴金之聲驟然響起,迅速傳遍整個戰場。江東軍聽到撤退的號令後,雖然心有不甘,但依然訓練有素地開始緩緩後退,以防敵軍趁機掩殺。
關羽見到江東軍開始撤退,雙眼微微眯起,揮動手中青龍偃月刀,大吼一聲:“眾將士們,隨我衝殺過去!”身後的士兵們受到鼓舞,紛紛呐喊著跟隨關羽向前衝去。
文聘所率之軍趕到,迅速加入戰團與關羽的部隊合兵一處,宛如洶湧澎湃的洪流一般,以排山倒海之勢向著正在倉惶退卻的江東軍席卷而去。
此時,站在高處觀戰的周瑜眼見己方形勢急轉直下,心中暗叫不好。他深知若不采取果斷措施,恐怕整個戰局都將難以挽回。
於是,他當機立斷,高聲下令道:“淩操聽令!速速帶領一隊精銳之士斷後,務必拖住敵軍步伐,為我大軍撤退爭取時間!”
淩操聞令不敢有絲毫怠慢,隻見他挺槍躍馬,高呼一聲:“眾將士隨我來!”隨即率領著一隊身經百戰的精兵義無反顧地轉身殺回敵陣。
這些士兵個個勇猛無畏、悍不畏死,在淩操的指揮下結成緊密陣勢,如同一堵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牢牢地擋在了關羽等人前進的道路之上。
一時間,雙方短兵相接,喊殺聲響徹雲霄,兵器相交之聲不絕於耳。盡管關羽一方氣勢如虹,但淩操及其部下憑借著頑強的鬥誌和精湛的武藝,竟然硬生生地抵擋住了對方一輪又一輪猛烈的攻擊。
關羽見淩操這般英勇,便大喝一聲,青龍偃月刀舞得更疾,刀光似電,直取淩操麵門。淩操舉槍相迎,二人你來我往,激戰數十回合不分勝負。
但關羽座下驚帆乃是河套馬種,耐力驚人,速度飛快,奔跑如行雲流水,譬如白礬順流。馬速度極快,突然加速繞到淩操側麵,淩操躲避不及,被關羽一刀斬於馬下。江東軍見狀士氣大跌。
關羽趁勢繼續追殺江東軍。周瑜見淩操戰死,眉頭緊皺,卻也隻能加速撤軍。然而關羽的追兵如影隨形,眼看就要追上江東軍主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