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淩統戰歿(1 / 1)

大軍進入丹陽境內之後,很快就被文聘派出的哨探發現並報告給了文聘。城中關羽得知周瑜已經回軍的消息後,立刻按照魏延的計策開始行動起來,率軍出城趕往秣陵。

潘璋接到周瑜的軍令之後,不敢有絲毫耽擱,帶領麾下士卒日夜兼程地奔向江乘。此時文聘早已加固了江乘防禦措施。

原來,文聘事先收到了魏延送來的書信,對可能麵臨的攻擊早就做好了充分的防備。所以當看到潘璋兵臨城下時,文聘當即輕蔑地一笑。

潘璋謹遵周瑜將令,指揮手下士兵對城池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猛烈的攻勢,但無奈江乘城牆高大堅固,加之文聘防守嚴密,連續數天的強攻下來,始終未能攻破這座堅城。

潘璋心中焦急,若再攻不下此城,延誤戰機,回去必受重罰。他望著江乘城牆上嚴陣以待的敵軍,咬咬牙決定冒險一試。於是他挑選出一批精銳死士,趁著夜色悄悄摸到城牆根下。

而文聘這邊,連日的防守也讓士兵們疲憊不堪,雖有警惕但難免有所鬆懈。這隊死士找到一處防守薄弱之處,用攜帶的簡易攻城器具開始攀爬城牆。

就在死士快要爬上城牆之時,城中突然響起警報聲。原來是一名巡夜士卒意外發現了端倪。

一時間鑼聲大震,守軍迅速組織反擊,一時間箭如雨下,潘璋的死士死傷大半。潘璋見偷襲失敗,知道強攻已無希望,隻好下令退兵紮營休整。

張合在得知魏延率領大軍兵臨秣陵之後,心中不禁一驚。他深知事態緊急,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下令全軍整頓軍備兵發秣陵。

同時,他挑選了一員裨將作為先鋒,前方開路以探察敵軍虛實。然而,當他們行進到溧陽附近的時候,隻聽得四周喊殺聲四起,原來是淩統早已在此埋下伏兵。

那名充當先鋒的裨將猝不及防,頓時驚慌失措起來。但他畢竟也是久經沙場之人,很快就鎮定下來,並匆忙組織手下士兵進行抵抗。

雙方軍隊瞬間短兵相接,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起初,由於淩統的伏兵出其不意,給張合的先頭部隊造成了一定的混亂。

但是,沒過多久,張合親自率領著主力大軍如潮水般洶湧而至。此時,戰場上的局勢陡然逆轉,淩統一方因為兵力較少而漸漸陷入了劣勢。

眼看著張合的大軍逐漸合攏,形成一個包圍圈,將淩統及其部下困在了其中。麵對如此險惡的局麵,淩統卻毫不畏懼。

隻見他雙目圓睜,怒發衝冠,手中緊握著一杆寒光閃閃的長槍,槍尖直直地指向張合所在的方向。

然後身先士卒地衝入了敵陣之中。跟隨著他的還有那三百名忠心耿耿的親兵,他們一個個都悍不畏死。

張合原本以為自己能夠輕而易舉地擊敗淩統這支孤軍,可沒想到對方竟然如此頑強不屈,拚死抵抗。

然而,隨著雙方戰事的展開,張合很快便意識到自己低估了這位對手。隻見淩統身先士卒,手中長槍揮舞得虎虎生風,其身後的士兵們亦是個個奮勇殺敵,毫無懼色。

這使得張合不得不重新審視眼前這個對手,並且開始全力以赴地指揮戰鬥。一時間,戰場上金戈相交,殺聲震天,血肉橫飛。盡管淩統等人人數處於劣勢,但他們的士氣卻異常高昂,死死地守住每一寸陣地。

麵對此情此景,張合不禁眉頭緊皺,心中暗驚:“想不到這淩統竟有如此能耐,能把麾下親兵訓練得這般勇猛善戰!”於是,他不再掉以輕心,開始全神貫注地指揮起戰鬥來。

刹那間,整個戰場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兵器碰撞之聲不絕於耳,喊殺聲響徹雲霄,鮮血四處飛濺,殘肢斷臂隨處可見。

淩統宛如一頭猛虎下山,帶領著那僅有的三百名親兵在敵陣中左衝右突。他們如同一股旋風般席卷而過,所經之處,張合麾下的士卒紛紛慘叫著倒地身亡。

但張合畢竟兵多將廣,其後續部隊源源不斷地湧上來,逐漸縮小了對淩統等人的包圍圈。

此時的淩統已然渾身浴血,他身上的戰甲早已被敵人的鮮血染成暗紅色,而他自己也多處負傷。

可即便如此,他的目光依舊堅毅無比,透露出一股視死如歸的決心。那三百名親兵同樣毫不退縮,一個個殺紅了眼,緊緊跟隨著淩統,繼續奮力拚殺。

隨著時間推移,淩統身邊的親兵越來越少。最後隻剩下寥寥數十人時,淩統仰天大笑道:“今日雖死,亦無愧江東父老!”

說罷,隻見淩統揮舞著手中那寒光閃閃的長槍,再次義無反顧地衝向了張合所率領的大軍。

而那些跟隨在他身後的親兵們,此刻也是雙眼通紅,滿臉悲憤之色,他們齊聲發出了最後的怒吼之聲,仿佛要將心中所有的憤怒與不甘都通過這吼聲宣泄出來。

緊接著,這些英勇無畏的戰士們緊緊跟隨著淩統的步伐,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洪流般衝進了那密密麻麻、如銅牆鐵壁般的敵陣之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