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評價指標體係建立的理論探討(3 / 3)

若是幾種統計方法聯合使用,還要注意方法一致性的檢驗。如用綜合評分法、秩和比法、Topsis法三種方法同時評價合作醫療,並選出理想的組合評價方法,就應當采用Spearman等級相關係數檢驗不同評價方法評價結果的密切程度。而組合評價時一般采用平均值法、Borda法、Copeland法和模糊Borda法等。

2.軟科學方法:如灰色生成綜合集成法

主要用於管理中的科學決策和確定最優方案,及重要問題優先排序。灰色生成理論的最大特點是:所有指標的原始數據均參加了評分的計算,實際測量數據的信息沒有丟失,在對考評單位進行測評時,隻需填入實際數據,而不需轉化成分值,從而增加了指標的客觀性。指標操作簡單,計算方便,易於推廣。便於比較和排序,因各種類型的指標經過無量綱化後,從而消除了指標值的極性,可將考核對象的各指標得分進行相加,並用綜合得分進行排序。

第四節 評價結果的分析

以往綜合評價的特點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采用一定的定量方法進行統計分析,其缺點是隻對統計結果進行排序。如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灰色生成綜合集成法等對合作醫療試點縣的評價。但在評價結果的分析中,隻知結果排序是不夠的,我們無法發現不足,改進工作。因此,在結果分析時,要結合每一個指標的具體情況,指標的監測控製區域和影響因素,綜合地分析試點縣的評價結果,達到改進工作,實時控製合作醫療進展的目的。

小結:

對於合作醫療的綜合評價,從指標的初選、終選、代表性驗證、體係的構建、指標的效度、信度、區分度、監測控製區域的建立、影響因素的分析、評價方法的選擇、結果的分析等,都應遵循嚴格的邏輯理論基礎。其評價的每一步都是環環相扣,緊密連接的。特別是對於指標體係的建立,更應嚴謹操作。若操作不慎或不嚴謹,會直接影響評價方法的選擇和導致錯誤的結果。

參考文獻

1.SMART原則.管理與財富[M].2005.5:49

2.李穎炎等.農村合作醫療評價指標體係初探[J].中國衛生經濟,2004,(3):23

3.Donabedian,A.Explorations in Quality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The Definition of Quality and Approaches to Its Assessment.Vol.III.The Methods and Findings of Quality Assessment Measurement and Monitoring.Ann Arbor,MI:Health Administration Press,1985

4.Brown B.Delphi process:a methodology used for the elicitation of opinions of experts.The Rand Corporation,1987,9:3925

5.李曉惠等,新視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考評指標體係與考評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全科醫學。2004(7):417-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