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第二點不同,便是釋迦牟尼修為在佛家之中最為深厚,沒有一個是他敵手,是以絕無後顧之憂;張初九便不同,他的修為在當今道家之中,隻怕連個三流或是四流角色也算不上,修為不高,坐的位子卻高,心中隻怕不太好受,疑心病便起,便想於道家之外找個靠山,便一眼看中了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自是樂意,他正欲力推他西方靈山一脈佛法,有了張初九的刻意勾連,便順勢提出在娑婆世界之中推揚佛法。張初九也是莫可奈何,既是想用人家,便自當給人家一些好處……
“……這第三點不同,就是娑婆世界太過龐大,張初九哪裏顧得過來,是以他便封了許許多多的官兒,一層一層又一層,可是這般做來,便是魚龍混雜,有本事的和沒本事的可都混做一潭了;釋迦牟尼可不是這般做法,他手下所有的也不過是菩薩、羅汗……等幾個,他有的是精神擺布這幾個,是以沒能奈的都被他廢了,留下的也都是幾個有能耐的,這幾個隻要一出手,大大小小的妖怪皆被除了,一時之間人皆佛法廣大。反觀道家,由於魚龍混雜,沒能奈的反做了高位,總教人不服,除妖斬魔便總不盡心,是以便屢屢為妖所敗,壞了道家名聲……
“……張初九與侯雪淩有這般心思,三清又怎麼不看在眼裏?隻是這三清之中真能說得上話的也還隻是太上老君李耳一個,李耳見張初九有意撇自己於事務之外,也就懶得搭理他,隻是一心煉他的丹罷了,隻是道家天庭未到巔覆之時,若是到了那時,李耳定不會袖手旁觀……”
曲迎日聽他一氣道來,當真說的頭頭是道,讓人不好反駁,其中有些道理,倒是自己所不曾想到的,感歎之餘,不由拊掌連連。
曲迎日正自拊掌,陡然間又是一陣眩暈,不由得以手扶頭。悟空見了,張口欲語,猛然間也是一陣暈眩襲來。悟空搖了搖頭,隻覺舌下生津,瞬間又解了。悟空似是覺得門口有人影晃動,火眼金睛看時,什麼也沒有,心中略一遲疑,已有分寸,知道有人以隱身法在側。暗暗以菩提老祖所授法觀看,果不其然,隻見賭棍鄔月便在室內來回走動,麵現焦急之色。悟空暗暗冷笑,知這鄔月定在茶水之中做了手腳。當下隻當不見。故意效仿曲迎日以手撫額,同時上身搖搖晃晃,似是欲倒的樣子,口中卻道:“好暈,好暈,日光佛,你這地兒可不是個好方,老孫才來的數日為何便落得個水土不服的症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