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曲迎日道:“這個麼……是他自家封的吧。”
悟空笑道:“老孫也是這般想的。元始天尊喚作玉清,靈寶道君喚做上清,太上老君喚作太清,這道家的頂尖兒的人物才稱得上是‘清’,就如佛家中的‘佛’字兒,那可是什麼人都稱得上的。你叫什麼‘清’就什麼‘清’好了,可偏叫作玉清,這一個‘玉’字兒,自菲玉佛時便叫開了的,菲木道人自封作菲玉佛,且又是天庭玉帝之身,到了張初九也是喜歡這一個‘玉’字兒,仍喚作玉帝,這個清木道人倒好,又自喚作‘玉’清,一點兒也不避諱,這可是戳著了張初九與侯雪淩的痛處……”
曲迎日道:“大聖這般說,似乎不是沒有道理。”
悟空笑道:“豈止是有道理,簡直是太有道理了。那夫妻兩個見這三個老不死的在他道家之中自封了三個什麼清兒,心中也是害怕,一麵令下界大造三清宮,給他三個揚揚名兒,也多方宣揚,好歹也是玉帝給了他三個至高無上的榮譽,讓人以為玉帝心胸開闊,另一方麵又不斷與西方釋迦牟尼多加來往,必要的時候,也算是個靠山和牽扯。好在他夫妻兩個本就西方佛家有一翻淵源,來往起來,別人不但不會戳他兩個的脊梁骨兒,隻怕還要說他們不忘當年恩德……這等買賣,就是老孫也會做,又何況他兩個……”
曲迎日暗暗驚心,心道這猴子的歪心眼兒還當真不少。
悟空笑道:“那個玉清元始天尊受了菲玉佛的諸多非難,其心隻怕早已死掉了,一心隻想著發揚道家光大道家,無心政事,上清靈寶道君隨著玉清元始天尊,唯他馬首是瞻,成不得氣候,隻有太上老君一個也還將就著可做得玉帝,隻是此前既有如此挫折,太上老君把這位子自己提了讓了出去,讓別家來爭,又豈有再爭之理?隻是張初九他夫妻兩個多心罷了……”
“老孫西行之時,多見道觀,也多見寺廟,隻是總見道觀大有不如寺廟之事,那時總以為是釋迦牟尼厲害,佛家法力廣大,口碑好,信者便多,其實而今看來絕非如此,乃是另有他因……”
曲迎日道:“大聖,以你見的,當是如何?”
悟空笑道:“老孫把張初九與釋迦牟尼有一比。你且聽來。玉帝張初九在道家之中,隻能算是個孫子輩兒,卻掌著娑婆世界一切世務。釋迦牟尼在佛家之中也算是個孫子輩兒,不過釋迦牟尼有過人之處,他脫離阿彌陀佛管轄之後,另加修煉,後來他為孔雀所食,破脊背而出,自此便奉孔雀為母,封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
曲迎日道:“這個我知道,我也曾會過孔雀大明王。”
悟空道:“日光佛,你隻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你想釋迦牟尼為何竟願奉孔雀為母?仔細推算起來沒有道理。老孫西行之時,多曾為妖物所吞,若是如此算來,老孫隻怕要認了幾個做老母了。這就是釋迦牟尼狡猾處,如此一來,他便可擺脫阿彌陀佛等的牽扯,便自成一家,至於燃燈,釋迦牟尼若認他為師他便為師,若不認他為師,他也是沒奈何。畢竟釋迦牟尼跟隨燃燈之時較早,尚不曾為孔雀所吞,故而權可當作前世之時,不認了這個師父也罷,師尚且可以不認,又何在乎一個師祖阿彌陀佛?這便是釋迦牟尼與張初九不同之處之一,你可不要小看了這點不同,釋迦牟尼做起事來便不須有所顧忌,張初九便不同,許多事情他還要向三清請教,當然要顧及三清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