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疾病防治治療(五)(2 / 3)

葡萄胎清除後的隨診,要求每周查尿或血HCG值1次;達到正常水平後,每月或每兩月複查次;半年後,每6個月測定次,共隨診兩年。隨診治療期間應避孕,至少應堅持避孕兩年。避孕方法以男用工具為宜。

據報道,有10%~20%的良性葡萄胎可發生惡變,國內統計絨毛膜癌有60%繼發於葡萄胎或有葡萄胎史者。

葡萄胎的早期臨床表現與正常妊娠相似,除閉經及早孕症狀外,並無其他特殊症狀。可在停經後6~8周開始出現不規則陰道出血,反複發作,有時血中可伴有水泡狀物。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時,則有很大可能是葡萄胎。

子宮增大與停經月份不符是葡萄胎的另一臨床特點。約有45%的患者子宮大於停經月份,尤其是初孕婦,子宮可特別大。

約有半數患者在妊娠早期即可出現較嚴重的惡心、嘔吐;晚期出現蛋白尿、浮腫、高血壓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症狀,甚至出現抽搐和昏厥等子癇症狀。此外,還有因反複出血而導致不同程度的貧血及感染等。

總之,葡萄胎雖屬良性,但惡變的可能性很大,要防止惡變,應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不能麻痹。孕婦如果出現以上症狀,應立即去醫院診治,切勿延誤。

惡性葡萄胎又叫做侵蝕性或破壞性葡萄胎。其特點是葡萄胎的組織能侵入到子宮肌肉層深部或轉移到其他器官內。侵入到肌肉的葡萄胎絨毛能繼續發展,並可破壞子宮肌肉穿透子宮壁和血管,造成腹腔內大出血。絨毛隨著血流轉移至陰道、肺或其他器官後,同樣形成局部組織壞死和出血。因這種葡萄胎很容易轉移,並對被侵入的組織器官具有很強的破壞性,所以稱之為惡性葡萄胎。

惡性葡萄胎完全來源於葡萄胎,它可出現在葡萄胎排出之前,但更多出現在葡萄胎排出之後。有不少患者其轉移病灶是出現在子宮切除術後,甚至在絕經後若幹年。因此,在葡萄胎排出後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時,應警惕惡性葡萄胎生成的可能,應立即去專科醫院進一步檢查。惡性葡萄胎最常見的症狀是陰道不規則出血,占其症狀的785%。

其他還可出現子宮增大、黃體囊腫和轉移灶症狀,如肺、陰道、腦等重要器官的轉移症狀。當這些症狀出現時,已經處於晚期。

惡性葡萄胎並不可怕,隻要及時發現,及時去醫院檢查,及時治療,絕大多數是可以治愈的。

絨毛膜癌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且早期就可通過血液轉移至全身,破壞器官或組織的惡性腫瘤,對婦女生命威脅很大。,絕大多數絨毛膜癌繼發於正常或非正常妊娠,稱為妊娠性或繼發性絨毛膜癌,其中40%~50%繼發於葡萄胎;30%繼發於各種流產;20%~30%繼發於足月妊娠之後。極少數絨毛膜癌與妊娠無關,稱為非妊娠性或原發性絨毛膜癌。

當葡萄胎排出後,或產後、流產後,陰道可出現不規則流血,這是絨毛膜癌最常見的症狀,應引起足夠的重視,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葡萄胎約20%左右可變為惡性葡萄胎,也可變成絨毛膜癌。絨毛膜癌來自葡萄胎、流產和足月妊娠的比例為2::1。絨毛膜癌約568%繼發於葡萄胎,241%繼發於足月產,181%繼發於各種流產、子宮外孕。由於葡萄胎有惡變的可能,所以早發現早期治療,對患者極為有利。

對有過葡萄胎史的患者應按期隨訪,葡萄胎排出後周查血或尿HCG,檢查結果連續3次為陰性後,可每月複查1次;至半年後仍為陰性者,可每半年再查次,最少應持續兩年。

婦女患了絨毛膜癌後一般要切除子宮。切除子宮後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從此就失去了生育的能力。這對於無子女的育齡婦女來說無疑是個很大的打擊,然而有些患者即使切除了子宮,病情仍會繼續發展,最終也避免不了死亡。

自從發現了較有效的抗癌藥物後,絨毛膜癌的治療可采用單純性藥物治療而不需要切除子宮了,這樣既可治療絨毛膜癌,又保留了生育功能。對此,幾年來屢有成功的報道,一些婦女不但治愈了絨毛膜癌,而且生育了子女,所生子女發育均正常,患者的絨毛膜癌也沒複發。由此可見,新的治療方法為絨毛膜癌患者帶來了福音。

通常女性隻有一個子宮,隻有少數女性是雙子宮,是因生殖器官發育異常所致。

女性生殖器官來源於胚胎期的副中腎管,左右副中腎管的頭端發育成左右輸卵管。兩側中段副中腎管相聚,互相融合形成子宮,以兩側末端相互融合成子宮頸。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若兩側副中腎管未完全融合,則兩側各自形成一個子宮並各附有輸卵管和宮頸,即雙子宮、雙宮頸;當兩側副中腎管僅部分融合;則形成不同程度的雙角子宮、單宮頸。這種由雙側副中腎管融合形成的雙子宮仍具有子宮應有的功能,不影響生育能力,雙子宮受孕的妊娠稱為雙子宮妊娠。

具有雙子宮的女性如果其他內分泌生殖係統均正常,應該說不影響受孕。但由於雙子宮一分為二或以一側為主,其宮腔顯然比單子宮小,妊娠期間可發生流產、早產、胎位不正、早破水;分娩時可出現因宮縮異常及胎位異常造成的難產;分娩後易發生胎盤滯留,且出血的發生率較高。

雙子宮孕婦的妊娠過程與單子宮孕婦相同,因此,雙子宮妊娠的孕婦更要防止流產和早產,在孕期更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激烈活動,雙子宮孕婦可以通過陰道分娩,在有胎位異常等特殊情況時,可考慮剖宮產。但分娩後一定要防止產後出曲。

一次懷兩個以上胎兒稱為多胎兒。正常情況下,婦女的卵巢每月隻排出一個成熟的卵子,這個卵子隻能與一個精子受精,形成一個受精卵,發育成一個胎兒。雙胎兒是由於一個受精卵早期分裂形成兩個胚胎,以後每個又單獨發育成一個胎兒,就是單卵雙胎。有的婦女一次排出兩三個,甚至多個卵子與精子受精,就形成兩三個或多個受精卵,每個受精卵發育成一個胎兒;或者是一次隻排出一個卵子,受精後形成一個受精卵,在胚胎早期分裂為多個胚胎,形成多個胎兒,結果是一產多嬰。多胎妊娠的發生率隨地區及種族不同而有差別。

在多胎性別的比率上,雙胎中男性胎兒比單胎少。不論是單胎還是多胎,都不是由人們自己決定或選擇的。

多胎妊娠的並發症及胎兒死亡率均較單胎妊娠時明顯增加。因為一個以上胎兒同時在母體內發育,胎兒需鐵量增多,容易使母親發生貧血,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及羊水過多的發生率也高。因胎盤麵積較大,容易發生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羊水過多、早產、產後出血等並發症也增多。因此,對多胎妊娠的孕婦,要盡早進行孕期監護,並補充足夠的營養,以確保母嬰平安。

雙胞胎也屬於高危妊娠,其原因是從懷孕到分娩,雙胞胎較單胎容易出現以下異常情況:

1子宮增長迅速,對蛋白質、維生素、鈣、鐵的需求增加,膳食中營養成分供應不足時很易出現缺鐵性貧血、缺鈣,對孕婦健康、胎兒發育均有一定影響。

2妊娠晚期脹大的子宮向上推擠橫膈,減少肺活量,使孕產婦呼吸急促;向下阻礙下半身靜脈回流,引起下肢和腹壁水腫,小腿、外陰靜脈曲張以及痔瘡。

3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發生率為40%~50%,羊水過多的發生率為5%~0%。由於雙胞胎的胎盤麵積增大,附著部位常接近子宮內口,容易發生低胎盤位和胎盤早期剝離而引起產前出血。

4過度伸展的子宮很難維持妊娠到足月,約80%在孕37周前早產,半數新生兒體重不足25千克,出生後不易哺養。

5雙胞胎的胎位常發生異常,如兩胎均臀位,或先頭後臀,或先臂後頭,或橫位,雙頭位者占45%。臨產後因子宮過大,收縮力差,產程常延長,增加手術產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