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母體為適應胎兒的生長發育出現一係列變化,其中以子宮的變化最為顯著。在懷孕前子宮隻有小鴨梨大,重約50克,體積約7厘米×45厘米X 35厘米;到足月妊娠時,子宮重1000克,增加了20倍,可容納胎兒、羊水等5000毫升內容物,足月子宮長35厘米,寬25厘米,厚22厘米左右。子宮隨著胎兒增長的需要而增大,妊娠3個月(停經l3周),在恥骨上2~3橫指處可摸到子宮底部;妊娠4個月(停經l7周),子宮底部位於臍與恥骨的中間;妊娠5個月(妊娠21周),子宮底部平臍,這時從外觀可見腹部隆起;妊娠31周,子宮底部在臍與胸骨劍突之間;足月時,子宮底在劍突下2~3橫指;當胎兒頭入骨盆後,子宮底可降低。
為了保護胎兒能順利分娩和保證分娩時強有力的宮縮以及避免產後出血,子宮是全身惟一擁有三層肌肉的器官。為了減少分娩時子宮的阻力,自妊娠中期開始,子宮頸的內口組織逐漸上延成為子宮下段,為分娩做好準備。
在婦女懷孕期間,因為雌激素和黃體素的分泌增加,出現皮膚色素的變化。
懷孕時可以發現乳頭、乳暈、會陰部、肛門周圍的顏色加深。另外在腹部可以出現一條黑中線,大體位置在肚臍部向下到恥骨聯合處,醫學書上就稱為懷孕時的“黑中線”。還有70%的孕婦在臉頰部、額頭和鼻子上會出現不規則的色素斑點,稱為褐斑。
隨著懷孕月份的增大,在孕婦的乳房、大腿和腹壁上,可以見到波浪狀的或者是凹陷的、紫色的條紋,這種條紋稱為妊娠紋。最常見到的是在腹部的皮膚上。這種條紋在分娩後將退成白色線條。
在孕婦的胸部、頸部、臉、手臂和腿部還會出現小紅點,這種紅點稱為血管蜘蛛痣。
懷孕的婦女很容易出汗,尤其是在分娩前的一段時間內,這是因為懷孕後,汗腺和皮脂腺的活動增加引起的,所以出汗多也是正常的,不必憂慮。
還有一種皮膚的變化,就是懷孕後的頭發生長速度變慢,頭發毛囊數目減少,但分娩後,頭發毛囊的數目會大大增加,促使新發生長。乳汁是由乳房產生和分泌的。懷孕後乳房會出現一係列的生理變化。
懷孕初期,孕婦會感覺到乳房有飽脹感和疼痛感,這是因為懷孕後婦女體內雌激素的影響而發生的,不必緊張。乳房的變化隨著懷孕月份的增加而增大,這是為新生兒準備哺乳而發生的生理變化。另外,乳房還出現乳暈的色素沉著,在懷孕第2個月時,乳房表淺靜脈血管變得較為明顯,乳頭更突出。乳暈周圍皮膚顏色變深,色素沉著;乳暈內的皮脂腺結節會有明顯脹大。由於乳房脹大,結果也可能會在乳房上出現乳房妊娠紋。
妊娠初期,乳房就開始為乳汁分泌做準備,通常可在懷孕第16周時分泌出初乳,初乳是一種黃色半透明液體,初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和抗體。要了解出現這種種情況都是正常的,乳房的一切變化都在為新生嬰作前期準備。
不少孕婦在停經40天左右開始感覺雙乳發脹、疼痛,乳房增大,不敢碰乳頭,而且乳頭、乳暈變黑、變大。出現這些症狀的原因是在受孕初期,妊娠的卵巢黃體繼續分泌孕激素及雌激素,繼而胎盤的絨毛又大量分泌這兩種激素。孕激素刺激乳腺的腺泡增生肥大,雌激素刺激乳腺腺管增生肥大,同時脂肪沉積,乳房結締組織中的血管充血,乳房表麵可見到青色充盈的靜脈。妊娠早期乳房脹痛可以作為早孕征象之一。
乳房脹痛屬正常生理變化,是乳房進一步增生、發育所致,這為分娩後分泌乳汁做了準備,因此孕婦不必緊張。若有其他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去醫院檢查。
母乳是最適合6個月內嬰兒生長所需的天然營養。在懷孕過程中乳房開始發生許多生理變化,為的是在產後能製造出乳汁讓嬰兒吸吮。所以懷孕後第6個月的孕婦一定要學會做乳房護理。
乳房護理可以在洗澡時進行,可以達到幾個目的:一是可以清潔乳房和乳頭;二是可以強韌乳頭,預防產後哺乳造成乳頭裂傷而影響嬰兒的健康和影響產婦的健康和康複;三是可以矯正凹陷的乳頭;四是適當按摩乳房可以有利於產後乳汁的產生並使乳房內的輸乳管開放,有助於減少產後乳汁充盈而引起乳腺炎等疾病。
乳房護理的方法很有講究。首先要將雙手洗幹淨,用肥皂將乳頭外用環形法擦洗到乳房基底部(鎖骨處),左右乳房分別擦洗。但必須注意乳頭上不要用肥皂,隻要用清水清洗痂皮就可以了,因為用了肥皂會洗去乳頭上的保護性油脂。清洗完以後可以用一隻手托住乳房,另一隻手自鎖骨下乳房基底部用中指和示指向乳頭方向按摩。用拇指和示指揉捏乳頭可以增加乳頭韌性。對於乳頭平坦或凹陷的,可以先鑒定一下乳頭是否屬於凹陷,鑒定的方法:將乳頭夾在拇指和示指之間,如果乳頭超過指頭的寬度就可認為凸出;若未超出必須進行矯正。
矯正乳頭平坦和凹陷的方法最常用的有三種方法:
1將左右兩手的示指放在乳頭兩側對稱的位置,以蓋印指紋的方式輕輕地將乳頭往外推。醫學書上稱為霍夫曼牽引。依順時針方向做完整個乳房一圈。
2以一手拇指和示指捏住乳頭輕輕轉動並向外拉,另一手撐開乳暈。
3戴乳頭護套,也可以使凹陷的乳頭突出。清洗乳房結束要擦幹乳房並暴露在空氣中大約30分鍾可以避免產後產生乳頭皸裂。
最後還要提醒孕婦注意:產後乳房護理從懷孕滿6個月後開始進行。如果孕婦有早產現象或者曾經有過早產史的一定要避免刺激乳頭,因為刺激乳頭可以造成子宮收縮,所以如果在做乳房護理時牽引乳頭感覺有子宮收縮情況應停止乳房護理。孕婦也可以在孕期檢查時請教醫生,問明是否做乳房護理,以避免引發早產。
人的肺髒是呼吸係統的重要器官之一,吸進氧氣,排出二氧化碳,以保證人的生理需要。懷孕後,由於激素中的一種叫黃體素的上升,使懷孕婦女體內的二氧化碳含量會降低,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於氧化碳的排出。所以懷孕的婦女肺髒的功能會不斷調整。
平時呼吸的吸氣量會隨著懷孕月份的增大而增加,這樣每分鍾氧氣的吸收量和每分鍾的換氣量也隨著懷孕月份增大而增加。在懷孕l6—40周這段時間內,消耗的氧氣量要增加15%~20%。
懷孕期間,由於子宮增大所產生的壓力,使隔開胸腔和腹腔之間的橫膈膜上升,所以隨著懷孕月份增大,呼吸方式由腹式呼吸變成胸式呼吸。
懷孕時可能出現鼻塞和鼻出血情況,這是因為懷孕後激素濃度升高,造成鼻黏膜水腫和充血引起的。
人體的心髒在胸腔偏左的部位,重量大約為250~540克,基本上像自己的拳頭那麼大。心髒與其相連接的大血管組成了一個密閉的管道網,稱為心髒血管係統。心髒工作起來就像一台泵,在人的一生中,心髒是永不停止地跳動的,心髒的跳動為的是保障身體各器官得到正常的養分,反過來,大量血液不斷流經心髒時,它本身也獲得了更多的營養。
懷孕後,由於胎兒的發育,增大的子宮將橫膈膜抬高,心髒會向上向左移動,有90%的孕婦可能會出現功能性的心髒雜音。孕婦自己會感覺到心慌(心悸)。這是懷孕時常見的現象,另外還可以感覺心跳加快,成年人每分鍾心跳大約是70~80次,但每分鍾在60—100次之間也都屬於正常。懷孕時心率平均每分鍾要增加l0一l5次。血壓的改變是在懷孕早期偏低,到妊娠結束時回升到懷孕初期的血壓。心髒搏出的血量比平常要增加25%~50%,主要是為了供給胎兒生長和母體的需要。懷孕時補充鐵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鐵質是製造血液中的血紅素所必須的原料,血紅素是紅細胞上攜帶氧氣的部分。在懷孕時紅細胞總數量增加以及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引起孕婦對鐵質需要量增加。懷孕時胃酸減弱影響到鐵的吸收。因此孕婦更需補充鐵質。
另外,當懷孕後取仰臥位時有眩暈、頭痛、心悸等現象,這是因為增大的子宮阻礙血液回流到心髒而出現的血壓明顯下降而造成的。所以懷孕時感到仰臥位不舒服時應該采取側臥位,以減少子宮對血管的壓力,使回流到心髒的血液增多。
胎兒生長的能源依靠母親的血液循環係統來供給。從妊娠6周起,母體血容量開始增多,孕32~34周達高峰,比懷孕前增加35%,平均血容量增加在1400毫升左右。其中血漿約占1100毫升,紅細胞約占300毫升,血液變得稀釋,血紅蛋白由未孕時的130克/升下降為ll0克/升,血清內蛋白量也有所下降。
為了減少分娩時出血,妊娠期凝血因子多有增加,比懷孕前增加50%。
懷孕時由於子宮增大使膈肌上升,使心髒向上、向左移動。隨妊娠周數的增加,心肌變得更肥厚,其重量及體積也略有增加,心率每分鍾平均增加l0一l5次,產後6周才恢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