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鄉村少年(2 / 3)

黑夜宛如水墨般緩緩暈染開來,不多時,天便完全黑了下來。在離王家村兩三裏遠的山腳下,錯落著一二十處茅草屋。居住在這裏的人都是村裏的賤籍,他們除了相互往來之外,平時極少與村裏的其他人來往。

這些茅草屋在夜色中顯得格外簡陋與孤寂。微弱的燈光從茅草屋的縫隙中艱難地透出來,仿若在低聲訴說著居住者們那充滿艱辛的生活。他們由於身份的低微,被硬生生地隔絕在村莊的主流生活之外,就仿佛生活在一個被世人遺忘的角落。這裏沒有村莊裏的熱鬧與喧囂,有的隻是無盡的寂靜和沉默。盡管與村莊僅僅近在咫尺,然而卻仿佛隔著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那是身份所帶來的深深隔閡與無奈。楚一凡一家人便居住在這片簡陋的茅草屋之中。他們在這被邊緣化的角落裏,默默承受著生活的苦難,卻又頑強地生存著。楚一凡每天看著村莊的方向,心中既有著對融入其中的渴望,又有著對這種不公平命運的不甘。

在這片廣袤的大陸上生活的人類,被嚴格地劃分為三大階層。分別是士、民、賤。處於統治階層的是士籍,他們掌握著權力和眾多資源,高高在上。而在這片大陸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卻是民籍和賤籍。

擁有自己田產的一般老百姓,他們都屬於民籍。民籍之人雖比不上士籍高貴,但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勞作,過著相對安穩的生活。他們是這片大陸的根基,支撐著整個社會的運轉。

民籍之下便是賤籍,賤籍所指的是那些居無定所、沒有土地、破產的老百姓,或者是逃難的人、犯罪的人以及從事低賤職業的人。這些人占據了總人口的十之三四。他們被輕蔑地稱為 “賤人”,處處遭受著歧視和不公。他們在社會的底層艱難掙紮,為了生存而苦苦奔波。他們沒有穩定的居所,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隻能依靠出賣勞力或者從事一些被人看不起的職業來維持生計。他們的生活充滿了苦難和無奈,卻又無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在這個等級森嚴的社會中,賤籍之人仿佛被壓在沉重的巨石之下,難以翻身。

想要成為這三個層次之中的士籍,最基本的條件便是成為修士。修士身懷靈根,能夠吸納這天地之間的靈氣,進而煉氣築基。他們修煉武技,不斷提升自己的戰鬥實力,最終成為人上人。

擁有靈根之人,仿佛被上天眷顧,開啟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他們能夠感知到常人無法觸及的天地靈氣,通過特殊的法門將其引入體內,轉化為自身的力量。在煉氣階段,他們不斷淬煉自身,是身體更為強大。隨著修煉的深入,達到築基境界,可以修煉威力更大的武技,如此一來實力更是突飛猛進。

成為修士後,他們不僅在武力上遠超常人,還能獲得更多的資源和機會。在這個等級森嚴的社會中,修士們憑借著強大的實力和特殊的地位,成為了士籍的主要組成部分。他們高高在上,掌控著大量的財富和權力,享受著眾人的敬仰和羨慕。

而對於那些沒有靈根的普通人來說,成為修士就如同遙不可及的夢想。他們隻能在民籍或賤籍中苦苦掙紮,為了生存而奔波勞碌。然而,即使成為修士的道路充滿艱難險阻,仍有無數人懷揣著希望,渴望有一天能夠踏入這條神秘的修煉之路,改變自己和家族的命運。

楚一凡的老爹叫楚仁,祖上因為是從外州戰亂逃難至此,沒有屬於自己的田產,所以一直都是賤籍。由於是賤籍身份,楚仁年輕時一直不好娶媳婦。直到遇見楚一凡的娘親。楚一凡的娘親本是隔壁村的姑娘,小時候生了一場怪病後便不能說話了。長大後也因為這個緣故不好尋人家,最後就在媒人的撮合下與楚仁一起過日子。

特別是兩人後來有了楚一凡後,一家人的生活雖然依舊清苦,卻幸福了很多。楚一凡的到來為這個家庭帶來了新的希望和活力。他小時候那純真的笑容和無邪的眼神,仿佛是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一家人清苦的生活。

東邊角落的一處茅草屋中,屋內閃爍著昏暗的燈光。楚一凡和他的爹娘三人正圍坐在一張木桌前吃著晚飯。

“一凡,明天和爹去趟鎮上吧!” 楚一凡的爹一邊喝著稀飯,一邊緩緩說道。

“好啊!爹,我都好幾個月沒去過鎮上了,這次是去幹什麼啊?” 楚一凡滿臉期待地問道。

“明天鎮上有一個測靈根的活動,鎮裏的裏正大人去縣城借了一座測靈碑,可以測試小孩的靈根,看有沒有機緣成為修士。” 父親耐心地解釋道。

“修士,爹,就是傳說中的仙人嗎?我有機會成為修士嗎?” 楚凡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震驚到了。明天居然能夠和爹去鎮裏測靈根,萬一自己有機會成為修士呢?那樣的話,以後誰還敢欺負自己。他的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期待和興奮,眼神中閃爍著光芒。

“啊吧,啊吧!” 旁邊的母親也溫柔地看著楚凡,從她的神情可以看出,她肯定認為自己的兒子能成為修士。母親的眼神中充滿了慈愛和希望,仿佛在為自己兒子加油鼓勁。楚一凡感受到了父母的關愛和期待,心中更加堅定了要去測靈根的決心。他暗暗發誓,如果自己有靈根,一定要努力修煉,成為一名強大的修士,讓家中父母過上好日子。

太安鎮,鎮公所的大堂裏,氣氛略顯凝重。兩位中年男人正在裏麵討論著即將到來的重要事宜。坐在大堂正上方的,是今年新來的裏正。他身著一襲深色長袍,麵容嚴肅,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精明與果斷。下首座位的,就是一直在鎮公所做事的師爺。師爺身著一襲灰色長衫,頭戴方巾,麵容清瘦。

“裏正大人,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測靈活動,這次測靈的人員每人打算收取多少靈晶呀?” 師爺微微欠身,恭敬地問道。他深知每年的測靈活動,都會有好幾千的適齡少年前來測靈,而收取的靈晶也是鎮裏一筆不小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