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天空和大氣(2 / 3)

“龍卷風之鄉”是指哪個國家?

美國每年都會出現上千個龍卷風,數量多,強度大,故有“龍卷風之鄉”的稱號。美國東臨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麵還有墨西哥灣。三麵臨水,加之受副熱帶高氣壓的控製,副熱帶高氣壓活躍的氣流將幾處水域的暖濕空氣源源不斷地輸向內陸,使美國大陸充滿了水汽。水汽一多就容易產生雷雨雲,雷雨雲發展到一定強度就會產生龍卷風。

台風是怎麼形成的?

台風是旋轉極快的空氣大旋渦,它是熱帶海洋上發生的一種破壞力很強的風暴。夏秋兩季,在海洋的某些區域裏,海水的溫度被太陽曬得很高,不斷蒸發,海麵上的空氣便會含有大量的水蒸氣,這些含有大量水蒸氣的空氣被海水烤熱就變得很不穩定。它們受熱不斷膨脹變輕,上升到高空,遇到冷空氣凝結成水滴時會放出大量的熱,這些熱量促使空氣繼續膨脹上升。不斷膨脹的氣體變得非常稀薄,壓力減小,這樣就會形成一個低壓區域。旁邊的冷空氣就會迅速填補過來,一齊向中心流動。同時因為地球自轉,使空氣成逆時針方向劇烈旋轉,空氣旋渦就形成了。空氣旋渦會一邊旋轉,一邊移動,越轉越快,越轉越大。經過幾天的發展,不斷擴大,就慢慢形成了破壞力很大的台風。這個旋轉空氣區域的中心就是台風中心。

產生台風的主要海洋有哪些?

台風經常發生在南、北緯5度—25度的熱帶海洋地區。據統計,產生台風的海洋,主要有菲律賓以東的海洋、我國南海、西印度群島以及澳洲東海岸等。這些地方海水的溫度比較高,也是南北半球信風的相遇之處,因此在這些地方,一年常有20多次台風產生。

台風帶來的危害有哪些?

台風會使山區出現山洪暴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還會使沿海沿江潮水水位抬高,出現大波大浪。如果天文大潮、台風、暴雨同時發生,則破壞性更大,極易引起船隻相互碰撞受損甚至沉沒,造成惡性事故。

為什麼雪花有多種形狀?

每到下雪的時候,我們都會堆雪人、打雪仗,可是你有沒有仔細觀察過雪花的形狀呢?其實雪花形狀各異,目前,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4000多種不同的形狀!但由於水的結晶體都屬於六方晶係,所以雪花最基本的形狀就是六角形片狀、柱狀和星狀。

六方晶係具有四個結晶軸:一個主軸加上三個輔軸。三個輔軸分布在同一個平麵上,互相以60度的角度對稱相交。主晶軸從三個輔軸的交點上引申出來,並垂直於輔軸所構成的平麵。在一些溫度較低的雲層中,水汽不斷升騰與冰晶結合成更大的冰晶,當水溫到達零下5攝氏度時,會形成無數根六角形的冰針。如果溫度一直很低,那水汽就會繼續與冰晶結合。最後會因水汽的多少而形成不同的形狀。如果冰晶周圍水汽多,六個角增長很快,就形成星狀;假如冰晶四周水汽很少,六個角不如兩個底麵增長快,便形成柱狀;倘若水汽適中,則形成片狀雪花。正因為溫度和空氣水汽多少的不同,才會形成形狀各異的雪花。

雪花是怎樣形成的?

水汽想要結晶形成降雪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條件是水汽飽和。空氣在某一個溫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叫做飽和水汽量。空氣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叫做露點。飽和的空氣冷卻到露點以下的溫度時,空氣裏就有多餘的水汽變成水滴或冰晶。另一個條件是空氣裏必須有凝結核。凝結核是一些懸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體微粒。隻有具備這兩個條件,水汽才可結晶,形成雪花。

雪可以起到保溫作用嗎?

雪雖然本身冰冷刺骨,但對大地來說,它就像溫暖的棉被一樣,可以保溫。這是因為雪花之間有很多孔隙,這些孔隙間充滿了空氣,而空氣不容易傳熱,所以如果大地上覆蓋了一層厚厚的雪,熱量就不容易散發到外麵,這樣地麵溫度就不會降得很低,從而達到保溫的效果。

為什麼會發生雪崩?

在積雪的山坡上,當積雪內部的內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時,便開始向下滑動,引起大量雪體崩塌,最終發生雪崩。雪崩發生的地方常常是山的一個斜麵。由於雪層很厚,受到上麵雪的重壓,最下麵的雪慢慢蒸發,在雪堆下麵形成鬆散的陣列,這樣就在地麵附近雪堆內部形成了一個柔軟帶。上層的雪在下滑時,柔軟帶就好像是潤滑油,不僅加速了雪下滑的速度,而且還帶動了周圍沒有滑動的積雪。

雪平時看上去總是靜靜地躺在山坡上,其實它的身上一直都有兩種力在較量:由於重力作用,雪會有一個沿斜麵方向向下的拉力,而積雪的內聚力卻使雪體彼此黏結。當這種較量達到高潮的時候,外界一點點的力量,比如動物的奔跑、滾落的石塊、刮風、輕微的震動,甚至人在山穀中大喊一聲,都將打破一直保存的勢均力敵的狀態,致使上麵的雪層沿著近地麵處那層柔軟帶滑動,而發生雪崩。

雪崩屬於嚴重的自然災害嗎?

雪崩的衝擊力量是非常驚人的,時速每秒可達20—30米,具有突然性、運動速度快、破壞力大等特點。它能摧毀大片森林,掩埋房舍、交通線路、通信設施和車輛,甚至能堵截河流,發生臨時性的漲水。同時,它還能引起山體滑坡、山崩和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現象。因此,雪崩被列為積雪山區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

登雪山時為什麼不能大聲喊?

雪山上終年白雪皚皚,新雪壓舊雪,雪堆積得很厚,底層的雪融化成水,使雪很容易下滑。這時如果有人大聲喊叫,會發出多種頻率的聲波,通過空氣傳遞給積雪,從而引起積雪的振動。如果人聲的頻率恰好與積雪本來具有的振動頻率相同,就會使雪層發生強烈的震動,引起雪崩。所以登雪山時不能高聲喊叫已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火山為什麼會爆發?

火山之所以會爆發,地球引力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岩漿中的氣體和水分才是火山爆發的主要動力。因為熾熱的岩漿本來是不能容納氣體和水分的,隻是由於地球深處存在著巨大的壓力,才使它們與岩漿勉強混淆在一起。就像汽水中的碳酸氣,在壓力下溶於水,但打開瓶蓋壓力減輕,氣體和水分就會分離開來,減壓後的氣體,體積會迅速變大產生巨大的衝擊力。岩漿在火山底下聚積的時候,其中一部分物質會從岩漿中分離出來,慢慢變成岩石,餘下的物質中,氣體和水分的含量就會越來越高,它們受到的壓力相對減小,急劇膨脹產生的衝擊力也越聚越強。當它們有足夠的力量衝破薄弱的地殼時,大量岩漿也會因為重力的作用跟著它們湧向地麵,就如同炸藥一樣炸開地表,形成火山驟然爆發。

火山分為哪幾類?

按火山的變化節奏,火山可以分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活火山是指有史以來有過活動的火山,如南美洲的圖彭加托火山等;死火山是指有史以來沒有活動過的火山,如我國山西省的大同火山群、非洲的乞力馬紮羅火山等;休眠火山是指在人類曆史上曾經爆發,後處於平靜狀態的火山,但還有可能重新爆發的火山,如意大利的維蘇威火山、我國東北的白頭山等。

火山爆發會帶來怎樣的天氣?

火山爆發時會噴出大量的火山灰,在大氣層裏,這些火山灰的厚度可達0.53千米,並能在對流層、平流層飄浮一兩年,從而使太陽輻射的熱量大量減少。而且大氣中的這些火山灰很容易形成雲、雨(火山灰提供了形成雲或雨的凝結核),這樣也會減少太陽輻射的熱量,導致部分地區出現寒冷的天氣。

為什麼會發生地震?

地震就是地球表麵發生的晃動,一般發生在地殼之中,是因為地殼或地幔邊緣的岩石被很大的力量擠變形或者擠破裂了,而引起大地的震動。那麼,這種巨大的力量是從哪裏來的呢?地球不停地自轉和公轉,地球內部就會因此受到不同力的作用發生運動。同時地殼內部也存在著各種化學或物理變化,這些變化產生了各種形式的巨大力量。種種力量共同作用,使地殼岩層變形、斷裂、錯動,於是就發生了地震。

不同的力造成不同的破裂,但最主要的力還是來自地殼運動。地殼運動時,它的不同部位受到擠壓、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那些構造比較脆弱的地方就容易破裂,引起斷裂變動,這種變動成為地震的主要原因,這類地震稱為構造地震。此外,火山爆發、洞穴坍塌等也可造成地震,但數量很少,規模也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