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統計資料表明,在20世紀後期,70年代,男人隻比女人少活1年;80年代,男人比女人少活2年;到90年代,男人比女人少活4年。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男人眼看著就沒活路了。
男人應該迅速展開“自救”活動,在此,我們不防給男人打三針“預防針”。
傾訴,可以給男人一個緩衝壓力的時間,可是男人似乎不屑於此。女人心情鬱悶時,會找朋友傾談。男人心情煩悶時,隻會吞雲吐霧,借酒消愁。
男人易碎,小心輕放
男人吃夠了堅強的苦,有“獨自一個人流淚到天亮”的“心太軟”者;有“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的“閨房”幽怨。男人們成了脆弱的泥娃娃,需要女人小心對待,一旦壓力過大,完整的男人瞬間就可能成為一堆碎片。
男人在極度競爭中異化成《變形記》中那隻“可憐蟲”。男人把所有問題都一起扛,女人越活越珠圓玉潤,男人卻在巨大壓力的擠壓下變得敏感、脆弱、易碎。
最新統計資料表明,在20世紀後期,70年代,男人隻比女人少活1年;80年代,男人比女人少活2年;到90年代,男人比女人少活4年。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男人眼看著就沒活路了。
男人應該迅速展開“自救”活動,在此,我們不防給男人打三針“預防針”。
第一針打在男人“眼”上。
據報道:為維護男人的尊嚴,不再為分手的女友流淚,一男子竟然到醫院要求醫生為其摘除淚腺,最終被醫生拒絕。
這位要求摘除淚腺的男子與相處一年的女友分手了,分手之痛讓他感情變得“巨豐富”,走在街上看到男女相擁的情景,眼淚就不聽使喚地往下流;看電視、聽情歌也會有淚輕彈。
一次,男子在公司上班被老總教訓了幾句,卻禁不住“哇”地哭出了聲。此事讓他尷尬萬分,也堅定了與“好哭”永遠訣別的信念,於是動起了手術的念頭。
“好哭”男子想通過手術將自己打造成一個無淚酷男,這是社會對“堅強”要求的極度演繹。當男人看到男女幸福相擁,看到電視中感動的場麵都不會有絲絲感動,這樣的男人是不是太“冷血”了點?女人要求男人堅強,於是男人都拒絕感動去了!
第二針打在男人“嘴”上。
“病從口入”從某種角度可以理解為:因為男人三緘其口,不善傾訴,致使滿腹積怨得不到發泄,而容易使男人身患疾病。
壓力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男人的內心也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大力衝擊。傾訴,可以給男人一個緩衝壓力的時間,可是男人似乎不屑於此。女人心情鬱悶時,會找朋友傾談。男人心情煩悶時,隻會吞雲吐霧,借酒消愁。僅從這點,就可以破譯出為何女人比男人“好活”的秘密。
男人越活越憋屈,當男人有限的容量抵抗不了紛至遝來的各種壓力時,男人的命運也就如異常膨脹的氣球,離破碎不遠了。哭是最好的發泄形式,讓淚水流出,相當於給氣球排氣,這樣男人可以避免因心情鬱悶過度膨脹而致病的危險。
第三針打在男人“心”上。
男人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如何打敗立於正麵的競爭對手,卻永遠忽略了側麵的疾病。有些事業心很強的男人,真是別樣固執,他發現自己的身體不太好,也敢赤手空拳與病魔搏鬥。此種自不量力的對抗,用不著比較,結果自然見分曉。
一位三十多歲的千萬富翁,開著房地產公司,又瘦又小。對醫生說:“大夫,你別看我瘦小,我這人特別堅強。房地產不好做,受苦受累受委屈多著呢!但我跟愛人講,你什麼都不用管,天塌下來有我頂著!”
這位“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的富翁,一次在開公司董事會時,心隱隱作痛,但他無言地“頂”著。疼痛加劇,就偷偷用手按摩,還不行,就喝熱水。最後臉色蒼白,別人一看不行了,趕緊把他送到醫院。診斷結果是心肌梗死,一針15000元的藥也回天乏術。
年輕有為的富翁就在一“頂”再“頂”中一命嗚呼。試想,如果放下“頂”天立地的“英雄本色”,及時醫治,悲劇完全可以避免。
三針過後,再給男人開些藥方,隻要男人遵循下麵“醫囑”,“早觀察,早隔離”,男人疾病定會被抹殺於萌芽階段。
處方簡稱:一個中心,兩個重點,三大作風,四項原則。“一個中心”指以健康為中心;“兩個重點”就是要糊塗一點,瀟灑一點;“三大作風”則是要經常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四項原則”是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時間,最好的心情是寧靜,最好的運動是步行。因此,女人要懂得對自己男人“小心輕放”,別以為他是顆煮不爛、砸不碎的“銅豆”。
憑什麼要被男人壓在身下,女人打響獨立戰役的第一槍,就是要把“男上女下”的姿勢,扭轉為“女上男下”,隻有把男人壓在自己身下,女人才會像一個凱旋的騎士。
引領“女上男下”的時代
把男人當床上用品,女人喜歡,可以將男人抱在懷裏進入美夢。憎恨了,可以將男人狠狠地踩在腿下,打得他們變果凍。男人成了女人的床上用品,滿足女人的種種要求是他們的天職。
把男人當床上用品,意味著男人統治地位的瓦解。男人歸屬於女人,滿足女人的要求,永遠是男人努力的方向。“把男人當床上用品”口號的喊出,是因為女人被男人當床上用品用了幾千年了,壓製太久,現在,“姐姐妹妹站起來”一起抵製“男貨”。
讓我們以倒序的形式,看看女“性”日新月異的發展足跡:
4年前,當我們詢問一個女性:“你是一個人住嗎?”她會氣憤地回答你:“你才一個人住呢!”
3年前,女人用身體寫作並把它發展成為都市的一道風景;
2年前,遇見了一個新新人類女孩,她一開口就是:“誰說結婚了就不能再泡其他男人?我愛老公和我必須對他忠誠完全是兩碼事。”
1天前,一個男性朋友講,他兩天前在網上搭上一個MM,在電話裏,他說自己想見見麵,對方立即告訴了他一個網址,說:
“上去後,看到左下角叉開兩腿的那個就是我。”朋友一登陸,發現是一個色情網站。
憑什麼要被男人壓在身下,女人打響獨立戰役的第一槍,就是要把“男上女下”的姿勢,扭轉為“女上男下”,隻有把男人壓在自己身下,女人才會像一個凱旋的騎士。
一家名為shesay養男人的網站,公開讓女人在網上“養男人”。
網上的男人,像是一條寵物狗,需要被女人供養著。網站上把需要被領養的男人稱為:寶寶。
女人養寶寶的程序很簡單,申請用戶名後,到網站按照自己對寶寶的要求,進行搜索。看過寶寶資料,女人可以“卡片傳情”,在電子卡片上寫上自己的“真情告白”,係統會發到寶寶的信箱,通知寶寶過來被領養。
男人與女人確立領養關係後,女主人對男寶寶可以隨意親吻、打罵、鞭打,直到最後把他虐待死。而如果還是對他不滿意,還可以把男寶寶“拋棄”,男寶寶的生存則要依靠從女主人那兒取得一些基本生活費,所以他們必須不斷向女主人獻媚。
猜想網站最初的設計者,一定是個在家裏“很受傷”的女性。
在網上養男人正是對傳統男女關係的一種挑戰。生活中的男人對自己不好了,可以在網上領取一個,這樣自己不會寂寞。如果網上男人不好了,可以打可以罵,甚至還可以休了他。女人像女皇,男人都應該雙膝跪地,十二分的虔誠。
網上寶寶,像是櫃台裏為女人展示的衣物。能夠博得女人的芳心,便可以得到女人的善待。女人不需取悅男人,男人卻要對女人恭恭敬敬,生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半片“麵包”。
網站推出來後,大受女性歡迎,在網上領養男人一度成為時尚。雖然這是遊戲,但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迎合了現代女性的心理。
現代女性厭惡成為男人的附屬品,她們追求獨立,她們要把男人像鑰匙扣一般掛在身上。
這項遊戲最大的魅力,不僅僅讓人獲得一份虛擬的滿足,而是給女人提供一個假戲真做的平台。隻要雙方願意,女人可以把寶寶帶回家,做愛做的事情,來一點輕鬆的性。因此,女人領養男人的關係,極容易被下載,進入現實生活。
翻開曆史,木氏語錄:
“碰到心儀的男人,可能會跟他聊聊天,喝喝酒,然後一夜情……因為不害怕,我輕易就能愛上一個男人,輕易就能跟他上床,輕易就能從他身邊離開。也因為我太輕易,男人們輕易就可以把我忘記。男女關係於我而言,就是直接地與一個男人發生性關係。”
“要采訪我,必須先和我上床;在床上能用多長時間,我就給你多長時間的采訪。”
“我是一個很自我的女人,一個獨立的,尊重自我價值、自我存在的女人。我要的是自由,時間,健康,機會。”
“太多的起起落落,及時行歡,讓我喪失了長相守的欲望。事實就是這樣,你在我眼前時,我會是一束璀璨的煙花,隻開放到你從我眼前消失。”
語錄劃過蒼穹,閃耀著一個“女上男下”的新時代。
出位就能出名。如果一個人有出眾的優點,出名順裏成章;如果一個人沒有優點,但擁有出眾的缺點,那也有成名的潛質;如果一個人沒有優點,連缺點都顯得毫無特色,那麼,這樣的人隻配用平庸來形容。
缺點變成焦點,麻雀變鳳凰
在這樣一個張揚個性的時代,焦點是焦點,缺點也可以變成焦點。
出位就能出名。如果一個人有出眾的優點,出名順裏成章;如果一個人沒有優點,但擁有出眾的缺點,那也具有成名的潛質;如果一個人沒有優點,連缺點都顯得毫無特色,那麼,這樣的人隻配用平庸來形容。平庸是個性時代的“死敵”,平庸是對一個人處以極刑的評價。
1.60米的潘長江,應該歸屬於“袖珍”男人係列。身高是他最大的缺點,可是他卻把這種缺點融入了小品的表演當中。當潘長江靈活地扭動著腰肢,毫無懼色地展示自己缺點時,他的缺點就成了舞台上一道讓眾人矚目的風景線。“身高不是距離”,潘長江實現了,憑借著自己出色的表演天賦,年齡也不是問題,因為他已獲得了長久的藝術生命力。
呂燕是一個不得不說的人物。呂燕的缺點很明顯,小眼睛、塌鼻梁、扁平臉、厚嘴唇,外加不少雀斑。當所有的缺點“堆積”在一張臉上時,卻成了一道曠世的焦點。
呂燕剛入模特界,立刻遭到“這麼醜也能當模特”的爭議和質疑。國內著名造型設計師李東田卻獨具慧眼,第一次見到她時,就激動得跑過去緊緊抓住她的手,嘴裏直叫:“你長得特別漂亮特別好看!”
後來,李東田說:“第一次看到她,就有種震撼的感覺,那是難得的漂亮,她的麵孔特別國際化,特別不同凡響,尤其是她身上透出的那種同齡女孩子少有的堅定、堅韌,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個superm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