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賀蘭山缺(2 / 2)

沿賀蘭山麓向西,就到了賀蘭口。那兒景色奇異,山勢險要,山口兩側的岩石上分布著上千幅形態各異的賀蘭山岩畫,從河穀中歡快流出的清淩淩的澗水娓娓訴說著遠古的滄桑。“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當曆朝曆代一個個撒手而去,隻有這座飽經風霜的賀蘭山保留了曆史衝刷的痕跡;當匈奴、突厥、黨項、鮮卑、回鶻、吐蕃等這些曾經創造了華夏文明的先民們一夜間離我們遠去,這些粗獷簡潔的岩畫記錄了他們的生命曆程,再現了民族風情和生活場景。這一幅幅拙樸的生命圖注和粗糙的線條藝術,一覽無餘地暴露在賀蘭山的某個部位,向今人展示著一群遊牧民族純真的精神家園和素樸的風俗習慣。即使隨便挪動一塊石頭,扒開一簇草叢,猛不然就會有一頭鹿躍出,或者是幾隻找不著家園的羔羊向你“咩咩”叫著。因為賀蘭山上永遠沉積一塊塊天機不可測的象形文化,一大段讓你無法破譯的曆史神秘。看著這些神奇而靈動的符號,仿佛看到一群狩獵歸來的人們,就在眼前的這塊岩石前燃起篝火盡情歌舞,其中一位老者手握石器將今夜無眠的情景刻鑿在岩石上,為數千年後我們的到來留下了這突發奇想的廣闊空間。

我從賀蘭口走出,與其說是帶著一種沒有找到答案的失意和對先民們的崇敬心情,倒不如說是從一個蘊藏著玄機與奧秘的時空隧道中鑽出,渾身蹭滿了戰事的煙塵和歲月的苔蘚。這世界有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就讓它一直以原生態的樣子保存著,可是要真正保存完好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就像這賀蘭口的岩畫,已經遭到了人為的破壞,如不盡快采取有效的防禦措施,它就會和黨項族一樣從此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據說,賀蘭在蒙語中意為“駿馬”。回首望去,一匹豎鬃揚蹄的黑駿馬正從我的身後奔騰而去。我不僅要問,這匹逐草而去的駿馬,它的下一個驛站在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