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久得座位,不嫌;
久貧得薄酒,不嫌;
口渴喝涼水,不嫌;
趕路乘小船,不嫌;
遇雨進小屋,不嫌。
吳人嫁女詞
明代吳人嫁女詞,江盈科評雲:“識者之詞,難為眾人道也。”
其詞雲:
種花莫種官路旁,嫁女莫嫁諸侯王。
種花官道人爭取,嫁女侯王不久長。
花落色衰人易換,離鸞鏡破終成空。
不如嫁與田舍郎,白首相看不下堂。
別墓
寡婦張氏,難耐淒涼,思量再嫁。因與前夫十分恩愛,恐其夜裏寂寞,乃請石工鑿一尊自己塑像置於墓前,並作詩告別:
君昔嚐愛妾,乃忍舍妾去。今妾欲嫁人,不忍別君墓。想君魂寂寞,定怪妾情薄。刻石像妾麵,留與君作伴。
君見石人如見妾,石人代妾常守節。妾心不仁石心堅,石身更比妾身潔。妾身雖去石身留,朝朝暮暮住墳頭。墳頭不斷風和雨,君魂好共石人語。
何必當回事
一書生去嶽父家祝壽,眾人勸酒,爛醉如泥。小姨見他酒醉,扶他去客房歇息,他誤以為是妻子,抱吻小姨,小姨氣急,提筆作詩,置書桌而去。詩道:
好意扶你睡,竟敢享我唇。
是個讀書人,這般沒道理。
不久,小舅子進來,見詩大笑,在後寫道:
酒醉隨他醉,為何扶他睡?
貓兒見了魚,哪有不嚐味!
書生一覺醒來,見桌上題詩,才知自己酒後失態,得罪了小姨,又見笑於小舅,因寫道:
酒醉爛如泥,朦朧抱嬌妻。
醒後方知錯,原來是小姨。
寫畢,正在自愧,嶽母走了進來,看到桌上題詩,忙又寫了幾句,並以好言撫慰。她寫道:
小女不懂事,紙上亂寫字。
本是一家人,何必當回事!
夏九九歌
夏九九歌是中國民間歌謠。它從夏至那天開始,以每九天為一段落,寫出夏季氣候的變化,並向老百姓宣傳避暑防熱的衛生知識。
由於我國南北方氣候差異較大,夏九九歌也有兩個版本,分為南北二方。南方夏九九歌全文是: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
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舒;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
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
八九七十二,子夜尋夾被;
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北方夏九九歌全文是: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離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衣衫汗濕透;
五九四十五,樹頭秋葉舞;
六九五十四,乘涼莫太遲;
七九六十三,在眠不蓋單;
八九七十二,當心受風寒;
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這種詩使數學與文學相結合,具有很強的形象性和趣味性。
山上長樹不長柴
一樵夫上山砍柴,隻見荊棘滿路,林深路窄,暑氣蒸人,不覺揮汗如雨,便隨口做詩道:
山上長樹不長柴,砍下樹木變成柴。
變成柴來多麻煩,不如當初就長柴。
二物相似令
張、王、李三位女婿拜新年,席前,張、王二婿欲難李某,因為他無學問,說如果不能對酒令,就不準喝酒,對時必得用二物相似、一字分開等。
張某起頭說:
二物相似水與酒,呂字分開兩個口。
不知哪口喝水,哪口喝酒?
遂飲酒一大杯。王某隨後說:
二物相似錫與鉛,出字分開兩個山,
不知哪山出錫,哪山出鉛?
遂也飲一大杯。
李某極為不滿,怒目望著張、王二人,大聲急呼說:
二物相似你與他,爻字分開兩個叉,
不知哪叉叉你,哪叉叉他?
過河
在湖北民間有一風俗,婚後3天,要陪新媳婦回門。雙方家庭也都把新媳婦頭一次回娘家,新姑爺頭一次到嶽父家看成是大喜事。
回門這天,陳細怪小兩口兒恩恩愛愛地上了路。來到石壁岩河邊,陳細怪故意問道:“娘子,無橋無渡,怎麼過河呢?”
新娘子羞答答地低頭細語說:“你馱我過河嘛!”
陳細怪說聲“好”,便將鞋襪一脫,褲管一紮,背起新娘子便下了河。剛走了丈把遠,陳細怪忽然心血來潮,站在水中不走了,非要新娘子答應和自己吟詩聯句才肯走。新娘子無奈,隻好半嬌半嗔地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