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養堅強意誌
堅強是一個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學會堅強,你會在這激烈競爭的世界中站得更穩。學會堅強,你才能從困難和挫折的廢墟中解脫出來。學會堅強,在你痛苦絕望時給你增添生活的勇氣和經驗。
大衛說:“受苦與我有益”。現在大多數青少年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嬌生慣養。加上現代素質教育的改革,很多父母都一心追求高分數,為了讓自己考上一所好大學,所有的家務父母都代勞,甚至連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全部包辦。這些現象嚴重地損害了你們的獨立自主的能力。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使你們在生活中缺乏自主和堅定的信念。在學校,由於升學的壓力及學校的管理製度過多過嚴,使你缺少自我教育及動手實踐的機會。有很多青少年朋友的心理很脆弱,經不起一點挫折和打擊,承受能力偏差,沒有堅強的意誌。如果你們到了新的學習環境中就難以適應新的生活,麵對新的人際關係和環境感到陌生和害怕,最終導致中途退學的現象。因此,你要學會堅強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苦難是人生的最大財富,不幸和挫折可能會使人沉淪,也可能造就成一個人的堅強意誌,並成就一個人的輝煌人生。
彌補缺陷,鍛煉堅強的意誌
苦難是人生的一位良師,那些患難困苦是磨煉你們人格的最高學校。就像古人說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現代的青少年朋友都是生活在一個富有的年代,優越的生活使你們不知道什麼是貧窮和艱難。父母過分的溺愛使你們在困難麵前束手無策。你要學會彌補自己的缺陷,用積極的心態麵對問題,養成堅強的意誌,勇敢地與困難作鬥爭。
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的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裏。由於從小他的家境貧困上不起學,所以,他一直跟著父親學習文化知識,直到17歲那年進入學校的大門。
在上中學時,由於他自身的基礎差,因此,學業十分吃力,第一次考試他的平均成績才50分。由於他的成績較差學校命令其退學或留級。然而,他誠懇地再三請求,最後校長同意他再跟班試讀一學期。如果成績還是那麼差就自動退學。
此後,他就為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奮力學習。於是,他常常與“路燈”相伴,五更時他就起來在路燈下讀書;有時,晚上寢室燈熄後,他就來路燈下複習功課。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期末考試時,他的平均成績達到75分,數學還得了100分。為此,他被批準繼續上學。
後來,他憑著自己堅強的意誌,刻苦鑽研、勤奮好學,並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從童第周的例子你們可以看出來,具有堅強的意誌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如果他沒有堅強的意誌,他就會被迫退學;所以,對於現代青少年來說,堅強的意誌在你的成長過程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朋友們在成長的道路上,需要克服許多困難,抵製許多誘惑,放棄許多享受,做到這些都需要堅強意誌的支持。因為,堅強的意誌和一個人受到的磨難是分不開的。所以,隻有你經受住生活的考驗和磨礪,才能擁有堅強的意誌和頑強的毅力,才會在困難和挫折中表現得鎮靜自若、永不退縮。克服困難的過程就是意誌活動的過程,因此,堅強的意誌就是在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中鍛煉出來的。
堅強麵對生活,快樂自己
每個人都可以讓自己快樂起來,但這是一個過程,你們可以接受在這個過程中的任何變化和退縮,但是,你們最終還是要學會堅強麵對一切挫折與困難,讓自己快樂起來,讓自己真正活的有價值。
青少年朋友們,你學會堅強可從以下方麵做起:
(1)做到持之以恒。你學會堅強就先要學會擺脫凡世的困擾。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在一定的條件下,要正確取舍、認真做事,才能不負少年心。
(2)認真地麵對失敗。愛迪生曾經說過:“失敗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樣有貴重的價值。”青少年要擁有堅強的意誌,在享受成功的同時也要品嚐失敗的滋味。因為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許多的坎坷和困難。隻有你認真地麵對失敗,才能具備了堅強的意誌力,才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
(3)善於克製自己。你要自己堅持培養自身的堅強意誌,還需要學會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把自己日常行為做個有條不紊的計劃,然後,根據計劃來管理或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從而達到培養堅強意誌的目的。
(4)在艱苦的環境中鍛煉自己。著名的思想家盧梭曾說:“如果人害怕痛苦,害怕疾病,害怕不測的事情,害怕生命的危險,那麼,他就會什麼也不能忍受的。”一個人的道德意誌與品格是完全一致的,道德意誌越強大品格的形成就越快。因此,堅強的意誌是與克服困難相聯係的。艱難、困苦和不幸是你們生活中真正的磨刀石,它是你們的力量、紀律和美德的最好源泉。所以,青少年朋友們,你們可以地艱苦的環境中鍛煉自己,讓自己學會堅強,克服困難,走向成功。
學會堅強就應該練就能承重的心靈,讓它變得恬淡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永遠保持一份快樂的心態,把生活中的所有困難都看成是一種曆練。風雨愈加猛烈,個性愈加堅強。調節好心態,堅強才是真實的,學會了隱忍,堅強才是有力的,相信經過了生活的磨礪,堅強會如影相隨。
2做到熱忱生活
熱忱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興奮,深入人的內心的熱情精神。熱忱可以借由分享來複製,而不影響原有的程度,它是一項分給別人之後反而會增加的資產。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會越多。生命中最巨大的獎勵並不是來自財富的積累,而是由熱忱帶來的精神上的滿足。
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在技術、能力和智慧上的差別並不會很大,但如果兩個人各方麵都差不多,擁有熱忱的人將會擁有更多如願以償的機會。一個人能力不夠,但是如果具有熱忱,往往一定會勝過能力比自己強卻缺乏熱忱的人。
熱忱——成功的底蘊
熱忱是一切成功的底蘊,也是一切企業家和追求物質幸福這必備的核心精神。沒有熱忱,不論你有什麼能力,都發揮不出來。人類最偉大的領袖就是那些知道怎樣鼓舞他的追隨者發揮熱忱的人。熱忱也是推銷才能中最重要的因素。熱忱可以改變一個人對他人、工作以及對全世界的態度。熱忱使得一個人更加喜愛人生。愛迪生曾講過:“一個人死去的時候,若能把熱忱傳給子女,他便等於留給他們無價的資產。”
曹南薇17歲時,正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高潮。這一年,她患小兒麻痹,按政策不下鄉,但是留在城裏也找不到工作。那時還沒有個體戶。她沒有父親,和母親相依為命。一天,曹南薇在報紙上看到關於“高能物理”的報道。17歲的她竟然心潮起伏,她把報紙剪下來,日思夜想。她想,高能物理這麼重要,我能不能做點什麼?就這樣,她不經意地定下了自己的目標,並開始為這個目標而奮鬥。
她把自己關在家裏,一年又一年的學習初中、高中、大學、專業課程。十年後,到1978年,她27歲時,她的論文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引起了很大震動。隨即,國家高能物理研究所接納了她,讓她的理想找到了更加廣闊的天地。
在社會中,有多少像她這樣的人,因為沒有熱忱和目標,別說到27歲、37歲,甚至一輩子都可能一事無成。
由此可知,熱忱,使你們的決心更堅定;熱忱,使你們的意誌更堅強;熱忱,是生活的源泉;熱忱,是藝術的父親;熱忱,是偉大的母親;熱忱,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它促使你們立刻行動、排除萬難,直到成功。
因此,青少年作為祖國的未來,作為世界矚目的一代,要時時刻刻讓自己的內心世界充滿熱忱,讓熱忱燃燒自己,帶領自己走向成功的巔峰。
擁有足夠的熱忱拚搏努力
你在學習或做人方麵要有足夠的熱忱,否則,將會被社會淘汰。那麼你應如何擁有熱忱呢?
(1)定一個明確目標。
目標就是計劃,給自己的人生確定一個你希望達到的場景,就是給自己一個活著目的。一活著的人隻有知道自己想幹什麼,幹什麼樣,人生才有意義,才會有衝勁,才會有熱情,才會有幹勁,也才會成功,而這個成功的過程就叫做熱忱。
(2)為目標而努力拚搏。
一個人有了目標,有了人生方向,還需要行動。不要空想,在你的腦海裏即使你想到了千裏之外,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行動,最終的結果,隻能是失敗,也不可能會有熱忱。因此,作為一個要想有所作為的青少年,要清楚地寫下你的目標、達到目標的計劃,以及為了達到目標你願意做的付出,最重要的是馬上行動。
(3)正確而且堅定地照著計劃去做。
行動,是開始做,但還沒有成功,甚至隻是成功的開始,如果中間你放棄了,那麼證明你的內心已經沒有了熱忱,而你隻有正確而且堅定地照著計劃去做,才能到達成功,才能為培養自己的熱忱加上一分。
(4)不要盲目地製定目標。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青少年朋友們,你要善於激發自身的興趣,並根據你的興趣盡量搜集有關的資料,來慢慢地培養它,這樣你就會逐漸對事物更加熱忱。而不要盲目或者因一時興趣為自己製定目標,那樣的結果隻能是失敗,且把自己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熱忱毀掉。
(5)目標不要太遙遠。
遙遠的東西,是人能想到,卻不一定辦到的。青少年,你需要在培養自己熱忱品質之初,不要給自己製定太過遙遠的目標,而是要腳踏實地,選擇實際一點的。
誠實、能幹、友善、忠於職守、淳樸——所有這些特征,對準備有所成就的你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更不可或缺的是熱忱——將奮鬥、拚搏看做是人生的快樂和榮耀。
3笑對人生挫折
有人曾說過:“苦難是堅強者磨煉意誌的磨刀石,也是懦弱者自甘墮落的滑梯”。的確,對於自信的人來說,挫折能夠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的鬥誌和豪情,越是經曆大的挫折,越是能夠獲得更多的力量。而缺乏自信和勇敢精神的人則恰恰相反,這些人一遇到挫折就自甘沉淪,不思進取,把原有的一腔抱負深深地壓在身體的某個角落。因此,當挫折來臨時,我們應該笑對挫折,不要輕易地被它打倒,一定要做生活的強者。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很多夢想,每個人也都曾對自己的人生有過很美好地規劃,然而人生在世,誰都不可能一輩子順風順水,各種各樣的“挫折”總是會出其不意地出現在我們麵前。它們打破了美妙的夢幻,打破了熱烈的追求。因此,挫折是非常不受歡迎的,尤其是對於青少年來講。但無數事實告訴人們,不管多麼不情願,挫折都會終生伴隨你我,挫折也是一個人邁向成功的征途中所必須認真對待的一個基本課題。
一般來說,挫折會遭到大家的埋怨、詛咒,甚至痛恨,因為是挫折讓近在咫尺的成功變得支離破碎,是挫折讓觸手可得的美夢頃刻煙消雲散。但是,在你埋怨、詛咒和痛恨挫折的同時,你是否想過該如何來戰勝挫折呢?不要以為挫折堅不可摧,其實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戰勝不了的挫折,隻要有足夠的信心和鬥誌,再大的困難都會變得不值得一提。青少年就應該學會創新思維,隻要能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來對待挫折,就能夠引發出潛藏在體內多時的力量,且發揮出不可思議的作用。
挫折,讓人生更加有意義
誰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痛苦,可是命運卻偏偏愛和人類開玩笑,上帝總是在不斷地捉弄人、折磨人,消磨人們的積極性。但挫折並不是一無是處的,相反,如果人們都能夠打破舊的思維方法,從另外一個角度全新來看待挫折,就會發現原來適度的挫折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有個小男孩,在草地上玩耍時發現了一隻蛹,他很高興地把它帶回了家,想觀察一下蝴蝶究竟是怎麼出世的。幾天之後,蛹上出現了一個小裂縫,小男孩看到裏麵的蝴蝶痛苦地掙紮了很長時間,但是卻無論如何都出來了,看上去像是被什麼東西給卡住了。小男孩實在不忍心看到蝴蝶痛苦的樣子,便決定幫它出來。於是,他找來了一把剪刀,把蛹殼剪開,於是蝴蝶順利地出來了。可是令男孩始料不及的是,蝴蝶才出來沒多久就死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每個蝴蝶在出世的時候都必須要經過痛苦的掙紮,這隻蝴蝶由於沒有承受它原本應該承受的痛苦,以至於出殼後身體臃腫,翅膀幹癟,根本就無法像其他蝴蝶一樣自由自在地飛,自然它的快樂也隨著它的死亡永遠消失了。
蝴蝶沒有經過磨煉而最終夭折,那麼,人是不是也是一樣,不經曆挫折就容易“夭折”呢?其實道理是一樣的,一個人活在世上不容易,他必須要有能夠經受挫折的能力,這是一種必要的磨煉,也是一個人成長必經的過程。能夠經受住挫折的人,哪怕是遇到了驚濤駭浪,也能夠從容不迫地揚帆前進。青少年一定要敢於擴大自己的思維,善於把不利的條件轉化為有利的條件,這樣才能更快地擺脫失敗,走向輝煌的成功。
笑看挫折,做生活的強者
挫折出現時不要輕言放棄,也許再往前走一步路,也許再堅持一分鍾,你就會看到成功的大門展現在麵前。正所謂:“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在同挫折的叫板與對壘中,能夠笑對挫折的人會變得越來越強大,挫折則相對地顯得藐小。
有這樣一個不幸的男孩兒,在年僅7歲那年,不幸地患上了一種叫做“先天性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的罕見疾病,這種病的主要症狀是四肢無力。據醫學專家介紹,同類患者的最長生命記錄僅為18歲。知道了這一切,男孩並沒有失去生活的信心,他不顧自己身體的虛弱,不顧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和父親一起踏上了“感恩之旅”。因為之前當男孩的病在社會上流傳開時,許多好心人都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於是從2003年開始,男孩和他的父親決定在全國尋訪素未謀麵的恩人。父親用一輛三輪摩托車帶他走過了82個城市,共行程13000多公裏,向幾十位當年曾資助過他的好心人當麵道了謝,在每一片土地上幾乎都留下過他們的腳印。男孩說道:“向每一位好心人說句謝謝,給他們送一束鮮花,這是我最大的心願。”這個心願也將一直伴隨著他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盡頭,他就是“感動中國”的風雲人物之一——黃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