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自我控製能力
自我控製能力是控製自己、支配自己的行動,並自覺調節自己行為的能力。它主要表現為個人對自己行為的監督和調節。隨著年齡的增長、思維的發展,青少年的自我控製能力有了很大的發展。但由於思維的抽象邏輯水平還比較低,缺乏社會經驗,意誌力還很薄弱,青少年的自我控製能力較弱。
青少年如何自我控製
對於青少年朋友來說,學會自律,主要是控製自己,“控製者”和“被控製的對象”都是自我。那麼,青少年為什麼要學會自我控製呢?
首先,自我控製有助於實現自我與社會的同一性,人從自然人發展成社會人的過程,需要通過自我學習,逐步具備社會成員所必需的知識、技能、態度、情感和行為,使社會要求逐步內化為人的觀念和行為。其次,自我控製有助於青少年實現人格的社會化。再次,自我控製有助於調節青少年內在的潛能。
如何鍛煉和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控製能力?
自我控製的前提是:青少年的心中有個目的要不惜一切的達到,如果沒有這個那一切都是空談。人隻有在為了某件自己認為值得的事情的時候才會控製自己並想辦法達成,而什麼都沒有的人是沒有必要那樣做的,所以最好是幫青少年樹立一個目標並鼓勵他達到,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學會自己控製自己了。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實現:
(1)品德方麵自我控製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①能做出正確的道德選擇,樹立道德理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前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理想是可以預見未來、走在生活前麵並反映生活發展趨勢的一種形象。它遙遙在前,指引方向,號召前進,它包含有自我控製的目標。道德理想是推動人的道德不斷發展的強大動力。
青少年學生要明確自己將是國家未來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中國在國際競爭中正麵臨著嚴峻的挑戰,你們將是中國能否在世界崛起的關鍵一代。你們要樹立起為國家富強而拚搏的責任感。你們在複雜的生活麵前做出道德選擇時,可能麵臨嚴峻的思想鬥爭,在這時,你們要接受成人的指導,但關鍵還是要你們自己做出選擇。因為教師、家長隻能交給你們思考的鑰匙,他們會讓你們自己去調查、認識各種社會現象,明辨道德是非;針對現實問題和矛盾,給你們以實事求是、通情達理的答疑解難,通過有效的教育控製工程,去規範和訓練你們的基礎道德行為和對待社會生活的態度和方式。這樣,你們就能清醒地而不是盲目地做出正確的道德選擇,為今後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②要善於激發自己自我控製、自我修養的願望。
德育過程是一個內化的過程,表現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按照道德標準來支配自己的行為,逐步將社會道德規範內化,構成自己的精神世界。馬克思曾經說過,人來到這個世間沒有帶著鏡子,他總是習慣於拿社會群體當做鏡子來照,在他掌握了這種社會知覺的方法之後,他便把鏡子挪到了自我的內部。因此,通過他人測評、自我測評與群體中互相測評,每個人都能夠認識自己的素質,自己的優勢素質是什麼,短缺素質是什麼,亟待改進的素質是什麼;社會與工作需要的是什麼素質,不需要的是什麼素質;什麼是良好的素質,什麼是低劣的素質。因而會由此激發與產生改善自身素質,加強自我修養的願望與行為。
(2)行為方麵自我控製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科學的世界觀和高尚的人生觀是提高自控能力的源泉和行動的指南。戰勝惰性也絕不是件容易事。所以日本著名排球教練大鬆博文有句名言:“對人來說,最苦的莫過於戰勝自己。”人們總是在不斷克服自己惰性中培養自控能力的,這就必須從一點一滴做起,不要瞧不起小小的勝利,高爾基說過:“就是對自己的一個小小的勝利,也能使人堅強許多。”那麼,青少年應怎樣控製自己的行為呢?
第一,把思考和行動貫徹、聯結及融洽在一起的能力。即能夠順利、自然地將自己認識理解的東西用於指導自己的實踐活動,而不是當“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這要求個人一是能把自己思和行、知和行結合起來,溝通思想係統與行為係統,使它們相互作用、啟發、參照、驗證;二是經常對自己的行為進行預思和反思,總結過去,設計將來。
第二,果斷抉擇行為的方向,迅速改變行為方式,有效發動和製止某種行為的能力。這些也統稱為統攝、控製能力。這要求個人一是建立起由宏觀行為到微觀行為的協調、控製能力,不要因一些不自覺的習慣性細微行為破壞總體行為;二是有一個暢通的反饋渠道,從各種行為的結果上判別它的價值優劣,並在主觀上作出相應的調整。
第三,自主、自立、自助、自理能力。自主是對自己所做的一切敢負責任的精神,而自立是一種要脫離繈褓,推開拐杖,獨立行走於人生大道的能力。自理包括心理的自我調節能力和日常生活中的動手能力,而自助是自主精神在物質生活領域的特殊要求。自主精神是內在潛力的催發劑,能力大都是靠後天培養的,一個人如果要在總體上提高自己的行為本領,就要在注意培養自己自主精神上下工夫。
(3)學習方麵自我控製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盲從就是沒有主見,是缺乏自控能力的具體表現。有些青年學生由於“意識自控能力”薄弱,不善於獨立思考,是非不分,受騙上當,采取了盲目行動,結果造成了不良後果。因此,我們每做一種事情,都應該三思而後行。凡事一定要想了幹,切不可幹了再想。隻有這樣,才能發揮獨立思考的作用,不隨波逐流。因此,獨立思考,三思而行是增強自控能力的關鍵。對待學習也是如此,要獨立思考,不滿足於現成的答案,要進行創造性的學習,以培養創新精神。
培養青少年的自控能力
當代學者認為,未來的文盲不隻是不識字的人,而且也包括沒有學會如何學習、如何創造的人。青少年學生在獲得自學能力的過程中,應把自己從讀、背、抄、考的沉重負擔裏解脫出來,創造一個主動的學習環境。那麼,你們在學習上應如何培養和提高自己的自我控製能力呢?
首先,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也告訴我們,興趣是組成學習動機的因素之一,興趣在動機中處於中心地位,是動機的最活躍成分。
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有了知識,才能擔當起建設社會主義的重任。作為一名中學生,必須明確學習的社會意義和個人意義。學習使人獲得新的知識經驗,人們在獲得和應用新經驗時,擴展、完善著原有的認知結構,重新塑造著個性,使心理發生量和質的變化,並達到新的水平。學習興趣使人的視野開闊,胸懷豁達,精力充沛,有力地推動學習和學習過程中的創造性活動。廣泛的興趣可以促使自己去接觸和注意多方麵的事物,獲得廣博的知識,因而使自己的智力獲得多方麵的發展。
其次,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自我控製的方法。青少年學生應體會到適當的預習,有助於從容不迫地聽課;及時複習,明確先複習什麼、後複習什麼的重要性;定期小結,認真作業,才能滿懷信心地考出好成績。這樣環環相扣,正確處理好學習活動中的各種矛盾。
2自我調節情緒
人最基本的情緒就是喜、怒、哀、懼,這些情緒的表現對每個人的認識、意誌和個性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好的情緒可以使人樂觀向上、處事果斷,而且還具有豐富的創造性和靈感。然而,那些不良的情緒就會使人們產生疲勞和煩悶,對身心健康的成長極不利。所以,青少年要學會自我調節情緒,讓自己快樂度過每一天。
情緒是自身對客觀事物的一種體驗和態度。在日常生活中,有些青少年整天休閑自得、快快樂樂,從不知道愁是什麼滋味;而有的青少年則經常無精打采,心生自卑總是看不起自己,因此,內心感到孤獨和壓抑,不願與別人交往,整天把自己封閉起來。這些不良的情緒嚴重地影響了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使他們的能力不能得到全麵的發展。因此,青少年要想維護自己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就必須學會自我調節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情緒,需要理智的調節
眾所周知,青少年正處於生理迅速發展的重要時期,而其心理發展相對滯後,這種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是產生各種心理衝突的根源,而這些衝突又往往是青少年情緒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心理學研究也表明,任何情緒的產生主要取決於外部環境、自身的生理變化及其自身對事物的認知狀況。由於青少年的心理還不夠成熟,因此當他們麵臨一些衝擊時,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某些不良的情緒,如緊張、焦慮、抑鬱等。這些不良情緒對人的身心傷害很大。青少年應該認識消極情緒,消除不良情緒,這將有助於自己的健康成長。
一個老婆婆,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是賣傘的,另一個女兒開了一個染坊。老婆婆下雨天擔心開染坊的女兒布曬不幹,晴天時又怕賣雨傘的女兒沒有生意。就這樣她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發愁,哭泣,把眼睛都哭瞎了。一天,來了一位智者,他對老婆婆說:你為何不換位思考一下呢?下雨天時,你賣雨傘的女兒生意一定很好;晴天時,你染布的女兒生意應該不錯,你的女兒天天都有發財的機會,你應該天天高興才對呀!老人家豁然開朗,精神也慢慢地好了起來,從此,再也不為她的兩個女兒發愁了。
這個故事告訴大家,情緒、情感是可以把握和控製的,隻要我們能夠走出固有的守舊的思維模式,從另一方麵來看待問題,就一定能保持良好的情緒,改善不良的情緒,擁有健康的自我。青少年正處於青春期,情緒更是豐富多彩,但由於他們往往不懂得如何運用和操控情緒,總是使好情緒離自己遠去,壞情緒卻如洪水般如影隨形。時間一長,生活和學習勢必會受到不良的影響,對身體也沒有半點好處。所以,情緒需要疏導,需要用理智對其進行調節。
自我調節情緒,人生處處是風景
有關心理學家說:正常的情緒反應有助於提高青少年的行為適應能力,同時還具有保健功能;而那些不良的情緒反應會妨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並導致不良反應。因此,青少年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自我調節,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情緒狀態是很有必要的。所以,青少年必須正確地認識消極情緒對健康帶來的危害,然後,找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克服消極情緒,並提高自身的情緒調控能力,以一個樂觀的心態麵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挫折,讓快樂的陽光籠罩心靈。那麼,青少年應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呢?
(1)青少年要不斷地改變自我。
青少年有許多憧憬、美好的願望。在他們的麵前有許多增長自身能力的機會。然而,他們在享受穩定、幸福的生活時,總覺得鬱悶、無趣、無精打采。這種情況下,如果能主動適當地對穩定的生活做些小的變動,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新鮮感。例如:把你的臥室稍微調整一下,掛一些你比較喜歡的裝飾畫,或者到外麵交個新朋友,換一新的愛好,你就會有與眾不同的感覺。
(2)學會自我控製。
自我控製是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個性品質,是衡量自身心理成熟的重要標誌。所以,青少年要有堅強的意誌,才能很好地控製自己的情緒,並克服不良情緒的影響。然而,自身情緒的波動直接影響著你對周圍環境關係的洞察,這一點是對自身適應能力的評價,也是對自身弱點的關注。因此,青少年在平時要注意培養自己的克製力,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采取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來克製自己的情緒,並積極地采取措施進行疏導,根據自身的情況去適應生存的環境。
(3)享受生活中的樂趣。
一般健康的興趣會給人帶來快樂。有關專家表明,人一般在無聊的時候最容易感到煩惱和不快樂了,而那些忙碌的人往往是生活得充實而快樂。所以,有興趣愛好的青少年,在吸取知識的同時也滿足了自己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有些青少年愛鑽研難題,因為他們一旦征服了困難在心中就會產生滿足感;而有些青少年愛看課外讀物,如書刊、雜誌、青年文摘等,這些廣泛的閱讀使他們獲得廣博的知識,為此他們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讚賞和尊重。對於青少年時期的學生來說,發展一些自己喜歡的興趣,能使自己獲取更多知識,在生活中過得更充實快樂。
(4)神奇的音樂魅力。
音樂是生活中的一門藝術,是一種另類的情緒情感的表現方式,那些不同曲調和節奏可以使人們產生不同的情緒體驗,在抒情優美的音樂中,會覺得精神振奮,情緒飽滿,信心倍增。因此,音樂治療情緒法是青少年最受歡迎的,因為它具有良好的情緒調節功能。
(5)學會自我欣賞和安慰。
沒有一種懲罰比自我責備、自我懊悔更為痛苦。青少年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是,每個人都有特長和優點,對於往事耿耿於懷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任何人都沒有能力改變過去,重要的是吸取失敗的教訓。有句話說得好:如果你已經錯過太陽,就不要再錯過星星。如果你遇到了困難和挫折,那麼,你不要灰心喪氣,你應該欣賞自己的能力。或許你的各方麵都並不出眾,但是,你的善良、勤奮和認真會讓你在心理上找到的平衡。你完全有理由欣賞一下生活中真實的你,而且,你會從中找到快樂和滿足。
(6)學會合理的自我發泄。
情緒上的不愉快如果長期悶在心裏,就會影響腦的功能或引起身心疾病,青少年消除不良情緒,最好的方法就是“宣泄”。情緒上的問題隻要你把它發泄出來,心情就會舒暢、愉快。青少年要切忌把不良情緒埋藏在心裏,“隱藏的憂傷如熄火之爐,能使心燒成灰燼”。如果怒氣能適當地發泄出來,那麼,緊張的情緒就可得到緩解,心情也會雨過天晴,霧消雲散。
(7)做一個幽默大師,幽默與歡笑是情緒的最佳調節劑。
青少年你們要學會保持幽默的態度,即使是在不利的環境中也依然要保持快樂的心境。因為它是給極度惡劣的情緒產生一個緩衝的過程。幽默是智慧和樂觀精神的結晶,它不僅可以使人快樂,還會使人發笑,更重要的是可以驅散心中的積鬱,讓人以平和的心態來麵對生活。所以,青少年要培養自己的幽默感,這樣就會擁有更多的智慧,從而擺脫不良情緒所帶來的尷尬、憤怒和煩惱。
(8)揭露大自然的奧秘。
大自然的山清水秀常能震撼人的心靈,所以,當你情緒不佳時,可以去登山、看海或者走進森林,此時你就會感到心胸開闊、有超脫之感,這些奇妙的感覺都是培養良好情緒的誘導劑。
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而不是終點,追求內心的快樂和幸福也是如此。在人生的旅途上,每個人都可能碰到坎坷,遭遇失敗,但是,如果你懂得保持和培養良好的情緒,就會少些憂愁與煩惱,多些開心和快樂。
3學會幽默心理
心理學家認為,幽默是一種積極的心理防衛機製。幽默可以維持人的心理平衡,調節人的中樞神經,增強血液循環,有利於排解積鬱,消除疲勞和煩惱。正如俗語所說:“笑一笑,十年少;笑一笑,百病消。”
有人感歎漫漫人生何其長矣,以至於度日如年;而有人卻慨歎人生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因此惜時如金,隻爭朝夕。或許是“歡愉恨時短,煩惱苦時長”這種心理產生了這種天壤之別。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吾生也有涯”,那麼,何不學會幽默,使自己的生活充滿陽光,同時也擁有一個有限的、亮麗多彩的生命旅程——活出真我呢?
幽默可以修身養性
幽默在交際中的重要作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和接受,但幽默的另外一個潛在的巨大作用似乎還有許多人沒注意到。
全世界年齡最高的法國老太太卡爾芒創下了122歲的長壽紀錄。卡爾芒之所以能夠長壽,一方麵與她善於注重身體保養有關,輕鬆、悠閑、運動以及清淡合理的飲食習慣,是卡爾芒健康生活的必要保障;一方麵這又與她樂觀的人生態度分不開,幽默、開朗、豁達的性格更是卡爾芒老太太長壽的真諦所在。卡爾芒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中,她的一生都是在清閑自在中度過的。1997年她12l歲生日時,一群記者曾經問她:“您怎麼能活這麼大歲數?”卡爾芒幽默地回答說:“上帝把我給忘了。”“您的長壽秘方是什麼?”“我要是有,早就賣給你們了。”這一問一答把卡爾芒幽默詼諧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
從上邊這個例子不難看出,幽默還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修身養性作用。卡爾芒老太太如果不是具有幽默、開朗、豁達的性格,而是終日鬱悶寡歡,她就不會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就會影響她的身體健康,也就不會那麼長壽了。這麼說是有科學根據的。經專家研究發現,詼諧、妙趣的幽默能使人忍俊不禁,在人們笑得特別開心的時候,一些潛伏在人體內部伺機“作案”的致病因子,便被那一陣陣的笑聲驅逐出“體外”。弗德罕大學的研究結論是:笑,對心髒、肺部、胃和其他器官均有益處。笑能調節過低和過高的血壓,促進消化,增強活力,並延長壽命。
為了讓你們在交際活動中能更加左右逢源,如魚得水,為了讓自己的身體和心理更健康,並擁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你們應該學會幽默,而且應該從現在就開始。
幽默——心理調適劑
幽默是一種心理調適劑,它不僅能促進身心健康,而且還能開拓人生,使其更加絢麗多彩、燦爛輝煌。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皮層有個“快樂中樞”,那種令人覺得有趣或可笑的“幽默”,正是其最佳的刺激源之一。這個“快樂中樞”接受適宜的刺激後呈興奮狀態,能把各種美好的東西複製出來,在人的機體內發生一場“生物化學暴風雨”,激活人體機能,洗刷生理疲勞和倦怠,改善體內循環,促進人體免疫功能。因此,科學家們把“幽默”生動地比喻為“心理按摩”。據報載,美國生理學家愛爾瑪為了研究心理狀態對人的健康的影響,做了一個實驗,發現人在生氣時的生理反應十分劇烈,分泌物比任何時候都複雜,並具有毒性。所以,動不動就生氣的人很難長壽。我國古諺“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也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