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戰勝心動的痛
心動,是個很奇妙的詞語。少女心動,又在奇妙的基礎上平添了一絲活力。每位少女都渴望遇到一個讓她心動的人,然而,每個少女幾乎都曾有過心動的感覺,那是一種最激動人心,最讓人悲傷、最想把它遺忘又最想把它保留在心底的感覺。心動是少女心中一個美麗的夢,是一次必不可少的感情經曆,這種經曆無法與其他感情並駕齊驅,更不可能用其他感情來替代,它是獨一無二的。
心動,是上帝賜予人類的最為珍貴的禮物,它蘊藏著無限美麗,可是少女在渴望心動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在美麗的背後又有多少憂傷?心動就像一把雙刃劍,在無盡的甜蜜中,有說不完的苦楚。因此,有愛,也有痛,愛的愈深,痛苦也就越深。心動與人的關係就像一條鞭子和被抽動起來的陀螺,鞭子令它動,卻也讓它感到了疼,隻有忍受住疼痛,才能享受到一絲甜蜜;就像一朵嬌豔的玫瑰一樣,如果站在一邊靜靜地觀賞就會覺得它非常漂亮,可是如果伸手去采摘的時候就會被它的刺所傷。生活中,有多少少女因為心動而受傷!可她們明明知道會受傷,還是無可救藥地陷入其中,執著地心動著。
依依是一個剛過18歲的小女生,從小長得就像個洋娃娃,模樣乖巧可愛,不管誰見了都忍不住誇獎一番。俗話說: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現在的依依更是眾人眼中的焦點,穿著時尚靚麗,渾身充滿了青春的活力,追她的男生排成隊,可是,沒有一個讓她動心的。直到有一天,她遇見了陸陽。
那天,在書店裏,依依把手伸向了一本書,與此同時,另一隻手也伸了過來,依依抬頭一看,看到了一雙清澈的眼睛,一瞬間,她便被這雙眼睛吸引住了。然後,聽到他說:“你也喜歡這本書嗎?那我讓給你吧。”依依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沒關係,我隻是隨便看看而已,還是你要吧。”兩人對視著笑了笑。從交談中,依依得知,陸陽剛從大學畢業,不過現在已經是一個公司的業務骨幹了。
向來清高的依依這次不知中了什麼邪,竟然對陸陽動了心,這種感覺是那麼奇妙,好像天空都比過去的藍了,空氣也顯得格外清新,對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充滿熱情。可是,後來和陸陽的一次談話中,依依得知,他已經有女朋友了,是他的大學同學,兩個人相愛了三年,現在都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了。聽到這個消息,依依呆了,她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她更無法把陸陽從心中抹去,但是她笑著說:“我們是好朋友,對嗎?”“當然。”依依幸福的背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壓抑,因為她愛得深,所以傷得也深。
終於,她還是收到了他的結婚請柬,那一刻,她聽到了自己心碎的聲音。不過,她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帶著笑容去參加他的結婚典禮,婚禮上,她看到了幸福的新娘,很漂亮,和陸陽很般配,故事就這樣結束了。
依依的心動就像是一個美麗的夢,夢醒之後心裏惆悵萬分,不管夢的內容多麼的華麗輝煌,可它終究是夢,總有醒來的一天,雖然,並不能算是真正的愛情,卻會被她視為珍寶珍藏在內心。
有人說,少女的心動就像是心頭中的一根刺,不能碰,也不能動,一觸就痛。一想起生命中曾經有過的那段感情,就會想起傷自己最深的那個人,此時,心中就會蕩起陣陣漣漪,別有一番滋味。也許難忘的並不僅僅是那個人,當心動有一天成為回憶,成為一個牽掛時,那種感覺才是最讓人無法忘懷的。幸福是一種痛,傷心也是一種痛,也許,這就是心動的代價,其方法就是默默忍受傷害。
少女的心動是不顧一切的,是勇前往直前的,她們的感情最豐富。正因為她們年少無知,所以,對愛情的理解不夠深刻。她們渴望花前月下,渴望甜言蜜語,渴望對方每天都要給自己打一個電話,渴望有了矛盾一定要是對方先來道歉。她們希望男孩可以做自己的護身符,希望自己可以在男孩懷裏任意撒嬌,希望他們的愛情充滿浪漫,希望他們之間能夠開花結果。
總之,在夢裏編織的美好希望都變成現實,可是,現實卻又總能讓她們如願。所以,這樣的心動大都會以失敗告終,因為,現實對兩個年輕人來說太殘酷了,他們沒有共同生活的條件,前途一片渺茫,又顯得如此無助,還時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而爭吵不停,他們的幻想都被現實潑滅了。
她和他是同學,高考過後,兩個人分別去了不同的城市上大學,分別時依依不舍,四目相對,淚水濕了眼眶,說了多少的海誓山盟。但分別後的日子對她們來說,日子是那麼難熬,以前和他在一起的點點滴滴便成了她的精神支柱,每次接到他的電話是她最高興的時候,和他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可是漸漸地,他的電話少了,和她說話也聽不出以前的興奮了,而且每次都敷衍了事,然後,匆忙地掛斷,剛開始她並沒有多想,隻以為他是有急事,因為她陷得太深了。可是,到了後來,她察覺到有些不太對勁,但是,她不敢去證實,她害怕知道結果。終於到了暑假,他約她見麵,她也意識到這次談話的內容,可是她還是不願意相信,談話中,他幾次欲言又止,她幾乎都猜出他要說什麼了。“我們還是分手吧。”聽到這句話的那一刻,她的淚水無聲地滑落下來,她知道,他們的感情已經無法挽回,帶著傷痛,他們和平地分手了。
心動,其實就像是一棵小樹苗,即使精心嗬護,也是易折易損,如果稍有不慎,就會受傷。芸芸眾生中,多少人都無可避免,這種事情不怪人也不怪事,隻能說這樣的心動太嬌柔,經不起風吹浪打,終究逃不掉半路凋零的厄運。心動的少女注定要承受痛苦,也許從一開始心動的命運就已注定。
很多心動過的少女也許並不懂得心動到底是什麼,不知道自己在意的是那個人還是那種感覺。有人說,心動是個美麗的童話,裏麵有王子和公主的幸福生活。有人說,心動是一道美麗的風景,裏麵有青山和綠水的永恒不衰。其實,少女心動,有愛更有痛,這是誰都無法逃避的,心動的魅力也正在於此,明知道會摔得頭破血流,還是會有不計後果的少女闖進來,即使痛,也痛得心甘情願。
2懵懂的初戀情感
初戀是人生當中開在心裏的第一朵、綻放的鮮花,它富有朝氣、絢麗多彩,初戀幾乎是每一個中學生一生中最刻骨銘心的記憶,無法抹去的初戀情感,猶如初升的太陽一樣美好。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初戀情懷總是詩。的確,中學生的心是嬌嫩的,細膩的,但又是風吹必倒的一種情感心理。對於中學生而言,一份濃厚而又純真的情感,就是初戀。
平心而論,誰沒有過年少時的懵懂初戀呢?
初戀的情感,如同清晨的薄霧,虛無縹緲,捉摸不定,最深情的凝望也無法穿越這份迷茫。正是這種朦朦朧朧似有似無的情感心理的萌發,讓無數少男少女情不自禁地陷入其中。目光也就這樣無可救藥地停留在某個人的身上,隻想穿越那深邃的眼底,隻想猜透這個的心事,隻想隨著他一起悲、一起喜,隻想攜起他的手一起走向春天,一起感受初戀的色彩,一起接受四季的變化。這種感情不是直白而無所顧忌的,它帶有一絲含蓄,一絲模糊,一種奧妙而又難以言說的意味,欲罷不能、欲說還休最能表達這種感覺。
今年讀初二的張琳,並不知道這就叫做愛情,她隻知道她想時時刻刻看到他,他的一個回眸、一個笑容、一個背影都讓她為之著迷,百看不厭。每當他無意間將視線轉向她,張琳的心中便有一汪湖水泛起層層波浪,而湖中的睡蓮也會在半夢半醒中悄悄綻放,成為瞬間的永恒。在日常的交往中,他對張琳所說的每一句話,她都銘記於心,還常常在人群中搜索他的影子,習慣為他默默地心中祈禱,習慣時刻享受著他渾身散發出來的熱情和活力。張琳幾乎為了他而生,而活,而死,甚至還心甘情願地生活在這如醉如癡的幻想中。張琳不在乎最後的結果,不在乎這是對還是錯,總而言之,她喜歡這種奇妙的感覺,雖然甜美中伴著苦澀,但卻令她一生難忘。
可見,處於中學生這個情感變化的階段,情感心理在此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自覺得心隨他動,每一個視線都必有他的存在。其實中學生在初戀中無悔地愛著,痛著,但更多的是抱著這麼一種心理:不在乎天長地久,隻在乎曾經擁有。因為天長地久對學生而言,簡直就遙不可及,天方夜譚,因為中學生根本就沒有承受愛情的能力。所以隻能忍受內心的痛苦掙紮,不是他們不渴望轟轟烈烈,海誓山盟的愛情,但是更多是被現實所壓迫著,因為這種愛情是隻能開花而不能結果的。因此,隻能要求在平淡中好好的無回報的付出,精心地嗬護著自己的初戀。而這種情感心理,正好恰如其分地將懵懂的初戀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初戀是美好的,它是每一個中學生人生當中的必經之路,誰都會與青春撞下腰。
初戀是最容易開的花,卻是最不容易開花的果,無論何其美麗、何其淒蒼、何其壯闊,這份美好隻能存在你的記憶中,存在於文人墨客的深情篇章中,但是潛伏在人類的情感心理卻在變化著。
初戀情感像春天裏的蒙蒙細雨,剪不斷理還亂,滋潤著少男少女的心房,也淋濕了她們的衣服。雖然站在雨中能感受到對方的呼吸,但是看不到對方的臉,無法穿透層層的細雨而緊緊擁抱。初戀情感猶如夏天的驕陽,照耀著大地的每一寸肌膚,但卻燒傷了很多花草樹木,它讓少男少女們感受到了光明,卻又不敢靠近,怕一觸即逝。初戀情感就像是秋天的果實,雖然是豐收的季節,但也伴隨更多的是辛苦與血汗,一不小心,就會顆粒無收,所有的付出都打了水漂,讓人看不透又難以捉摸。初戀情感猶如冬天的白雪,晶瑩剔透、潔白無瑕,讓人不忍心破壞了這片銀裝素裹。初戀情感讓人愛不釋手,卻也讓人感受到刺骨的寒冷,讓人看不透其外表底下到底藏了多少不解,多少無奈的情感心理。
輝對香香一見鍾情,輝無法用語言表達那種感覺,總之,那是一種奇特的興奮,一想起香香,輝的心中就會莫名其妙地顫動,緊接著就是笑容浮在嘴角上。輝想就這樣靜靜地看著她,可是香香也總是不由自主地用眼睛瞟向他,幾乎是肆無忌憚。久而久之,兩顆年輕的心不約而同地開始相互靠近,沒有任何語言,隻憑借肢體語言,輝和香香就已經很明白對方的心意了。隻可惜好景不長,中學生談戀愛注定沒有好的結局,注定要分開,在畢業典禮上,香香對輝說她要遵從父命,回南方工作,但是輝卻要留在這個寧靜的城市工作和生活,於是便忍痛分開。隨著時光的流逝,幾年後,輝結婚生子,但和香香的那段朦朧的情感卻始終沒有忘懷,並將它常常地埋在心底,不時地拿回來加快一下。直到在同學的聚會上,輝和香香再次重逢,但是卻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心潮澎湃,他發現,香香和其他的女人並沒有特殊之處,雙方都隻是禮貌地相互問候,“這幾年過得還好嗎?”此刻輝才幡然醒悟,原來他隻是懷念當初和香香在一起的感覺而已,她已經被他定格在那個年代,而現在的她早已不是當年的她了。這時他笑了,原來戀愛隻是初戀。
·· ··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其中的奧妙,初戀的美好不在於某個人,而是在於其中的過程。但現實生活中,還是有那麼多的人懷念著,其實,懷念初戀並不意味著那個人是多麼的永恒,而是紀念那個過程是多麼的重要。
著名女作家三毛曾寫下:“初戀是人生的裏程碑。”特別是中學生們,因為太年輕了,根本就沒有真正搞清楚什麼才叫做愛情?隻在乎一時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卻是人間所有,不需要高明的戀愛手段,隻要兩廂情願,你有情我有意,一拍即合,但事實卻沒有這麼簡單。情感心理專家認為,中學生時代根本就不是愛情的季節,之所以有躁動的心,其原因完全是由於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生理、心理發展也會隨之完善。但並不是有了一定的發育,就有了愛的權利,有這種想法的中學生,是錯誤的情感心理所導致的。因為中學生們根本就沒有承受愛情的能力,因此,中學生們一定要端正好自己的情感心理,初戀誰能會走過,隻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有的中學生情願為了愛情而痛不欲生,也甘願走遍天涯海角去尋找愛情,自認為可以在愛情的道路上過關斬將。其實情感無疑給心理造成嚴重的負荷。因此,中學生應正確麵對懵懂的初戀情感。
初戀的感情是迷茫而懵懂的,是神聖而蓬勃的,是幽深而淒迷的,也是熾熱而又強烈的。初戀帶給花季少男少女們希望,也帶給他們帶來無數次的失望;初戀讓年青的生命充滿活力,也讓年青的生命承受痛苦;初戀能讓花季少年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也讓他們承受著拖後腿的心理折磨。因此,情感心理是否健康在此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3刻骨銘心的暗戀
中國有句俗話:“哪個少女不懷春”,處在花樣年華時期的少女或許很多人沒有經曆過戀愛,但大多數都有過暗戀史,不管是暗戀他人,還是被他人暗戀。對新生代的人來說,暗戀是一個早已過時的詞語,敢愛敢恨,敢作敢為才是瀟灑,所以,如果要戀愛就得明著戀,不求任何回報的暗戀,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的社會。也許,這是對的。可事實上卻是,盡管人們的愛情觀念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而不斷開放,還是有一部分人“愛你在心口難開”、“為他消得人憔悴”,寧願忍受感情的折磨,也不願說出來。
暗戀是最誘人的話題,也是少女們最敏感的話題。提到暗戀,一般人們總會覺得苦澀、委屈。其實,暗戀一個人是一件痛並快樂的事情,是人間最幸福的事,又是最痛苦的事,是最高雅的事,又是最淺顯的事。不過,在她們內心深處,她們清楚地明白隻要真心喜歡一個人,即使有痛苦也是甘心情願的。暗戀的日子,是苦澀而甜蜜的。暗戀,給人留下刻骨銘心的回憶,一輩子都會記憶猶新。
世上的人不一定人人都有興趣感慨暗戀,但暗戀卻會成為愛情中的永恒話題。對於活潑奔放的少女來說,她們的生活是單純的,同時也是單調的,對方一個眼神,一句話語,一個動作,甚至一個背影,都會讓她們陶醉在自己的幻想中。一個人演繹著世間的悲歡離合、轟轟烈烈。她們會為暗戀的那個人喜不自禁、痛不欲生,會因對方而精力充沛、廢寢忘食。對於這份不見天日的感情,她不求回報,隻是默默付出。那種奇妙的感覺,如果不親身經曆,就不能真正的體會。
這是一個發生在奧地利的故事。1932年,一個女人已經瀕臨死亡,同這個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的命運相比,她的命運顯得太簡單也太曲折了。她耗盡一生去暗戀一個才華橫溢的作家,一個風流瀟灑的作家,一個會用快樂消耗自己生命的作家,一個受到萬千少女寵愛的作家。作家小的時候和這個女人是鄰居。
她和所有的少女一樣,從第一次見到作家時就被他非凡的才華和談吐吸引住了,那一年,她15歲,還很羞澀、很靦腆。那個年齡,別的女孩子都還在遊戲年代,可她卻無可救藥地全身心地沉浸在作家的光環中,她不能自拔地愛上了他,愛得執著而又熱烈,愛得偉大又不求回報。沒有暗戀之前,她的生命是蒼白的空虛的,暗戀讓她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充滿了陽光,充滿了活力,充滿了希望。
然而,命運對她卻不太眷顧,她的暗戀始終停留在這一階段,那一個名揚天下的作家始終對她的存在和她的不顧一切的感情毫無了解。生性風流的他雖然和她有過兩次肌膚之親,而且她還有了他的孩子,可作家還是什麼都不知道。作家居然沒有認出和她一夜風流的女孩子是昔日的鄰家妹妹,更沒有讀懂她美麗的眼睛中所蘊藏的無限深情。也許,他看出來,隻是裝作不知道,也許,他根本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純淨無瑕的感情。而她,最終也沒有吐露自己埋藏多年的心聲,獨自一個人在暗戀中體驗著、掙紮著、痛苦著、甜蜜著,寧可在憂慮中忍受期待的焦灼,也不肯放棄一絲一毫對他的感情。
後來,她的孩子死了,那是她延續的愛情和生命,她也要死了,枯萎且刻骨銘心的暗戀,使她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沒有後悔當初的所作所為。
自從出現人類文明以來,暗戀就已經存在了。這個女人在少女時的一次動心,讓她的一生都飽受苦難,可她從沒有怨過。不懂得暗戀的人一定都以為這個女人太傻,不值得這麼做,固然,這樣的暗戀代價是太大了些,可是,暗戀有時很難用語言來解釋的,少女一旦心甘情願的為某個人付出,再強大的力量都不能將她動搖,即使得不到的感覺,她依然會堅持的。所以,對暗戀的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似乎怎麼說都在理,也似乎怎麼說都缺理。
泰戈爾有句名詩:“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站在你麵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也許這是對暗戀最好的詮釋。大概女人的少女時代,都曾有過暗戀的事情發生,每個少女心中都有一個令自己朝思暮想的男孩,想起那個人,會不自覺地傻笑。會習慣性搜索那個人的聲音和背影,關注他的一舉一動。如果真正麵對他時,卻又不敢正視他,隻聽到自己的心在“砰砰”地跳個不停,甚至手足無措,一心想的就是馬上逃離現場。暗戀之所以讓少女刻骨銘心,也許就在於這些遺失的美好吧。
林嵐說上高一的那一年,她暗戀班上的一個男生,那年她才17歲。那個男生是班長,自從進入這個班級第一天起,她就被班長的那份充滿活力和幽默風趣吸引住了,而且,班長的能力也很不錯,把班級管得井井有條,班主任對他十分放心,因此,班裏許多女孩子都願意與他交往。
林嵐不是一個性格開朗的人,當然不會主動去和班長搭話,它把對班長的好感放在了心裏,看到他身邊圍著一群嘰嘰喳喳的女孩子,那種滋味兒別提有多難受。時間越長,她對班長的思念就越濃,她希望天天可以見到他,聽他說話,常常在不經意間提起他,又在別人提到他時若無其事地插上幾句,其實,她的內心早已翻江倒海了。每當學校放寒暑假的時候,是別人最高興的時候,可她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放假就意味著將有很長一段時間見不到他。她可以為了班長的一句話而魂不守舍,為了他的一個眼神而陶醉半天,這已經成了她的習慣,她曾經也想過要徹底擺脫,可她根本做不到,與其說無法自拔,倒不如說不願拔出。
高考過後,大家都要各奔東西了,班長考上了北方的一所大學,而她聽從了父母的安排去了離家較近的城市。多年後,林嵐回憶起當年,仍有絲絲餘味在心頭,那種感覺無可代替。雖然,遠在他鄉的那個人並不知道這份感情,但她寧願固守這份執著。
也許這是大多數暗戀者的結果,明知這段感情絕無可能得到對方的響應,明知道對方不可能對自己做出承諾,明知道兩個人處在完全不同的世界,卻寧願深深地陷入感情的深淵,無法自拔,暗戀實在是一件最不幸最頑固的情感。畢竟,每個少女都有愛的權利,而對方也有選擇的權利。
有人說,暗戀是一種快樂,有人說,暗戀是一種痛苦,有人說,暗戀是一種美麗,有人說,暗戀是一味傷神劑。也許,在這個世界,暗戀是最真摯、最純潔、最讓人心酸的感情,默默地關注一個人,無私地奉獻著所有,靜靜地期盼著一份永遠不會降臨也根本不屬於自己的感情。雖近在咫尺,卻遠在天涯。暗戀,怎能不讓少女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