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悟語:
我們對自己的生命有比想象中更多的主宰權。你好比一位三軍統帥,領導著你身體內的各路大軍,去戰勝、消滅那些不受歡迎的敵人。
6.選擇適合自己的位置
勞爾在求學方麵一直遭遇失敗與打擊,高中未畢業時,校長對他的母親說:“勞爾或許並不適合讀書,他的理解能力差得讓人無法接受。他甚至弄不懂兩位數以上的計算。”
母親很傷心,她把勞爾領回家,推備靠自己的力量把他培養成材。可是勞爾對讀書不感興趣,為了安慰母親,他也試著努力學習,但是不行,他無論如何也記不住那些需要記憶的知識。
一天,當勞爾路過一家正在裝修的超市時,他發現有一個人正在超市門前雕刻一件藝術品,勞爾產生了興趣,他湊上前去,好奇而又用心地觀賞起來。
不久,母親發現勞爾隻要看到什麼材料,包括木頭、石頭等,必定會認真而仔細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磨和塑造它,直到它的形狀讓他滿意為止。母親很著急,她不希望他玩弄這些東西而耽誤學習。勞爾不得不聽從母親的吩咐繼續讀書,但同時又從不放棄自己的愛好,他一直在想做得更好。
勞爾最終還是讓母親徹底失望了,沒有一所大學肯錄取他,哪怕是本地並不出名的學院。母親對勞爾說:“你走自己的路吧,沒有人會再對你負責,因為你已長大!”
勞爾知道他在母親眼中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他很難過,決定遠走他鄉去尋找自己的事業。
許多年後,市政府為了紀念一位名人,決定在市政府門前的廣場上置放名人的雕像。眾多的雕塑大師紛紛獻上自己的作品,以期望自己的大名能與名人聯係在一起,這將是難得的榮耀和成功。
最終一位遠道而來的雕塑師獲得了市政府及專家的認可,在開幕式上,這位雕塑大師說:“我想把這座雕塑獻給我的母親,因為我讀書時沒有獲得她期望中的成功,我的失敗令她傷心失望。現在我要告訴她,大學裏沒有我的位置,但生活中總會有我一個位置,而且是成功的位置。我想對母親說的是,希望今天的我至少不讓她再次失望。”
這個人當然就是勞爾。在人群中,勞爾的母親喜極而泣。她知道勞爾並不笨,當年隻是她沒有把他放對位置而已。
點滴悟語:
最了解你的人莫過於你自己。唯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真正想幹什麼,適合幹什麼,能幹成什麼。而且選擇自己的道路,是你最基本的權利。
7.勇敢地為自己做決定
有一回李明搭乘飛機,坐在他旁邊的是一個非常喜歡抱怨的人,如果奧林匹克有這項競賽的話,李明大概可以拿到一塊獎牌。那天,當空中小姐前來詢問他們晚餐要吃雞肉還是牛肉的時候,李明回答:“雞肉”,那個人則表示:“都可以。”
過了一會兒,空姐端來了李明的雞肉,端給那個人一份牛肉。
接下來的20分鍾,李明隻聽到那個人不斷喃喃地抱怨他的牛肉有多難吃。那個人完全不了解,這頓難吃的晚餐其實是他自己決定的。在他的想法裏,這是空姐幫他挑的晚餐,但實際上,是他自己將選擇權交給別人的。
你是否曾經埋怨過別人?但事實上你可能錯怪別人了,是你的決定使你麵臨今天的結果——也許你自己做決定,也許你決定由別人為你做決定。
有些人做正確的選擇與決定,有些人做錯誤的選擇與決定,但我發現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他們有權選擇,或是輕易將選擇權拱手讓人,而且大部分的人也不喜歡別人為他們做的決定。千萬不要成為這樣的人。
羅賓指出:“你要相信這個事實,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可以自己做選擇。勇敢地為自己做決定,不要讓別人承擔你的成敗,不要讓別人決定你的一生。”
點滴悟語:
如果你任由別人幫你做選擇,你可能會讓自己變得很不愉快,或受困於別人的成就裏。你必須認清一個事實,你現在所承受的一切,其實大多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8.不加思索的苦幹等於白幹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有一天晚上走進實驗室,當時時間已經很晚了,他見一個學生仍俯在工作台上,便問道:“這麼晚了,你還在幹什麼呢?”
學生回答說:“我在工作。”
“那你白天幹什麼呢?”
“我也工作。”
“那麼你早上也在工作嗎?”
“是的,教授,早上我也工作。”
於是,盧瑟福提出了一個問題:“那麼這樣一來,你用什麼時間思考呢?”
這個問題提得真好!
拉開曆史的帷幕就會發現,古今中外凡是有重大成就的人,在其攀登科學高峰的征途中,都是給思考留有一定時間的。據說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建立,經過了“十年的沉思”。他說:“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偉大思想家黑格爾在著書立說之前,曾緘默六年,不露鋒芒,在這六年中,他是以思為主,專研哲學。哲學史家認為,這平靜的六年,其實是黑格爾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牛頓從蘋果落地導出了萬有引力定律,有人問他這有什麼“訣竅?”牛頓說:“我並沒有什麼方法,隻是對於一件事情作長時間熱情地思索罷了。”德國數學家高斯,在許多方麵都有傑出的貢獻,有人稱他為“數學的王子”,而他則謙虛地說:“假如別人和我一樣深刻和持續地思考數學真理,他們會做出同樣的發現的。”
蘇聯昆蟲學家柳比歇夫在回答一位抱怨沒有時間考慮問題的年輕科學家時說:“……沒有時間思索的科學家(這不是短時期,而是一年、二年、三年),那是一個毫無指望的科學家;他如果不能改變自己的日常生活製度,擠出足夠的時間去思考,那他最好放棄科學。”
點滴悟語:
思索是人生的導師。不加思慮地對待一切,肯定是碌碌無為,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