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悟語:
欲望是誰都有的,但不要太貪。不管做什麼事,貪得無厭、急功近利往往以慘敗收場,穩紮穩打,不貪婪也不退卻,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30.精深的茶道
對日本人來說,泡茶招呼客人是一個重要的儀式,如果泡的茶不好喝,客人常會直接推斷這個公司一定管理不好,所以泡茶事小,卻是重要性很高的工作。
有一位大學畢業的少女,非常向往記者的工作,於是去報考新聞機構。她被錄取了,但是,由於沒有記者的空缺。主管叫她暫時做一些為同事泡茶的工作。做為一個滿懷夢想的大學生,隻為大家泡茶,心裏當然非常失望。不過,想到公司也不是有意輕視她,待遇也不錯,就安慰自己不用急,將來還是有機會的。於是,坦然去上班,每天為同事泡茶倒茶。
3個月過去了,她開始沉不住氣了。心裏總是抱怨:“我好歹也是大學生!卻天天來為你們泡茶。”這樣一想,她泡茶就不像從前那樣愉快,泡出來的茶,也就一天不如一天了,但她並未察覺。
又過了一段時間,有一天她泡好茶端給經理喝,經理喝了,就大罵起來:“這茶怎麼泡的!難喝得要命。虧你還是大學畢業呢!連泡杯茶都不會。”她真的氣炸了,幾乎哭了出來:“誰要在這個鬼地方繼續泡茶呢!”正準備當場辭職的時候,突然來了重要訪客,必須好好招待。她隻好收拾起不滿與委屈,想,反正要離開了,就好好泡一壺茶吧!於是,認真地泡好茶,當她把茶端進去,轉身剛要離開時,突然聽到客人由衷的一聲讚歎:“哇!這茶泡得真好。”別的同事,連那位罵她的經理都端起來喝,紛紛情不自禁地讚美:“這壺茶真的特別好喝!”
就在那一刻,她自己也呆住了。想,隻是小小的一杯茶而已,竟然造成那麼大的差異,或被上司罵,或被大家讚不絕口,這茶裏顯然有很深奧的學問,要好好地去研究。
從此以後,她不但對水溫、茶葉、茶量都悉心琢磨,就連同事喜好、心情,也細心地體會。甚至,連自已泡茶時的心情狀態會帶來的結果,也了如指掌。
很快,她成為公司的靈魂人物。不久她被升為經理,因老板想:“泡茶時那麼細致專心的人,一定是很精明難得的人才!”
點滴悟語:
一個轉念間,用心與不用心之間的差別,可以泡出完全不同評價的茶。了解自己的任務與貢獻,並對細微的地方用心,才能讓人體驗到被接受與被照顧尤其在e時代所有行業已成為服務業的年代中,這麼樣專心致誌已成為經營致勝的關鍵要素。不隻是對顧客要比人性、比貼心、比創意,對員工也是要比人性,比貼心、比創意。
31.廉價與微笑
1962年7月,在美國西北部一個叫本頓維爾的小鎮上,一家名為沃馬特的普通商店開業了,店主是44歲的退伍男子沃爾頓。30多年後的今天,沃馬特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業連鎖集團。在2000年《財富》500強排名中,沃馬特以1668億美元的營業額名列第二。沃馬特創下了一個商業奇跡。
人們對沃馬特連鎖店的最初認識還是十幾年前在國外生活時,那時中國還沒有超市。當人們第一次走入沃馬特連鎖店時,先是被它巨大的麵積所震驚,繼而為它的便宜價格所打動。同樣一件商品,沃馬特的售價至少會比其他店便宜5%,但是給人們印象最深的還是每一個售貨員的微笑,那樣親切自然。此後,每次去美國,人們都會選擇去沃馬特連鎖店購物,享受一個消費者內心的滿足。
後來人們才知道,沃馬特經營宗旨之一便是“天天平價”。老板沃爾頓常常告誡員工:“我們珍視每一美元的價值,我們的存在是為顧客提供價值,這意味著除了提供優質服務外,我們還必須為他們省錢。每當我們為顧客節約了一美元時,那就使自己在競爭中占先了一步。”
為了不愚蠢地浪費一美元,沃爾頓率先垂範。他從不講排場,外出巡視時總是駕駛著最老式的客貨兩用車。需要在外麵住旅館時,他總是與其他經理人員住的一樣,從不要求住豪華套間。
為了贏得這一美元的價值,沃馬特實行了全球采購戰略,“低價買入,大量進貨,廉價賣”。沃馬特中國采購總監芮約翰每到一地,都要察看各家商店,認真比較價格,選擇合適商品。他對別人說,中國商品的質量近年來有大幅提高,沃馬特在中國的采購額也逐年增加,今年將達到40億美元。
價格與服務是沃馬特贏得競爭的兩個輪子。已在中國工作了5年的芮約翰說:“你知道我們有一個微笑培訓嗎?必須露出8顆牙齒才算合格。你試一試,隻有把嘴張到露出8顆牙齒的程度,一個人的微笑才能表現得最完美。”人們不禁回想起初識沃馬特時的印象,原來售貨員那一顰一笑都有著如此嚴格的規定。
做生意自然要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實現最大化的目標則要從最小化的具體行動開始。經營節約一美元與微笑露出8顆牙,抓好每一件這樣的小事,企業方能砌就通向成功的階梯。
點滴悟語:
很多很多的成功經驗並不神秘,隻不過有的人不以其小而堅持做了下去,而有的人則總想著大問題而忽略了小事情。
32.業餘時間也是一種財富
一個人的業餘時間一生中能有多少呢?這些年的業餘時間往往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
一個城郊的居民區住著3戶人家,他們的平房緊緊相鄰著,3個男人都從農村招工進了一家煉鐵廠。
廠裏工作辛苦,工資又不高。下班了,3個人都有自己的活。一個到城裏去蹬三輪車,一個在街邊擺了一個修車攤,還有一個在家裏看書,寫點文字。蹬三輪車的人錢賺得最多,高過工資。修車的也不錯,能對付柴米油鹽的開支。看書寫字的那位雖沒有收入,但也活得從容。
有一天,3個人說起自己的願望。蹬三輪車的人說,我以後天天有車蹬就很滿足了。修車的說,我希望有一天能在城裏開一間修車鋪。喜歡看書寫東西的那個人想了很久才說,我以後要離開煉鐵廠,我想靠我的文字吃飯。其他兩位當然都不信。
5年過去了,他們還是過著同樣的生活。10年後,修車的那位真的在城裏開了一家修車鋪,自己當起了老板。蹬三輪的那位還是下班了去城裏蹬車。15年後,看書寫字的那位發表的一些作品,在地區引起了不少關注。20年後,他的作品被一家出版社看中,調到省城當了編輯。
時間無限,生命有限。在有限的生命裏懂得把時間拉長的人就擁有了更多做事情的本錢。人的生命是有時限的。
偉人們所到達並保持著高招,並不是一飛就到,而是他們在同伴們都睡著的時候,在夜裏辛苦地往上攀爬……
合理安排自己的業餘時間,對人生也是一種豐富,對事業是一種催化。
點滴悟語:
一個人的業餘時間能有多少呢?一生的業餘時間往往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使一個人碌碌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