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取舍往往決定成功
一天,李強同表哥一起上山去砍柴。沒想到草叢中藏匿的一條毒蛇像箭一樣,“唰”的一聲撲向表哥,狠狠地在他腳上咬了一口。他痛苦不堪,滿頭大汗,被咬的那個腳趾迅即腫了起來,變得烏黑,就在這時,隻見表哥咬咬牙,果斷地用柴刀剁斷了這個腳趾。看著這驚心動魄的一幕,李強嚇得目瞪口呆。表哥接著草草地包紮了一下傷口,在李強的攙扶下下山,到了醫院。後來,表哥雖然少了一個腳趾頭,但短暫的痛苦卻保住了他的一條命。
獲取從舍棄中來,表哥的性命正是在失去一個腳趾後才得以撿回來的。的確,在人生的許多特定或關鍵的時刻,隻有下定決心,敢於舍棄,才能把握住獲取更長遠利益的機會。在麵臨無法避免的挫折時,應該選擇最佳的失敗方式。
取舍往往決定成敗。作為一名成功者,他的高明之處在於通過果敢的舍棄來抓住往往被別人忽視的機遇,從而為自己提供了大展宏圖的舞台。失敗者的致命弱點是難以割舍小利,固守著眼前的好處,最終舍棄了更加長遠的目標。
古代著名文人柳宗元曾寫過一篇題為《蝜蝂傳》的文章,它寓意深刻,讀後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是一種昆蟲,長得十分弱小。它本來應該有自知之明,知足常樂,可是卻因為貪心太重,而給活活累死。
蝜蝂在爬行的時候,貪婪的雙眼四處張望,隻要是看到了自己的中意之物,就會毫不猶豫地將其馱在背上。而它所喜歡的東西實在太多了,結果身體不堪負重,最後一命嗚呼。
蝜蝂不願舍棄,到頭來為物所累而丟了性命,人財兩空,豈不悲哉。
有舍,才有得。先舍,後得。不能沒有主見,不能人雲我雲,不能短視,不能隻顧眼前利益而缺乏長遠打算。
在你人生的許多特定或關鍵的時刻,隻有下定決心,果斷選擇,善於舍棄,你才能把握住獲得更長遠利益的機會。
點滴悟語:
即便是在麵臨無法避免的挫折時,也應該是三思而後行,選擇最佳的方式,把失敗降到最低點。
30.在失敗麵前坦言處之也就是成功
1928年,大散文家沈從文被當時任中國公學校長的胡適聘為該校講師。沈從文時年26歲,學曆卻隻是小學文化,當他帶一身泥土氣,闖入十裏洋場的上海後,時間不長,即以一手靈氣飄逸的散文而震驚文壇,當時已頗有名氣。
但是,名氣不是膽氣,在他第一次走上講台的時候,除原班生外,慕名而來聽課的人很多。麵對台下滿堂坐著的渴盼知識的莘莘學子,這位大作家竟整整呆了10分鍾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後來開始講課了,而原先準備好的要講授一個課時的內容,被他三下五除二地10分鍾就講完了,離下課時間還早呢!但他沒有天南海北地瞎扯來硬撐“麵子”,而是老老實實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課,人很多,我害怕了。”於是,這老實的、可愛的“坦言失敗”,引起全場爆發出一陣善意的笑聲……胡適知道後,評價這次講課時,對沈從文的坦言與直率,認為是“成功”的!
大千世界,無論大至進行革命或經濟建設、社會改革,普通至個人的人生探索,小至處理瑣碎小事,失敗都是難免的。連偉人、名人都留下過許多失敗的遺跡,更別說我等凡夫俗子、芸芸眾生了。從這一角度而言,失敗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自己不能夠坦言失敗和善待失敗。
有句老掉牙的格言叫做“失敗為成功之母”。如果深入思索一下,我們就不難發現,它的界定似乎還不夠全麵和準確。因為不是所有的失敗都會成為“成功之母”的。試想:如果說失敗了卻不敢坦言失敗,不能善待失敗,不能從中找出原因,吸取教訓,對症下藥,另作求索,而是失敗了也無所謂,甚至自欺欺人地找些借口——諸如什麼“交學費”之類,來掩蓋失敗,自己原諒自己,那不就隻能是“失敗複失敗”嗎?此類事在我們生活中並非鮮見矣。
坦言失敗的前提,需有光明磊落的胸襟和正視自我的勇氣;善待失敗應是對自己失敗的原因有所了解和發現,從而才有可靠的舉措,成竹在胸,這樣就不會重蹈覆轍。隻有這樣的既敢“坦言”又能“善待”的“失敗”,才會成為“成功之母”。
沈從文對第一次上課的失敗能坦言以待,找到失敗的症結,以後,“不聲不響地做自己的工作”,講課終於能揮灑自如了,以後輾轉任教各大學,一直備受學生的推崇,這也就為他日後在文學上的輝煌成就找到了“成功之母”。
社會總是在勝利、失敗的反複交替下前進的,沒有失敗,怎能奢談進步?我們的人生,不也是如此嗎?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夠坦言失敗和善待失敗啊!
點滴悟語:
麵對挫折、失敗,你要有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吸取教訓,以利再幹。坦言失敗,永不退卻,這才是成功的關鍵。
31.臨危一躍
美國一所著名大學曾做過一項實驗:他們把一隻青蛙冷不防丟進煮沸的油鍋裏。大禍臨頭之際,這隻青蛙拚盡全力箭一般彈躍出滾燙的油鍋,安然逃生。然後,他們再把這隻創造了奇跡的青蛙放進盛著同樣多冷水的鐵鍋內,慢慢地加熱。青蛙在溫暖的水中愜意地泅遊,待其意識到危險逼近時,欲再使出奮力一躍之絕技,可因懈怠散漫已久,失去了爆發力,終於未能逃離險境。
當我們經曆多番苦戰,曆盡艱辛但仍未踏上成功之路時,當我們被生活重負壓得喘不過氣來時,當我們遭遇到不測世事的打擊陷入困境時,我們常常能像突然跌落油鍋的青蛙一樣,釋放出連自己都意想不到的能量來。這種表現與這隻青蛙很有相像之處。
點滴悟語:
生一憂患,死於安樂。“在苦難中人們會奮力拚搏創出奇跡,而在安逸的環境中,就會意誌消沉,在不自不覺中死去。
32.絕症者和金魚
有個男的,年輕輕的得了癌症。恰好那一陣子金魚也得了致命的“傳染病”,家家養的金魚都死了不少。
那男的挺感傷,就天天對著金魚缸裏的金魚說著悄悄話,那意思是說:“金魚和人一樣,也會得癌症……人和金魚一樣,也會死的……”
可奇怪的是,別人家的魚都死了,他家的魚卻越長越精神……
他於是得到了力量,病也在不知不覺中好了不少。
其實他一點兒也不知道:這一切都是妻子精心安排的——每當發現某條金魚不精神了,她就搜天尋地滿世界地找,然後買一條條紋、色彩都相似的魚換上。
一天又一天,妻子瘦子。瘦得像個蒼白的小月牙兒。
終於到了那麼一天,那男人在魚市上買魚時知道了這一切——
賣金魚的老人告訴他:有個女人常到這兒來,還常常淚汪汪地托我給她帶一條什麼什麼樣的金魚,要是帶不來,就哭得格外傷心……
男人聽到這,眼裏也就注滿了淚。
回家後他什麼也沒說。那天晚上,他把妻子摟得緊緊的。
不要讓憂傷的雲霧把你籠罩,不要讓自卑的濁流把你阻擋,堅信:成功就在腳下。堅信:今天的苦難,是明天的財富:今天的付出,是明天的收獲:今天的幼稚,是明天的成長。隻有向自己提出偉大目標並以自己的全部力量為之而奮鬥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再後來,那個男人的病,居然奇跡般好了!
愛是世界上最高明的醫生,它能治愈人們各種疑難雜症。
點滴悟語: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必須承認,幸運喜歡照顧勇敢的人。
33.不管做哪一行,都要最出色
許多年前,一個妙齡少女來到東京帝國酒店當服務員。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說她將在這裏正式走向社會,邁出她人生第一步。因此她很激動,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幹!她想不到:上司安排她洗廁所!
洗廁所,實話實說沒人愛幹,何況她從未幹過粗重的活兒,細皮嫩肉,喜愛潔淨,幹得了嗎?洗廁所時在視覺上、嗅覺上以及體力上都會使她難以承受,心理暗示的作用更是使她忍受不了。當她用自己白皙細嫩的手拿著抹布伸向馬桶時,胃裏立馬“造反”,翻江倒海,惡心得幾乎嘔吐卻又嘔吐不出來,太難受了。而上司對她的工作質量要求特高,高得駭人:必須把馬桶抹洗得光潔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