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學會理財,讓我們成為小管家(1 / 1)

過年、過節、過生日同學們都可能會收到紅包、壓歲錢等,平時爸爸媽媽也會給一些零花錢。有些同學把這些錢用來買零食,買玩具,買圖書等等自己希望得到的各種東西,但是在買的時候一般隻是一時興趣,沒有考慮過這個東西是否有用,是否適合自己等。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買到一些沒用的東西,造成浪費。所以同學們從小要學習理財,養成理財的好習慣。懂得如何理財對將來我們長大成人的生活相當重要,不能忽視。如果不懂得理財,我們就可能不知道如何掙到更多的錢,讓自己生活得更好;如果不懂得理財,我們就算掙到了不少錢,也可能因為沒有計劃地用錢,把錢用在不適合的地方,也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案例一 小芳的父母在外地工作,因為不能隨時陪伴女兒,父母為了補償小芳,就盡量滿足她的物質需求。因為隨時可以從父母哪裏要到錢,小芳覺得錢來得很容易,因此養成了亂花錢的壞習慣,經常約同學一起下館子,買各種各樣的小玩意。因為用錢毫無計劃,很快父母給的一個月的零花錢就見底了。這個月的零用錢已經用完了,而小芳此時看上了一個很喜歡很喜歡的玩具。因為平時想要什麼都可以立刻買,突然手上沒錢買了,小芳就感覺坐立不安。最後小芳沒有經受住玩具的誘惑,決定向平時照顧自己的外婆“借錢”,她想等父母給了她零花錢她就還給外婆,於是她偷偷地拿走了外婆買菜的錢。父母知道小芳偷錢之後,很是痛心,覺得自己平時放任她隨意亂花錢,讓她養成了毫無節製的壞習慣,於是決定不再給小芳零用錢。

案例二 明明買東西沒有計劃,總是喜歡什麼就買什麼,都是因為一時的興趣。結果經常買回去的東西都沒什麼用,因此各種玩具、CD、學習用具等堆了一屋子。明明把平時的零花錢和過年的壓歲錢都花完了,但是他還滿不在乎。媽媽知道明明是沒明白錢的重要性和掙錢的艱難,所以用錢毫無計劃。假期到了,媽媽帶明明去了附近的一所希望小學,讓明明看看那些生活窮困的孩子,平時如何計劃自己的生活。當明明看到那些孩子因為沒有錢吃好吃的隻啃饅頭,沒錢買學習用具就用揀來的破文具盒的時候,他認識到自己平時有多浪費,自己的生活比這些窮困的小孩子要幸福得多。於是他回家給這些孩子帶來了他之前買的各種自己用不了的東西,全部送給這些孩子,然後跟媽媽保證自己再不亂花錢。

健康生活小提示如何正確對待金錢

同學們都知道,我們要買任何東西都需要錢。錢是我們生活所必需的東西,“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要得到錢就必須付出勞動。我們從小要懂得要掙錢必須要付出自己的勞動,不能想不勞而獲,不付出努力就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錢都是用辛苦勞動換來的,所以我們使用它的時候,就必須要有計劃地用,不能浪費。

學習如何理財

1.學會存錢。我們可以準備一個儲蓄罐,平時的把零錢存在裏麵。可以請父母帶我們去銀行專門開辦一個儲蓄賬戶,專門存我們的壓歲錢和平時各種場合收取的紅包。

2.準備一個專門的記賬本,把我們平時買的東西的類別和價格都詳細地記在本子上。這樣在一個固定的期間內,例如一個月時間內,我們可以查詢我們買了些什麼東西,哪些是必需品,哪些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分別用了多少錢。這樣我們就可以發現我們平時可以從那些地方節約錢,減少購買可有可無的那些東西,這樣可以節約一部分錢。

3.製訂用錢計劃,學會討價還價,購買的東西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不能老是想買價格超出自己擁有的現金的東西。平時注意買東西要有節製,不攀比。

4.學會比較商品的價值,盡量購買價廉物美的東西。5.學會通過付出自己的勞動換取報酬。假期可以用空閑的時間參加各種社會實踐,選一些簡單的勞動實踐,例如賣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