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法學實踐教學對接宅基地調解網建設的探索(2 / 3)

“宅基老娘舅”將進一步發揮其基層調解作用,成為構建“宅基調解網”的骨幹力量。不僅如此,他們還將是這整張網的重要維護者。因此,精心組建“宅基老娘舅”隊伍是讓所建網絡密不透風的關鍵之一。屆時,各鎮、開發區(社區)將堅持以村民小組為基準點,以重點區域、重點人群為主要工作對象,在原有人民調解員和人民調解信息員隊伍的基礎上,精心挑選一批具有一定法律專業知識、熱心調解工作、在村民中有一定威信的老黨員、老幹部和退休法律工作者組成“宅基老娘舅”隊伍。並且,通過舉辦培訓班、業務知識講座、旁聽法院審理、以會代訓等形式,不斷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同時,還將因地製宜,合理配置“宅基老娘舅”的力量,最大限度地發揮“宅基老娘舅”隊伍維護一方和諧穩定的重要作用。

二、高校法學教育資源對接大調解機製的現實性與可能性

中國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隨之而來的各領域的改革,正在深刻地影響著國人的生活,高等院校作為社會的一個縮影,概莫能外。隨著高等教育體製改革的深入,學校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也在不斷變化,甚至在某些方麵出現了過去未有的矛盾和問題。社會競爭的加劇、平等和權利意識的增強等,使得校園糾紛相較以往,顯得更加現實甚至尖銳。因學校紀律、學校服務、學習和研究項目、人際關係甚至情感糾葛等引起的糾紛如何妥善解決,正在成為高校行政管理麵臨的實際難題之一。考慮到校園糾紛主要發生在學生之間,且往往具有情節簡單、法律關係清晰、爭議數額小(甚至無金額)、矛盾並不激化等特點,通過和解、調解等途徑解決爭端,而不采用過於激烈的糾紛處理方式,似乎更具現實意義。

此外,高校法學教育資源的豐富也為大調解機製進入校園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方麵,設置了專門法律院係的高校,其師資資源能為調解製度的順利運行提供智力支持,作為接受過法律專業訓練的教師,其係統紮實的知識結構和較高的法律素養,確保了他們經過短期的業務培訓,即可直接主持、參與糾紛處理或對學生調解員進行專業指導;考慮到部分教師欠缺實務操作經驗,教師通過參與糾紛處理,加強與有關司法行政單位的交流與合作,能夠為專業和學科的發展開辟新的資源,以實踐來推動教學改革,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與實務界的緊密溝通,有助於教師在教學科研中更好地做到理論聯係實際,有助於教師了解、熟悉我國司法運行機製和法治建設情況,對提高教師教學科研水平具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麵,高校教育資源與大調解機製對接後,校園調解員主要由在校學生擔任,由於能夠及時掌握當事人雙方及其同學、朋友的心理,調處起來更人性化,更具公信力,也更易於被雙方當事人所接受。部分調解員還是已掌握了一定的法學基本知識和學習方法的高年級學生,在糾紛調處實踐時,具備了良好的分析問題、研究問題的能力,在一定的指導下,根據法理、道理、情理,能夠較為快速而有效地了結糾紛、化解矛盾、平息爭端。

三、上海商學院法學教學資源對接大調解機製及宅基地調解網的具體實踐大學校園引進多元化處理糾紛司法調解機製,有助於及時化解學生之間、教職員工之間的各種矛盾、糾紛,以及學生、教職員工與校內外居民、企業等可能產生矛盾、糾紛;有利於推進“保一方平安”係統工程建設,推進和諧校園建設。